张梓若忍俊不禁,又把其他学生一一问过。
年纪大些的,记得多些。年纪小的,一回家满脑子玩儿,几乎忘了个精光。
大桑村的桑石头是最后一个,不等张梓若问,就朝她做个鬼脸,“我都忘光了!我才不喜欢背书写字!”
他爹娘一听这话,气得不轻,当即就要打孩子。
张梓若连忙拦住:“孩子们年纪小,单纯的死记硬背,对他们来说很枯燥,当时记住了,事后没有复习也容易忘记。
不说孩子,就说我们大人,让你识字,可会觉得枯燥?”
石头爹打个哈哈,“我就不是这块材料,看着书就想打瞌睡。”
石头从他掌下钻出来,高兴道:“爹,我也这样!我也不是这块材料!”
旁边的人哄然大笑。
石头爹大怒,“你给我闭嘴!老子和你娘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你敢打瞌睡!”
石头娘一巴掌打到他屁股上。
石头“哇”一声哭了起来。
前面的热闹传到后面。
有人伸长了脖子想凑热闹,连声问“咋啦咋啦”。
也有人带了孩子来蹭课,询问:“不是说要讲课吗?怎么还不开始?”
李大娘一拍大腿,得意道:“看看,我说什么来着?顾寡妇根本就不会讲!
磨蹭这么长时间,就会跟人闲扯,还把孩子给惹哭了!”
想要娃娃趁机学习的乡邻们不免失望。
压根不看好张梓若的人,则吐沫横飞,和李大娘他们说的起劲。
前面的陈花搂着重孙,凑到里正耳边,小声嘀咕:
“我看今儿个悬了。秀才媳妇肚子里没货。”
里正瞧瞧胸有成竹,不急不慌的张梓若,说道:“别急,再看看。”
不少人同他们一样泛起了嘀咕,心急的人更是扬声问道:
“秀才家的,不是要讲课吗?咋还不开始?”
“别急!”
张梓若回了一嗓子,依旧不疾不徐地同孩子们说话。
“你们是不是觉得学识字很枯燥?不容易记住?”
“是!”
孩子们大声回答。连家长们也不住点头。
识字要是简单,那大家都识字了。
张梓若笑道:“我有一个秘籍,不仅能让你们识字变得更轻松更有趣,还能听故事,想不想听?”
桑石头眼睛一亮,匆忙擦擦眼泪,带着哭腔喊道:“我要听故事!”
“听故事!”
“听故事!”
孩子们对这个最感兴趣,不顾父母们学秘籍的催促,不约而同喊着听故事。
“好!那咱们就讲个仓颉造字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叫仓颉,黄帝派他管账,不仅要管圈里的牲口有多少头,还要管粮食有多少。
可那时候没有字可以记录,该怎么办呢?”
孩子们抓耳挠腮,大人们也暗自思索。
张梓若温和地望向孩子们,鼓励他们踊跃言。
孩子们接触到她的目光,或小声说不知道,或将头垂得低低的。
她将目光投向一直安安静静、端端正正坐在小板凳上的顾云淮。
顾云淮欢快地朝她笑了笑,然后一寸一寸的扬起脸,看天上的云去了。
张梓若:“……”
所幸,其他的孩子都还是很认真的。
桑石头又蹦又跳,高声喊道:“我知道,我知道,数数!记数!”
“这不行!”
年龄大些的学生和围观的大人们纷纷言。
“那时候没有字,拿什么把数记下来?”
“大家说的没错。没有文字,自然无法进行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