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汴京梦华txt > 150160(第3页)

150160(第3页)

“议和的事情有消息了?”赵建问。

向从天手里拿着信,拱手道:“官家,臣此次求见,正是为了这件事。北境……出大问题了!”

赵建心房一震,得知楚王传回急报后,赶忙命马都知呈上前,阅信后,先是惊惧,接着是气恼。

向从天微微抬眼观察着他表情的变化,心里划过了得逞之意。因为他知道楚王在信中控诉洛蔚宁三战三捷后不顾他的命令,依然举兵北进,解了晋城之围,但也因此将楚王置于危险的境地。顺国三公主对待他们的态度大变,饮食得不到满足,还派多人把守帐外,只要他踏出营帐就有顺国士兵紧随,俨然成了人质。三公主还撂下狠话,若不惩治洛蔚宁,她既不会接受议和,亦不会放归楚王!

事已至此,赵建又如何能不降罪于洛蔚宁?

“砰”的一声,赵建愤怒地把楚王的求救信拍在御案上。

“岂有此理,这洛蔚宁怎可如此?”

“官家息怒,吾婿年轻好胜,难免失了分寸。”向从天故作歉疚地说。

“年轻好胜?她可是一军统领,怎能罔顾国家大事,就为了满足好胜心?”

马都知抬眼瞅了瞅赵建和向从天,犹豫了许久,还是忍不住小心翼翼地为洛蔚宁说句话,“官家,洛将军毕竟也解了晋城之围。”

听罢,赵建的怒火才稍微缓和了些许。解了晋城之围固然是大功,但楚王信中已说明派使臣让洛蔚宁暂且休战,洛蔚宁竟找理由拒绝接见,把使臣打发了回去。明知楚王在敌营,仍罔顾他的性命继续进攻,着实是居功自傲,藐视皇权。

藐视皇权固然是君王大忌,再加上洛蔚宁拥兵在外,向从天料到赵建不会容易放下对洛蔚宁的忌惮,于是掀起裙摆跪了下来,“马都知所言极是,还望官家念在这份功劳,饶恕臣婿。”

赵建冷瞥向从天,道:“那汉东郡王以为朕如何处理才算是饶恕她?”

向从天迟疑了片刻,再次将头磕在地上,字正腔圆地道:“一切以议和大局为重!”

赵建沉默少顷,目光从向从天身上转移到御案上的信中,忽然又犹豫了。他想起出征前洛蔚宁为表忠心割发明志,况且有预言洛蔚宁有力挽狂澜,保存赵氏之能,他不敢轻易下决定,然后就匆匆摆驾垂拱殿,召集了朝中重臣及太子来细细商议。

北境飘起了第一场雪,如柳絮一般纷纷扬扬,很快就让晋城的城楼和屋宇白了头。洛蔚宁在等待朝廷命令的日子里,时常冒着雪立在北门城楼上,遥望远处的山河叹息。

距离她呈报三战三捷的奏折已过大半个月,本来她该收到奖赏的消息了,如今消息迟迟没送到,她猜是因为变故中途被拦下了。本来她就知道满朝的向党人,全都主张议和,秦渡和太子两人难以说服赵建。如今等得越久,希望就越渺茫。甚至产生了忧虑,她很可能会因为当初故意遣返楚王来使,擅自进兵而受到惩罚。

至于惩罚是什么,她不敢去猜。但在等待的第十日,驿站的士兵就送来了答案。

她的兵权被夺走了!

第153章家书抵万金

◎活着归家,勿忘,勿忘……◎

“洛蔚宁违抗朝廷命令,擅自进兵,破坏议和大事,且明知故犯,陷皇室于危难。朕念及三战三捷之功,免其刑罚。但其年轻气盛,不宜拥兵,即日起免除侍卫步军司都指挥使并荡寇军统帅两职,降为侍卫步军司副都指挥使,荡寇军副将。”

晋城府衙大堂里,洛蔚宁领着柳澈、孟樾、李家兄弟等将领跪在地上听着传旨的驿站小将宣读圣旨,身边还有钟知府、秦扬和几名幕僚。

当听闻自己被剥夺兵权后,洛蔚宁大为震惊,顿时浑身都发麻了,接下来驿站小将又读了一道圣旨,但她几乎听不进耳朵,只隐约听到官家赏识秦扬协助守护晋城的功劳,把原本属于她的步军司统帅和荡寇军将军的职位都转给了秦扬。

荡寇军即洛蔚宁率领北上解围晋城的十万大军的军号,被褫夺侍卫步军司统帅一职她倒不在意,但荡寇军是她亲自挑选亲自训练出来的,士兵大部分出自神卫军,是她北伐收复失地,驱逐顺国的希望,如今兵权落在小人手上,自己屈居秦扬之下,教她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洛将军,接旨吧!”

此时,秦扬激动地接下了圣旨,而洛蔚宁还跪在地上发愣,传旨的小将忍不住提醒道。

柳澈拉了拉洛蔚宁的衣袖,她才回过神来,声音带着无奈,“好,臣……谢过官家。”

说完举起双手接过圣旨,秦扬瞥向她,毫不掩饰地从眼尾露出得意的光芒。洛蔚宁察觉到对方的嘲讽,身心俱疲的她并没多看一眼,圣旨已下,所有争辩都没有意义了。

李超靖气不过来,站起来后忍不住冲传圣旨的小将质问:“这不公平,当时在汴京听闻唐家军全军覆没,所有人吓得魂飞魄散,都不敢领兵替晋城解围,只有我们洛将军义无反顾接下任务,为大周立下赫赫战功,朝廷怎么能这样对她?官家到底在想什么?”

“阿靖!”柳澈立即出言呵斥,并拉了拉他的臂,以免他冲动之下说出对皇帝不敬的话,落入他人口实。

传旨的小将神色平静,不喜也不怒,道:“在下只是一名驿站小将,朝廷的想法固然无法知晓。对了,洛将军,这儿还有两封家书。”

说着,传驿的小将从挂在身上的布囊里取出两封信递给洛蔚宁,洛蔚宁听闻是家书,赶紧夺过了信函,她认得信封上是杨晞的字迹,瞬时展开了笑容。

杨晞的家书已然成为洛蔚宁今日唯一的安慰,她如捧着稀世宝物一样捧着信封看了好一会,才小心翼翼地藏进衣襟里。

秦扬看了看她手里的信,即便拿到了兵权也难以抵挡此刻的嫉恨,不甘地咽下了一口唾沫。

随后洛蔚宁按照圣旨的意思,到军营里将兵权和军务转交给秦扬。

忙碌至深夜,她回到营房,像是脱了力一般坐在书案上,背靠椅背,借着昏黄的灯光,盯着屋顶上那片漆黑陷入了沉思。想起衣襟里还藏着两封家书,凄然的神色转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从衣襟取出家书,坐正了身躯。驿站士兵说两封家书是先后送到的,由于朝廷发出的第一道文书中途被拦截,随之送到的家书亦搁置在驿站,直到圣旨传来才与第二份家书一同送来。

按照士兵的指使,她先拆开第一封信,里面三张纸,满满都是杨晞的字迹。那是杨晞得知她三战三捷后写下的,先是告知她家中的情况,包括宝宝和狸奴麻花;接着告诉她她成了汴京人人皆知的卫国大英雄,称赞她对士兵训练有方,在战场上用兵如神,同样成了杨晞景仰的大英雄,不知对方是发自内心的景仰还是为了逗她开心。

信中辞藻俏皮,满满的爱意,洛蔚宁看得咧嘴笑开,短暂地抛却了被罢职的痛苦。

她接着翻阅最后一张,可以看出杨晞对她凯旋汴京,两人早日团聚充满了希望。书信中,杨晞的言辞愈发期盼,洛蔚宁的笑容也愈发的僵硬,最后轻轻搁下信,发出一声悲凉的叹息。

她捏着第二封家书,迟迟不敢打开。她知道那是朝廷决定剥夺她的兵权后杨晞写下的,对方所有的期盼终究变成竹篮打水,她着实不敢看杨晞有多失望,多痛苦。

灯光映照下,洛蔚宁捏着家书的手微微颤抖着,俊朗的面容充满痛苦,再也瞧不出当初的意气风发。她深深地呼吸一口气,然后才慢慢拆开了信封。

信曰:

今朝朝堂之上,尽数重臣弹劾,官家遂褫夺夫郎手中兵权。感念夫郎有悲天悯人、拯救苍生之心;胸怀尽忠报国、驱除强虏之志。噩讯抵达边疆,夫郎定痛心疾首,妾先闻之,亦感夫妻连心之痛,为君悲怆落泪且写下此书:

自古以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家乃大周之主,江山宿命之主宰,纵然君有心力挽狂澜,易难改为人臣子,需遵守君命之实。家国、苍生尤有定数,君为妾夫郎,与妾同是芸芸众生之一,既是凡人,毋须独自揽下苍生之责,独自承受煎熬。君以凡人之躯,为保存大周、捍卫天下赴汤蹈火,劳苦功高,天知、地知、妾更知。故愿君宠辱莫惊,振作精神,勿自暴自弃。

有人方成家,有家方成国,今日忍辱偷生,他日方能护佑苍生。

君为长城,护妾身处安宁;君为明月,引妾行到天明。自与君执手便忠于君,生生世世,矢志不渝,愿君闻之,活着归家,勿忘,勿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