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帝师他声泪俱下笔趣阁 > 第39章(第2页)

第39章(第2页)

这才知道原来景王卫榆上午也来了驿馆,说是要给陛下请安,但没见到人,卫榆也没走,这会儿还在驿馆里。

“景王殿下得知陛下和温太傅都出去了,便说正史不在,副史也行,想去见见李大人,但李大人好像没让人给景王殿下开门……”袁昭禀报道,“景王殿下倒也没生气,就在驿馆的湖心亭那边坐下了,方才还让人端了午膳过去。”

卫樾和温催玉知道了,也没主动去招呼卫榆,自如地回到他们住的院子。

片刻后,得到消息的卫榆自己就过来了。

“参见陛下,小王今日来得倒是不巧,没成想正好陛下和温太傅出门去了。”卫榆声音爽朗地说,“不知陛下此番出门,对小王这王都的风土人情可还满意啊?”

又无旁人,卫樾懒得配合他兜圈子,直接道:“你来干什么,想好怎么解释景王世子的出身了?”

卫榆:“……”

他磨了磨牙,转而对温催玉一笑:“陛下这般直率的性情,温太傅不容易啊。”

温催玉客气道:“童言无忌,景王见谅。”

卫榆:“……教不严,师之惰啊,温太傅。”

“那看来景王你的老师是挺懒惰的。”卫樾冷声道。

卫榆不想跟这对不讲道理的师生瞎扯了,他道:“世子一事,恕小王还没想好说辞,不过那三家村狼群的事,小王能顺道解释一下——真是太忙了,给忙忘了,也是寻思着说不定今年陛下同行,不会经过三家村那么个小村落呢,毕竟那都没法落脚是不是?”

“再者说了,陛下出行,身边诸多护卫,就算有狼群,想必也不是什么大事。果不其然,陛下十分安全,诸位大人也都未曾受伤,实乃大幸。陛下宽仁,想必不会斤斤计较于此。”

卫榆侃侃而谈说完了,没停顿地接着道:“说起来,陛下和温太傅诸位也已来了有一个月了,怎么不见温太傅这监察史过问一番所需的文书进展如何了?”

闻言,温催玉从善如流回答:“催来问去实在没眼色,自然是相信景王殿下不会耽误正事,这不,今日您就主动来了,不知文书准备得如何了?”

卫榆扯了扯嘴角:“是吗,本王还以为温太傅当真不着急呢。”

“倒也确实不急。”温催玉说着一脸发愁起来,“景王殿下也瞧见过的,此番随陛下出行的谭成武中尉伤了腿,据大夫说怕是要四五个月才能康复。他没康复之前,不仅护卫不了陛下,连自理都成一定问题,怎么能上路返程呢?所以不是不急,是急了没用,只好不去发愁了。”

卫榆眯了下眼:“温太傅这意思,本王没听太懂,你是打算等那谭中尉腿伤痊愈之后才考虑返程的事?”

温催玉纳闷:“景王殿下的意思,恕下官也没太懂,您是不满于此,有意催促我们快些离开吗?既然如此,还劳烦景王殿下今早安排人交付文书、安排巡察,办完了差事,下官才方便考虑返回雁安的行程。”

卫榆心想,怪不得这温催玉是少帝的老师呢,装模作样起来水准可比少帝高多了。

他一时都分辨不出温催玉这是真打算长留景国,还是只是装出不急于办差的从容模样,逼他景国这边自己上赶着送人……

不过,卫榆实在想不出帝师干嘛要带着少帝滞留在他这穷乡僻壤,所以还是觉得应该是后者——温催玉只是在赌他们双方谁更没耐心。

毕竟前面几年的三位监察史都十分积极办差,但被迫滞留的时间一个比一个长,温催玉大概是从中得到了“启示”,索性反其道而行之,反正他带着少帝,是个诸侯王都不会愿意皇帝在自己的封地久留。

卫榆这般一想,来了气性,决定还就不让温催玉如意了,且看谁更耗得住罢!

“温太傅说笑了,此处是大燕的封地,是陛下的国土,本王怎么可能急于期待陛下离开呢?本王只是关心一下温太傅的差事,倒没旁的了……不对,确还有一件事,本王方才进院子后,瞧见亭下石桌上放了把琴,似是古琴‘相思’?”卫榆说起。

温催玉抬眸:“确是。”

卫榆:“不知是陛下的还是温太傅的琴?可否……”

“不可。”卫樾直接打断道。

卫榆一噎,索性不理他,继续看向摆明更能做主的温催玉:“陛下瞧着不像是有抚琴雅兴的,那琴是温太傅的吧?本王也是爱琴之人,看到难得一见的古琴不免心潮澎湃,但若说割爱,只怕温太傅不肯,本王也不便如此唐突,但不知可否借与本王几日?”

卫樾蹙眉。

温催玉失笑道:“景王殿下,陛下说了,不可。”

卫樾眉眼舒展开来。

卫榆沉默几息,突然意识到:“那琴是陛下送给温太傅的?也是,古琴难得……本王还寻思着借琴去讨好讨好心上人呢,没想到陛下更早想到……”

卫樾攥了下手:“景王!”

这回是温催玉轻轻蹙眉了:“景王殿下,说话还是不要这么含糊不清为好。您这毛病可不是头一回犯了,是平日里有意让底下的官员猜测上意,所以如此说话成习惯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