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帝师他声泪俱下 > 第71章(第2页)

第71章(第2页)

听到陛下用恩典的语气说出这么骇人的话,朝臣们噤若寒蝉。

御史大夫强撑着还要谢恩:“臣……遵旨,谢陛下饶恕。”

十五日后,帝后大婚——

温催玉没有“遗骸”,只有一方装着旧物的棺椁,聊作他在世的印记。

卫樾一身玄色婚服下,穿着形同孝服的素衣,他端着温催玉的灵位,走在被人抬着向前的棺椁旁,面色冷静地祭拜天地、告慰四方。

婚仪结束后,卫樾让人把棺椁直接抬入了青霜殿。

朝臣们也不敢劝什么“入土为安”,毕竟那棺椁里本就没人,劝了之后说不定他们也要入土了。

屏退宫人,卫樾抱着写有温催玉名讳的灵位牌,独自步入了青霜殿。

看见放置在寝殿里的棺椁,卫樾笑了笑。

这棺椁他此前特意吩咐,并没有钉死,只是盖了棺,此时稍微用力便推开了。

看着放在里面的物品——温催玉过去穿过的衣物、看过的书简、画下的画卷,卫樾都挑了一部分放进去,还有那把相思古琴也在其中。

今日婚典前,卫樾还把按着温催玉的身形赶制出来的婚服,也放了进去。

这会儿,卫樾脱下自己外袍的婚服,放到了温催玉那身并没被穿过的婚服旁边,也算是成双成对了。

“说起来,我还没瞧见过令卿你穿重颜色的衣裳呢。”卫樾自言自语道。

按着大燕朝的规制,皇帝的婚服是玄色带红纹滚边,皇后的婚服却是大红带玄纹滚边。

卫樾看着棺中这配对的帝后婚服,又喃喃道:“你若是着红衣……不过你穿什么衣裳都好看的。”

……

又过了月余,远在知荷县不问世事的温催玉,才从旁人茶余饭后的闲聊中得知雁安朝中发生的这两件大事。

——大燕多了个诸侯王,封号为琰,而他们这望江郡也被划入了琰国封地范围。虽说因为是追封、琰王温催玉已身死,封地内郡县仍归朝廷直接管辖,但要说起来,往后他们就是琰国人了。

——皇帝立后,只是这皇后人选和前一件事中一样,都是因救驾而不幸罹难的帝师温催玉。

都是需要快马加鞭、昭告天下的大事,所以才能不到两个月便传扬到一地县城都知道了的程度。

知道这两个消息的这天,还正好是六月初一,温催玉二十六岁的生辰。

温催玉从前本来已经习惯了不特意过这日子,但大抵是前面几年一直有卫樾定时定点记得他的生辰,今年他居然一早自己想起来了。

既然想起来了这天是什么日子,温催玉也没打算不过,于是准备一早先出门吃碗长寿面——

他实在不擅长自己砍柴生活烧饭。

若是放在现代,厨房用着方便,他倒也能自己随便做点吃的应付。

但之前设定新身份居住环境时,系统表示不能有超出当下时代技术可以解释的存在,所以驳回了部分温催玉关于新住处建设的试探性想法,只接受了温催玉希望饮用热水方便的期许。

——正好知荷县西面临山,系统把私塾堂安置在了山脚下,然后给卧房和厨房两处“接通”了温热的流动山泉水,既可直接饮用,也可用以洗漱、免去烧水的麻烦。

流动的山泉水出水口,旁人便是进来看见了,也顶多稀奇一下这崔家私塾建在了正正好的地方、运气不错,不会觉得这是什么怪力乱神才能解释的东西。

故而,温催玉在家用水倒是方便,烛火照亮也不用假手于人,私塾堂远比从前的太傅府小,他自己负责日常洒扫足够了,反正若是累了便停下来,改日有兴致了再继续也行,就他一个人住,脏乱不起来。

日常所需仅有吃饭成了问题。

虽然可以买柴禾,不至于要自己亲自上山去砍,但人家卖柴禾的也不会贴心到刚好砍成直接塞进灶膛就行的程度,还是需要自己二次加工,此事费体力、还需技巧。

生火对体力要求不高,但也需要技巧。此外,铁锅大灶烧饭,掌握火候可以试着熟能生巧,但确实仍需要体力。

温催玉又体弱,体力不支,还闻不得油烟味,所以从前在现代有抽油烟机和更便利的厨房的情况下,他都不怎么自己做饭,何况是如今。

他不想为难自己,也不想在这不大不小的县城里太过高调、像从前在雁安那样往家里请人做工。

毕竟他孤身一人,又没有了朝廷官员的身份作为震慑,若是太露富,反倒不好,请看家护院的都怕要先担心会不会外贼没来、护院自己先动了歪心思。

所以还是低调处事比较好。

温催玉虽日日外食,但吃的不是山珍海味,就普通家常饭菜,素菜居多,还食量不大,花销虽必然比自己做饭要多,但算来还省了柴米油盐的支出。旁人又听闻他是曾在外闯荡、惯来外宿外食的,也就不稀奇他做不来饭、习惯买现成的吃。

而且这崔家私塾的崔先生除了外食之外,就没见在其他地方多花用,一副看似随意实则精打细算、只够把钱用在日常吃喝的寻常模样,最多就是再去药铺买买药材,也没听闻买过什么昂贵的。

总之不怎么引人疑心,没到能引贼惦记的地步。

温催玉挺喜欢这样平平静静的日子。

这日一早,温催玉出门找了个面摊,问摊主能否做长寿面。

摊主点头应下来,又问:“今天是崔先生生辰吗?”

温催玉笑了笑,摇摇头:“不,我生辰是正月初六,今日只是正好想吃长寿面了。”

温催玉生辰在六月初一,所以设定“崔令”这个新身份时,他把日月调换了下,改为了一月初六,崔令的户籍上也是这个日子。

若是只看“崔令”和“正月初六”,哪怕是从前认识温催玉的人,等闲也不会怀疑上是温催玉本尊。若加上看到了相貌,那倒是难免巧合太多、要生疑心。可若是都认出相貌了,即便没有这名字和正好颠倒的生辰,该生的疑心也不会少。

温催玉已经费心选了知荷县这个难以撞见旧日相识之人的地方,其他无关紧要的方面,也就实在懒得精打细算了。

面摊摊主听到温催玉的回答,笑道:“崔先生可实在是个有意思的人!”

温催玉的长寿面吃到一半,刚下了夜值的两个衙役打着哈欠过来了,也要吃面。

两个衙役显然也是常客了,跟面摊摊主之间熟得很,坐下来就聊开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