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四轮的比赛,运动员的状态也一点一点的走上坡路。
特别是就连罗铭一都在这一轮比赛里跳出了一个极其干净漂亮的307C,裁判给分也因为大家都非常不错,只能一点一点的抓的更紧一些。
毕竟同样的动作,总不能在细节上有差异,分数还能保持一致。
李贺本轮是207B,这次全运会对他而言大概率也就是最后一次参加。所以,相对从前的比赛来说,今天这场他的状态和心态反而要平稳许多。
“上一轮李贺的407跳的非常棒,不知道能不能在这一轮里延续良好的竞技状态。”
刘黎轻声附和两声,没说多余的话,目光一直落在正在跳台准备的李贺身上。
他正双手交叉往头顶上翻,用力顶了顶,把身子拉伸开来。二组毕竟还是难度偏大的组别,失误的概率也大不少。
心态再好,也难一点都不多想。
毕竟比赛场本身就是高压,高紧张度的集合体,氛围会不自觉地影响运动员本身的情绪。
他低头看了一眼,看到了脚踝的绷带。厚厚一层,缠了一圈又一圈,他没数到底有多少,但肉眼可见数量是越来越多的。
比赛比过很多很多次,上过国际赛场,在国内比赛拿过金牌。进入国家队很长一段时间,总以为奥运就在眼前,但最后就差了那么一点。
选择退役去享受自己的大学生涯时,很多人会问李贺,“没上奥运,这时候退了,他会不会觉得遗憾?”
他苦笑,“肯定遗憾。”
但没办法,他的身体他自己清楚。从前最佳状态的那个李贺,已经不在了。
他即便在现在拼了命跳,也比不过赵渐鸿,也比不过姜广。
毕竟他们初出茅庐,是国家队的新星。
李贺知道自己大概率比不上,所以,遗憾又怎么样呢?体育这个事情,本来就是一波又一波人的更替,谁能一直占着位置?
“加油。”他没发出声音,唇角只是轻轻地张了张。
背对水面时,身后猛地响起了一声打破宁静的呐喊,“李贺,加油!”
他的思绪被打乱,但还是立马调整好,全神贯注的进入到这个动作里。
起跳的瞬间,他闭上了眼睛。
用心感受这个207B,一周,两周,三周半,打开,并手,入水,双腿张开,向下压。
“这个207跳的可以说是一气呵成!非常漂亮,对于打开入水的时机掌控上非常精准!”
刘黎鼓掌,“祝贺他,能够顺利跳完自己的二组。李贺这名运动员其实我关注的也比较早,之前也认为他是能够在男台上有所建树的运动员,但很可惜因为一些伤病和各种情况的影响,他的动作的完成度上久久没有一个很大的突破,所以站上国际大赛的领奖台就显得比较困难。”
“但今天这场男子团体的比赛,他的状态真的非常好!”解说语气都有些激动。
这个207B实话说也抠不出太多的毛病来,最多就可能是扣在起跳的高度稍微欠一些,屈体的动作上稍微有一点点的屈膝,但整体来说,毫无疑问的就是一个好动作!
裁判给分还是比较严苛的,每个问题点都扣了分,七名裁判普遍都只打了8。5-9的分数,最后去掉最高和最低,实得分是两个九分一个八点五,单跳就拿到了95。40。
轮到赵渐鸿时,他身子依旧不太舒服,感觉软绵绵的,没什么劲儿。
这一轮又偏偏得跳109C,四周半本就是个大难度的动作,没有劲儿那翻腾两周都够呛。
所以,上跳台赵渐鸿自己都没底儿。
但毕竟又已经跳了三轮,这时候进退两难,他看起来也没什么退路能给他选的。
“赵渐鸿今天整场的状态都比较低迷,希望他还是能够稍微调整好,在这一轮同样高难度的109上有一个好的表现。”
刘黎没跟着附和反而眉头紧锁,小声说话,“他今天看起来是身体状态不太好,其实动作上也很难跳出他的水准,反而我更希望他能够顺利完赛就行,不要把身体的伤弄的更严重。”
“毕竟后面还有全运会单人的比赛,毕竟这也是一块分量很重的奖牌。”
“刘指导说的很对,无论如何,希望他自己能够简单调整调整,把自己的预期稍微放低一些,安全第一,顺利完赛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成绩了。”
赵渐鸿手里的毛巾还在滴水,他低头盯着毛巾看,双手用力拧干。水滴打在脚背上,手腕却总感觉使不上全力,毛巾似乎也总拧不干净水分。
他轻轻叹了口气。
“没关系。”他在心底里给自己鼓劲。
男团的比赛说重要也没那么重要,但说不重要也不是那么不重要,毕竟A省就指着这仨国家队成员能第一次在全运会上拿个全运会奖牌。
他们肩上在不知不觉间就背上了“一群人的荣誉”。
跑台这一次他很小心,每个步子都迈的谨慎。
定点,起跳。
蜷缩起身子,抱膝,腰腹用尽力气开始翻腾。
因为起跳高度有所欠缺,所以在空中的翻腾上,会更加考验运动员的核心力量。
赵渐鸿空中的表情几乎是狰狞的,紧紧咬着牙,几乎是凭借意志力支撑着自己翻腾。
打开入水,也完全没有所谓的判断,完全就是凭着自己对这个动作的记忆进行的。
结果自然也并不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