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家里的确有这个意思。
他退伍转业后,把家里人都接到了都这边。
父母、妻子、孩子还有没成家的弟弟妹妹。
弟弟妹妹们都在念中学,正是能吃长身体的时候。
过去张阳一个人的工资,勉强能养家。
这几个月有了一笔不菲的外快,养家就轻松了许多。
不过谁会嫌家里挣钱多呢。
张阳的媳妇李娟,从丈夫那里知道曹明芳最近在帮着打理婚纱后,觉得自己也可以试试。
家里头从大到小一共八张嘴。
再加上公婆年纪大了,又有点小毛病,偶尔需要医药费开支。
张阳养家没问题,可着实剩不下什么钱。
“咱不说别的,张鹏将来成家,秋黎日后出嫁,这都得花钱吧?你指望爹娘掏这个钱?我不是嫌弃爹娘不中用,可你把他们骨头磨成渣,也榨不出二两油啊,还不是咱们当哥嫂的来操持?可现在你能攒下多少钱?”
不是李娟钻到钱眼里。
但除了小叔子小姑子这俩高中生,家里还有俩小的呢。
也是只进不出的主儿。
又不可能克扣孩子。
李娟自己一年到头不置办新衣服没事,但总不能也让孩子跟着委屈吧?
“再说住,咱们不能总租房子住吧?你就不想攒钱买个院儿?”
说是搬家到都。
结果哩。
租房。
这叫什么搬家?
干休所那边又不分房子,靠她每个月算计着钱攒下来的五块八块,得攒多久才能买得起院儿,有自己安身立命的住处?
张阳被说的有些脸上挂不住,“我就是怕沈穗另有安排,到时候让她不好处置。”
“咋就不好处置了?不给我安排个活,你还打算撂挑子不成?这次轮不着我,那咱先在那里挂上号,说不定啥时候就有我能干的活了呢?”
道理张阳当然明白,但就是怕。
怕万一让沈穗难办,到时候自己这份外快也保不住。
他何尝不知道,两口子挣钱比一个人挣钱快呢。
但又有顾虑。
架不住他媳妇念叨,张阳叹了口气,“那我明天打听打听再说。”
明天星期六,他要去车站接货。
到时候跟曹明芳还有梁桂凤她们先打听打听,要是还没定下来人选,那就再找沈穗问问。
李娟瞪了丈夫一眼,“拿出你相亲那会儿的气魄来,怎么越活越怂蛋了呢。”
那能一样吗?
当时一眼就相中了,怕你不答应跟人跑了。
可现在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弟弟妹妹在学校跑。
可不就是责任重,胆子也小了嘛。
张阳一大早去接了曹明芳,往火车站去。
曹明芳不是很清楚。
她昨个儿又去参加了个喜宴,顺带着把喜糖给了张阳。
“带回家给孩子吃,不过你要是想给嫂子找个活干的话,直接问沈穗就行,她跟别人不一样。”
曹明芳当过好多黑工。
去窑厂扛砖,去制衣厂背货,去给人洗衣服。
怎么说呢,有些领导总喜欢故作高深,好像多问他(她)一句就是冒犯。
是大不敬。
但沈穗不一样。
她的规矩就在那里,只要不违反规定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