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老实跟母后说,昨日出府上哪了?”圣人虽在责怪,语气却和蔼宠溺。
听得出赵淑瑞支支吾吾,不愿回答,杨晞遂加快了脚步,踏入殿内,在珠帘前福身道:“下官见过圣人,成德公主。”
突然到来,把圣人的注意力都拉到自己身上,及时给赵淑瑞解了围。
仁明宫乃皇后寝宫,前殿后寝。偌大的殿堂富丽堂皇,雕梁画栋,珠帘后面,圣人和赵淑瑞坐在软榻上。
赵淑瑞得救,高兴道:“巺子你来了,快进来。”
李押班掀起珠帘,杨晞踏入帘内,垂首立着,“不知圣人召下官所为何事?”
圣人仪态典雅,肌肤细腻,年过不惑,眼角却只有浅浅的几条纹。叹了口气道:“你与淑瑞自幼情同姐妹,此事唯有你能替本宫劝劝她。”
两年前北方图羯部四分五裂,征战不断,慕容氏族凭借精锐的骑兵逐渐统一北方,建立顺国。北境赤山路八个州原属前朝,乃大周天险要地,后来落入图羯人手里,如今图羯已是强弩之末,官家与高太师、王敦、张照等臣商议过后,派兵争夺赤山路,以图收复前朝国土,立不世之功。
王敦安排其幼子为副将捞军功,凯旋后求娶成德公主。
昨日官家来了一趟明仁宫,说北方传来捷报,我军已攻陷四个州,军队即将入城。待到明年正旦,王敦之子就要班师回朝了。
圣人便派人去召公主入宫告知此事,没想到公主竟不在府上。
“母后,我不要王县公的儿子做驸马,你一定要帮我求爹爹。”赵淑瑞不断地央求。
圣人看向杨晞,“巺子,你以为如何?”
杨晞沉思了起来。
官家子嗣众多,最疼爱成德公主和秦王,王家本就因秦王和王贵妃满门荣耀,若王敦之子再当成德公主驸马,那高、王党岂不权势滔天,在朝中呼风唤雨了?
可杨晞在外人眼里不过一介医女,断不可给圣人分析朝局。她看了一眼赵淑瑞,道:“驸马之事,下官还望以公主意愿为先。”
圣人颔首认可,沉吟道:“本宫也不愿如此。于私,淑瑞是本宫最小的女儿,固然希望她能与所爱之人结合。于公,官家最疼惜淑瑞,若让王敦之子当上驸马,那王敦、高太师、王贵妃更是肆无忌惮了!”
成德公主招王家人为婿,必然给秦王夺嫡助一臂之力,秦王生母王贵妃便会威胁到圣人的地位。即便保住了皇后位置,待秦王登基后,将有两宫太后并立。
这些都是圣人不能接受的。
她长叹一声,继续道:“淑瑞你若不想嫁给王家人,就及早选一个驸马。若不选,起码别私自出府,传了出去,王贵妃在官家耳旁点火煽风,到时候选哪个驸马可由不得你了。”
赵淑瑞垂首,一副受教的样子,“我知道了。”
圣人看了看杨晞,转而又道:“你不为自己想想,也要替巺子想,她为了帮你解围,曾放下话,只有你出降了才出嫁,你可别耽搁了她!”
赵淑瑞反驳,“巺子才不着急呢!”
她的巺子对男人根本没兴趣。
杨晞也微笑道:“下官不着急,以公主意愿为先。”
圣人和她们多说了几句,让杨晞劝劝赵淑瑞招驸马,才放她们回去了。
走出明仁宫,杨晞和赵淑瑞缓缓走在宫廊上,身后远远跟着两个公主府的女内侍。
赵淑瑞忍不住吐槽,“这王家未免太贪得无厌了。沾了三哥的光,满门享高位,如今还打起驸马的主意!”
“所以你得听圣人的劝,别再私自出府了,以免给王家抓住把柄。”杨晞道。
赵淑瑞垂丧着脸,“我明白了。此事连累了你,都怪我!”
杨晞无所谓地笑了笑,“你我何须客气。不过,你昨日为何出府?”
她直视赵淑瑞,眼神有追问到底的架势。
赵淑瑞只好将打听到洛蔚宁入了神卫军,被分配在望春门附近当值,昨日私下出府见她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地告诉了杨晞。
杨晞一时间,心里如挂了石头,沉重不已。都大半年了,没想到赵淑瑞依然对洛蔚宁念念不忘,莫不是真的种下情根?她想告诉她,洛蔚宁是个女子,切莫错付真心。可这关乎洛蔚宁的生死,关乎她的复仇大业。
内心百般煎熬,眉头紧蹙,权衡过后,终究是把秘密从喉头咽了回去。
赵淑瑞察觉她的矛盾,宽慰道:“巺子放心吧,我清楚自己的身份,只当洛蔚宁是友人,其他的可不曾想过。”
“真的?”杨晞止步,将信将疑。
赵淑瑞脸上划过一丝迟疑,很快唇边又扬起弧度,眼眸秋水盈盈,眺向前方的宫廊,
浅声道:“真的!”
第32章讨好
◎怕不是有心人吧?◎
寒凉的秋季,白昼短暂,到了酉时太阳西下,金光斜斜映照在大内宣德楼,陆续有官员步行或驾马车出来。
杨晞先去了一趟为善堂的暗府处理事情,刚踏入大堂,枕流就拿着一封书信跑到她身边,急忙道:“堂主,樊楼那边来信了,说是昨夜王敦和高太师府上的谋士在樊楼会面,给拿到的重要消息。”
杨晞神色诧异,接过信件,坐到榻子上方拆开。
枕流站在她身边,继续道:“这是宫里王贵妃给高府的信件。”
大周有皇城司秘密监视百官,乃皇帝耳目。若官员之间无缘无故互相登门拜访,必然会遭皇帝猜忌,所以官员之间往来大都在酒茶楼秘密进行。昨夜王敦拿着王贵妃从宫里送出来的信与高太师府中谋士见面,林姥姥麾下的姑娘把话偷听了去,待王敦走后,以美□□惑了高府谋士,趁人酒醉把信盗了去,再临摹了一封还回去,神不知鬼不觉的。
杨晞捏着信纸边角,柳眉轻蹙,沉思片刻后,怒道:“这个王贵妃一家实在是贪得无厌。”
说罢,她折起信纸藏进宽袖,起身离开大堂。
汉东王府书房。
向从天坐在书案前,正捏着信纸阅读,面色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