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照沉静地观察着沈昱瑾的神色。
“河湾村?”沈昱瑾难以置信。
“河湾村有什么值得交流学习的?总不至于是和张寡妇的学堂交流吧?”
张梓若大骂她姐姐,各种挑衅找事的嘴脸浮现在沈昱瑾脑海里。
他不由得一阵厌烦。
要不是张梓若尾随他姐姐,害他姐姐惊吓之下动了胎气,在庙里艰难生产,他姐姐也不会坏了身子,脾气越来越差。
偏偏那个恶人也动了,还说自己只是去庙里求平安符,倒打一耙,说是他姐姐把她给气得动了胎气。
村里人议论纷纷,说什么难听话的都有。
他们一家是有口难辩。对河湾村,对张梓若实在喜欢不起来。
“若是向张寡妇学习,实没必要。她哪会教人?单听听沈河作的诗便知道有多可笑。
且她品行不好,若学了什么坏毛病,就不好了。
不如我同你夫子说一声,明日不去了?”
沈照提起唇角,朝他笑笑。
“我想去。”
“那我跟你夫子说,把你带回河湾村以后,你直接回家?”
沈照苍白的小脸上透着一股惊人的光彩,他依旧是含笑的模样,“我要上交流课。”
沈昱瑾无奈。
照儿被他姐姐逼得太紧,小小年纪,就已生了叛骨。
关于两个女人间的纠葛,他不好讲给孩子听。
只好含糊地提醒道:“张梓若就是害得你娘险些出事的人。
你上她的课,你娘肯定会难过。”
午后的阳光把沈照的小脸照得炽白失色。
他纵然不喜总是被关在屋子里读书,可孩子对自己的娘总有着天然的亲近与信赖。
没有丝毫的犹豫,沈照立刻选择了母亲。
“舅舅,明日我跟你抄书。”
沈昱瑾笑道:“我哪用得着你来帮我抄书?”
“我跟你夫子说一声,明日把你带回河湾村后,你就回家。跟着你娘学琴棋书画,你也能松快一日。”
……
于府花园
于越绘声绘色地讲述乡民们做的诗,以及林举人的脸色,把母亲和妹妹逗得前仰后合。
县丞夫人捂着笑疼的肚子,拿手帕揩拭眼角笑出来的泪花。
“这些村民倒也挺有才华,一般人可想不出这样的句子。”
于越笑嘻嘻的:“比起寻常的村民,他们确实有才学。
他们常跟着张夫子读书,就连玩乐的地方都能学习知识。”
于越和家人说起乐园和里面播放的西游记。
于小妹双手托腮,趴在凉亭的桌子上听得入神。
于越拍拍手,仆从把他买回来的诸多手办一一呈上来。
“啊,这个就是大圣吗?大圣穿文武袖好威武!”
于小妹拿着大圣的手办左看右看,放在半空看,拉近了看,怎么看都觉得好看!
于越捧出来一尊炉鼎,“看!这个就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刚好能把大圣装进去!”
他伸手去拿大圣。
“我不要!我才不要大圣进炼丹炉!”
于小妹紧紧地护着大圣。
“娘,要不把小兔子扔进去吧!这个可以放东西呢!”
于越打开盖子。
于母抚摸着可爱的毛毡小兔子,嗔怪道:“这孩子,什么都往里扔!小兔兔多可爱呀!”
于越摇头叹息:“你们不晓得这宝贝的好处。这个不仅精巧好看,还是能拆卸拼装的!”
于小妹眨眨水灵灵的眼睛,欣喜道:“哥,我也想玩!这个看起来好有意思!”
“哼!晚了!我打算自己拼装。
哎,其实这个还不是最好看的。最好看的我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