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破晓,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国公府门前热闹非凡。
有前来送嫁的亲朋好友,有前来看热闹的老百姓,还有过往的贩夫走卒。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说出来的都是吉祥话。
毕竟,谁都知道今儿是太子殿下和福德郡主大婚的日子。
不但国公府门前如此,整个京城都活泛了起来。
“她婶,你家今儿也有喜事?”一个大娘打开门,看到对面邻居的大门上,拴着红绸带,好奇的问道。
两家对门住着,没听说她家有喜事啊?
“太子殿下和福德郡主大婚,不就是大喜事?”一个中年妇女笑容满面的说道,那样子仿佛是他家孩子大婚。
大娘恍然大悟。
“可不正是!这可是全天下的大喜事!”
大娘说完,小跑着进门拿出了过年时候挂的两个大红灯笼,然后招呼儿子挂到门檐上。
相似的情景在各个街巷延续着。
很快,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都被染红了,处处是喜庆的气息。
甚至于,在遥远的城镇中,也有许多人家自的挂起了红绸,贴上了喜字。
这些人家都是受过糖宝和轩辕谨恩惠的人家。
明丽女皇和石榴大张旗鼓的前来京城送嫁,那蜿蜒迤逦的装着嫁妆车队,一路走一路引起轰动,都不用特意宣传,这两个车队就是活招牌。
但凡车队路过的地方,大人孩子都知道了,这一天是他们的太子殿下和福德郡主的大婚之日。
国公府里,宁王妃等人一大早就到了苏家。
糖宝被按坐在椅子上,由全福人开脸梳妆。
“一梳梳到尾……”
“二梳梳到白齐眉……”
“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随着全福人的动作,苏老太太和苏大嫂等人的眼眶,蓦然都红了。
就连苏二嫂都红了眼圈,开始抹眼角。
一时间,屋子里喜庆的气氛被一种莫名的伤感所取代。
此时,但凡家里有女儿的夫人们,都感同身受,心情跟着复杂起来。
家里娇养了多年的女儿,最后却要嫁去别人家……
若是婆家是好的,还倒罢了,若是遇人不淑,就是掉入了火坑……
“唉!不怪世人是想要儿子,这女儿捧在手心里,好不容易养大,却要送去别人家做媳妇,又怎舍得?”将军府的二夫人感慨的说道。
她自己也有女儿,自然是很明白这一刻的不舍。
二夫人的话引起了很大的共鸣。
虽然说大家都想生儿子传宗接代,好在婆家立足,但是对于自己的亲生女儿,又有谁不心疼?
“唉!正是如此。”永宁侯夫人眼圈红红的说道:“我家茹儿远嫁的时候,仿佛是剜了我的心。”
她女儿远嫁到江南,出嫁之后母女二人还没有见过面。
永宁侯夫人话音一落,屋子里的气氛越沉重。
谁都明白,女子出嫁,若是嫁的近的还倒好些,娘家能偶尔照应。
若是嫁的远的,一辈子都未必能再回娘家一次,更遑论照应了。
一直都被当娘的护在羽翼下长大的雏鸟,飞出去之后只能听天由命了。
宁王妃素来和永宁侯夫人关系不错,见状狠狠的点了点永宁侯夫人的额头。
“你呀你!今儿是大喜的日子,福丫以后是过更好的日子去了,合该大家都替她高兴才是。”
说完,瞪了永宁侯夫人一眼。
永宁侯夫人立刻反应了过来,知道自己失礼了,连忙露出笑容,说道:“是我该打,改日我做东,向国公夫人赔罪,在场的诸位都要作陪,谁都不许不去。”
“这你放心,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我都给记着呢,到时候一个都不能少。”承恩王妃也笑起来,说道。
“一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