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人群中忽然有人高声喊道:“这大米怎么掉颜色了!”
众人再次把大米捧在手心仔细查看。
不乏有人用同样的方法将米放置于手心揉搓,完了之后大声震惊:“真的掉颜色了,掉得跟白灰一样!”
这时,楚宴清像刚才的几位百姓一样,将手心的米仔细揉搓摆弄了片刻,大米稀稀拉拉地落在地上,他将空荡荡的掌心抬起来给众人看。
只见楚宴清的手掌中心已经染上了一层霜白。
“这大米是用无味的白灰水浸泡过的,你们看,被揉搓过的大米是不是泛红。”
还真是,就是霉大米的模样。
楚宴清又说:“这种大米煮了之后,米汤浓稠,泛着淡淡的奶白色,没人会觉得大米霉,只会觉得是米的品质好,煮出来的米汤都是白的。”
百姓们虽然说确实许久没收获了,但大家都是侍奉农桑的清苦老百姓出身,当然知道正常的米是什么样子。
再怎么说,好好的大米也不可能掉颜色啊。
而且谁家新鲜的大米红呢,凡是红的大米,都是霉的,少吃一点没事,一旦吃多了,就会肠胃绞痛,更有甚者中毒而亡。
林清阁是确定了城中百姓缺粮,大家就算领了米也不敢多吃,少煮一些根本就看不出端倪。
这时,人群吵嚷的风向彻底变了。
他们义愤填膺地指着林清阁的鼻子破口大骂:“郡守大人,你怎么能这么对待我们穷苦的老百姓呢,大家本身就因为没有粮食整天饿肚子,再被你这霉的米一搞,岂不是要死很多人!”
小心思被当众揭穿,林清阁有点骑虎难下了。
关键是他本身想把这件事推到陆载时的身上,告诉百姓这大米是朝廷下的赈灾两,到时候就算有人现了米不对劲,也只会把矛头指向陆载时。
跟他这个只负责放粮食的人没有半点关系。
但是没想到半路杀出个楚宴清,直接当众揭露了他的目的。
林清阁实在是不知道,楚宴清这个常年别人仔细侍奉的矜贵王爷,按说不应该分出大米的成色。
是怎么一眼就看出这批米有问题的。
罗升郡粮食积压成灾,本身这批霉的大米是想处理掉的,但想着可以用其做些好事,林清阁这才命人拿石灰水泡过之后再晾干。
经过这道程序的大米既白嫩又饱满,也不就是品质上乘的好米。
楚宴清冷冷的看着林清阁,他倒是想看看,向来以聪明自居的罗升郡郡守,要用什么方法破解当下的困境。
只见林清阁往身后吼了一声,叫人过来。
这时,跟他一同前来的郡守府管家低眉顺眼地凑到林清阁的身边。
他佯装愤怒地问:“这批大米是谁挑的!”
管家冷静地回应道:“是咱们府中做事相当麻利的常嬷嬷,可能是她一个没留神,让本就好好储存的大米受潮了,又怕您怪罪,这才动了歪心思。”
“常嬷嬷?”林清阁眼底怒气不减,仔细想想道:“我记得这次前来蜀中放粮,常嬷嬷是跟着一道来的,她人呢?”
一个年迈的老嬷嬷忽然就被两名府兵架着推到了人前。
对方的头已经白了,行止间充满了老弱无力,被这样的阵势吓得浑身都在颤抖。
瑟瑟缩缩地跪在地上,盯着林清阁苦苦哀求道:“郡守大人,我可是跟着你从太守府出去的啊,你不看在老奴的面上,好歹也看在太守的面子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