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发挥也才只能保证他能上领奖台,金牌一般都没什么机会。
高林其实练了差不多十来年,最后也只是想着再多参赛,拿个奖,评上运动健将的称号,再有特招的路子上大学。
“师哥,我能跳好109吗?这个动作我练过,但稳定性有点差。”高林垂着眉,声音很轻。
姜广笑了笑,“拿我鸿哥的话来说,比都没比就丧气了吗?”
“是骡子是马,都得拿出来溜溜。何况,你旁边是我,别担心,我们一起加油就不会太差。”
“我从没比赛前这么紧张。”
姜广把人抱在怀里,手掌轻轻拍了拍对方的背脊,“嗯,现在听我的做,闭上眼睛,开始吸气,呼吸,直到你的心率渐渐趋于平稳。”
“你回忆一下最好的那个109,你是怎么完成的。直到闭眼的黑暗里,出现一个画面,记住他,直到比赛时。”
“你再想起它。”-
男团双人十米台的比赛当天,天公不作美,下了一场特大暴雨。
跳水馆的外侧是电闪雷鸣,全运会的诸多室外项目都不得不推迟。但好在跳水场地不在户外,赛程也没有受到影响。
但因为天气不好,最后看台的观众就少了许多。
姜广他们俩抽签的顺位是第五,一个不前不后的出场顺序,对他们来说还算是一个相对舒服的位次。
第一支出场的队伍则是袁原和他们队里的田岐组成的一个大家也都相对陌生的组合。
“他们选择的第一跳是难度系数3。2的407C,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
由于是第一个出场的组合,两个人都显得有些紧张。
“起跳上都不够完美,特别是起跳高度上非常明显的能感受到两名运动员都不够充分。所以,导致空中的动作翻腾的速度上两个人就有些不够一致,同步分上会被扣除较多的分数。”
双人比赛也同样是与国际比赛的裁判安排一致,一共十一名裁判,六名负责给运动员技术打分,五位就动作的同步程度给分。
“这一个407由于在动作的技术上以及两人的动作同步性上都有比较明显的瑕疵,所以最终得分也不算高,这一跳只有67。20分,也希望袁原他们能尽快调整好状态,争取在后面两跳中有一个不错的的表现。”
在姜广两人之前的是来自上海的组合,队伍的核心则是姜广国家队的队友王子恒,他们的第一跳选择的与大部分队伍不一样,上来就准备跳个6243D。
“上来就跳6组臂力动作的组别,两个人应该是对这一跳是比较有把握的。”
两人的起倒立也还是比较稳定的,腿部力量很足,所以能借力打腿,上来的一周半转体就显得轻松不少。
但稍显可惜的还是,两人都在入水上有些瑕疵,水花控制的不够到位,溅起来了不少。
“有一点点可惜,但总体上拿个7。5-8分应该还是可以的。”
裁判的打分紧随其后,五个实得分是三个七点五两个八分,最后单跳收获73。92分。
姜广两人上场前,他轻轻拍了拍高林的肩膀。
他挑挑眉,眼神坚定,“想起那天的感觉。”
高林没说话只是浅浅地点头。
“姜广和高林这对组合同样是临时搭档的,这场男团比赛,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组合可能性。”解说笑着说道。
他们的第一跳最后还是选择了5253B,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难度系数同样不高也只有3。2。
“走!”姜广喊口号的声音不大不小,但听得出来他喊的有气势也够坚定。
“转身!举手!预备!”
高林完全沉浸在这个动作里,等待最后的“发号口令”。
“走!!”
两人奋力蹲起起跳,他们的转体方向是一致的,虽然搭档的时间不长。但意外的两人动作的节奏却出奇的一致,技术上唯一的问题还是出现在高林上。
他有些过于紧张,最后打开入水上,腰松的太早了,以致于角度上差一些。
“总体上还是不错的,就是高林的入水还能更好一些,不过好在两个人水花都压的特别死,除了高林的个人技术分上会扣一些,其他同步分之类的能扣分的点很少了。”
大屏幕此刻出现这一跳的成绩。
实得分四个九分一个七点五,单跳得分83。52!
毫无悬念的排在目前的第一位!
第104章男团双人十米台
第一轮比赛结束时,姜广和高林只排在了第三位,前两位的组合都是跳了难度高一些的动作。
但其实毕竟只跳了一个动作,还说不上拉开太大的差距。赵渐鸿没去现场,这场比赛是在酒店里看的网络转播。
他心底儿这会儿痒痒的,毕竟这病生的突然,还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原本团体比赛应该有的优势还都整没了,这会儿还都去不了现场,总是有些不好受。
“你们可以的。”他在心底里默念。
第二轮比赛开始。
率先出场的仍然是袁原和他的队友田岐,这一次动作选择的则是难度系数3。7的109C,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
在双人的比赛中,比较重要的则是两人的默契。毕竟11名裁判中,有6名评判的就是同步情况。所以,相对两人的个人技术表现,同步分的权重会显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