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逸墨站出来分析道:“如今我们对蛊人情况了解有限,不可贸然行动。
可先加强边境防线,同时加快研制进度。
另外,可派人去联络东陵国,寻求支援。”
宁安帝点头同意,即刻安排下去。
然而,派去东陵国的使者也不会短时间内就有答复。
朝堂之上,大臣们议论纷纷,担忧东陵国是否拒绝支援,又或是使者途中会不会遭遇不测。
宁安帝眉头紧锁,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一时间,大殿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宁逸墨当机立断,说道:“父皇,儿臣愿亲自领兵前往边境,先稳住局势。”
宁安帝看着他坚定的眼神,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朕就把这重担交予你,务必守住边境。
众位爱卿,可还有愿前往边境,为国效力之人?”
朝堂之上,宁安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他的目光扫过一众文臣,最后停留在武将们身上。
文臣们面面相觑,他们知道边境局势紧张,北燕来势汹汹,此去边境,九死一生。
于是,众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武将那边。
这时,武将中一位身材魁梧的将军挺身而出。
他身披重甲,步伐稳健,走到大殿中央,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高声道:
“陛下,末将愿随十二皇子一同前往边境,与北燕决一死战!”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大殿内回响,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
紧接着,又有几位武将纷纷响应,愿意一同前往边境。
宁安帝见此,脸上露出欣慰之色,“有你们这些忠勇之士,朕心安矣。”
他微微颔,对这些武将表示赞赏。
随后,宁安帝开始调兵遣将。
他知此次边境之战的重要性,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拨出精兵五万,交由宁逸墨统领。
宁逸墨领命后,迅开始筹备出征事宜。
俗话说的好,将士未动,粮草先行。
宁逸墨深知粮草对于一场战争的关键意义,他立刻召集军需官商议。
军需官皱着眉头道:“殿下,如今国库粮草虽有储备,但供应五万精兵,恐支撑不了太久。”
宁逸墨沉思片刻,当机立断道:“先把储备粮草运送过去,然后,加紧从周边郡县征调粮草,
此次出征不知何时才能结束,后续粮草也要准备充足。”
与此同时,他还自掏腰包购买京城粮铺的存货,确保将士们不会饿肚子。
那些一同前往边境的武将们也没闲着,他们协助宁逸墨训练士兵,传授实战经验。
出征那日,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阳光洒在五万精兵身上,他们士气高昂,整装待。
宁逸墨一身战甲打头骑在高头大马上,后边是几位身着盔甲的将军。
再后边是浩浩荡荡的士兵。
‘墨’字旗帜在风中飘扬,猎猎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