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帝师声泪俱下作者长尔鲨 > 第31章(第2页)

第31章(第2页)

温催玉握住卫樾绞紧的手:“我想庄王应当也不至于,他要面子,好一个‘名正言顺’,方才宫宴上要我答应去景国,都给了一套又一套的漂亮说辞,若是真到要强行送我离开、不顾脸面的地步,那他直接给我安个罪名杀了我不是更没后患?还没到鱼死网破那一步,阿樾别急。”

卫樾不禁有些茫然了:“可……那老师还有别的盘算吗?我……我当真无用,除了‘大不了你死我活’之外,一时竟想不到别的办法了……”

他反握住温催玉的手,自责和不安汹涌澎湃。

“倒还真有一个。”温催玉仍是不骄不躁的温和模样,“不过,阿樾再跟我具体说说那景国的情况?李锳此前被拖在景国三年是怎么回事?”

卫樾虽然无权插手朝政,但毕竟天天坐在龙椅上听早朝,有心还是能记下一些事务的。

他静下心,回忆道:“景国可以说是诸侯王封地里条件最差的一处。雁安出城北上,路程一月左右,会抵达草原荒漠,横跨荒漠便是大燕最北边的群山,景国封地就位于其间,北境的百姓们基本都是景国人。”

“景国虽然幅员宽广,但环境实在差,一年里四五个月都在飘雪,隆冬大雪封山无法出行是常事,而不下雪的时候又多沙尘,田地本就少,还不适宜耕种,又少有经商往来,所以说是穷乡僻壤都有些抬举了。”

“上一任景王母家势大,但本人不受其父皇,也就是我那没见过的皇祖父待见,所以虽然倚仗母家得以获封,却被拨去了那么个地方。”

“六年前,上一任景王离世,其子卫榆继任、接管封地。大概是不满封地疾苦,朝廷还不怎么救济,所以每年监察史前往景国收受旧年文书、体察民情时,都会被卫榆放肆怠慢。”

“他登基第一年还算收敛,虽然怠慢监察史,但好歹让人在入秋之前能回雁安复命。第二年开始便越来越过分,态度也敷衍,给些‘地方太大路难走,百姓情况难以核实登记’之类的缘由,拖着不交付文书,当年去的监察史拖到第二年才回。”

“有了前车之鉴,朝中都知道去景国是个苦差,不光往返路难走,到了封地也不像别的监察史那样是去诸侯王跟前当座上宾的,所以也就没人乐意去景国。”

“那李锳作为丞相长子,虽然外朝的三公九卿在庄王束缚下越发没有实权,但丞相毕竟还是明面上的百官之首,这种苦差若无人针对,本也落不到李锳头上。不过丞相似乎不大喜欢这个长子,当年是他自己向庄王请旨,安排李锳那年去景国的。”

温催玉若有所思,没有插话。

卫樾继续细细说道:“李锳去了景国,具体过程我也不大清楚,反正就是被拖着,景王不交文书,李锳无法复命,只能候在景国,月月传信回朝廷,好歹不算杳无音讯。但多候几个月,景国王都所在的地界大雪封山,监察史也就走不了了。”

“既然都拖到了来年,那朝廷就不会再派新的监察史过去,就让李锳连着第二年的文书一起拿到了再回来。就这么着,李锳在景国耗了三年,好像是半年前刚回来的吧……庄王为了推老师进火坑,又把李锳捎上了,也算他倒霉。”

温催玉感慨:“这般听来,他可不是一般的倒霉。”

卫樾才懒得管旁人如何:“老师,关于景国的事,我也只知道这么点了,可对你想法子有助力?”

“当然有。”温催玉道,“让我更觉得我打的盘算可行了。阿樾,你和老师一同去景国,可好?”

卫樾一愣。

“你在雁安,处处受庄王管制,学医习武都只能悄悄拘束在一方扫秋院里。但到了景国,你是皇帝,景王只是诸侯王,又并非你的长辈,只要你不插手景国政务,景王就束缚不了你。”温催玉慢条斯理道,“景国离雁安又是山长水远,庄王就算得到了消息,一时半会儿也碍不着你长进。”

“有先例在前,我们去景国多待两年,实属正常。你在那里更自在地学医习武、听我讲学,两三年后再回来时也算是学有所成,我们在这期间慢慢谋划,届时回来直面庄王,也不必再韬光养晦。”

“当然,有利有弊。你在雁安虽受束缚,但至少每日能坐在朝堂上涨涨见闻,若是去了景国,只怕我们对朝局的了解就更加短浅了……”

闻言,卫樾摇了摇头:“如今庄王大权在握,朝堂上要么是他的亲信,要么也都不敢和他作对,尤其是近几年来朝局变动鲜少,而且就算我坐在龙椅上听到了,也不过是了解一点皮毛,和不知道相比也没什么差别。”

“但……老师,一来,庄王不可能同意我和你同行,就算我暗中悄悄跟上,也很快会被庄王发现不在宫内,他能理直气壮将我押回去。二来……我不怕吃苦,可老师本就体弱,怎么能和我一起在苦寒之地待那么久?”

温催玉笑了笑:“有什么待不得的,又不是无人之地,不想吃苦受累,那出发之前多收拾些金银细软带上便是。”

卫樾轻轻眨了下眼。

无人之地……

卫樾突然觉得,若真有一方无人之地,境内只有他和老师,旁的什么也不要管,那也挺好。

“至于庄王那边……若老师说,老师有办法让庄王不想答应也得答应,你信吗?”温催玉笑问。

卫樾虽然意外,但还是坚定地点头:“信。”

温催玉慢条斯理道:“我手里捏着一个庄王日思夜想的秘密。最初不用它,是觉得以他人至亲相挟,难免不堪。但后来不用它,是觉得没到绝境,不如留一张能用的底牌。阿樾……你可好奇,老师为什么能掌握庄王的秘密?”

“好奇。”卫樾毫不犹豫道,“我更好奇老师过去都经历过什么,老师为何听不得何大夫讲医理……但我不着急,老师,有朝一日你会愿意告诉我的,对吗?”

温催玉目光柔软,轻轻颔首。

……

送温催玉回到了太傅府,卫樾没有折返回宫。

他撑伞送温催玉回以兰院,说:“老师,今夜除夕,辞旧迎新,我想留在这里和你一起睡,好不好?庄王要是听到消息,乐意为了这件小事特意上门一趟,那我们就把他赶出去……”

温催玉莞尔:“好啊。”

以兰院中有棵不太高的树,秋天落了叶子,冬天落了雪,原本是枯枝丫,今夜上面绑了不少红绸子。

卫樾傍晚来接人时没进院子,这会儿才瞧见,不由得问了声:“老师,这树是怎么回事?”

温催玉回道:“静婶特意绑上去的,说是我这院子太素净,没有过年气,红色喜庆,她便装饰一番。但颜色太繁琐我瞧着难受,只树上绑点红绸还好。”

步入屋内,因为还没燃上炭火,屋中也冷,所以温催玉没急着换下衣摆沾了雪花的大氅。

他正欲去点火盆,卫樾快步走到前面:“我来,老师。”

温催玉也不跟他争抢,噙着笑站在旁边看,突然想起来:“对了,静婶还顺道送了几块木牌子来,说是可以写上新年愿景挂在树上,讨个吉利。阿樾要玩玩吗?”

卫樾笑道:“好啊,我和老师都写。”

卫樾拾掇好了火盆,温催玉也把静婶给的木牌,还有笔墨摆出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