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目的地——林棕榈家。
若说周方沂对沈淼沄的印象最为深刻,那么翟青木对林棕榈更是又爱又恨。但如果让翟青木用一个词去形容林棕榈,翟青木会用“精灵”一词。
林棕榈的思维很活泛,她与别人思考的方式和角度不一样,说话总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她身上跳脱不受约束的灵动感满盈,恰似出世的精灵。
“我还蛮期待林棕榈的。”翟青木放松地靠在后座,与周方沂闲谈。
周方沂放低身体,将头倚在翟青木的肩膀上。
“走访了前四个孩子的家,我真的深深感受到了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塑造的重要性和绝对性。同样地,我也在反问自己,如果是我自己,我会做得比他们家长更好吗?”
“答案是什么?”
“不会。”周方沂侧了下头,看向车窗外飞逝的景物。“旁观者的评判永远抵不过亲历者的感受,感同身受不存在,刀子没落到自己身上永远不知道疼。相似的是,爱你的人总会觉得亏欠。”
“‘亏欠’,你说得对,就是亏欠。”
周方沂一番话让翟青木彻悟,“亏欠”二字一针见血指出了四个家庭的共同处。
林棕榈的家在大学城附近,车子一路走走停停,被红绿灯和涌动的人潮拦停。难见的热闹调动着车上人的情绪。
几人搬着器具挤进电梯里,马波许是受虚胖身躯的影响,极易出汗,随身携带的小帕子都能拧出水了。
电梯直出就是林棕榈家门,还未靠近就隐隐有悦耳的琴声传来,周方沂走近按下门铃。
琴声停止,门没被打开,林棕榈的声音从门那头响起。
“是谁来了?”
“棕榈,我们是节目组,我们来拍摄了。”
林棕榈没开门,悉悉索索地不晓得在干嘛。周方沂没办法,再次按响门铃。
这次门开了。林棕榈站在凳子上,显然刚刚是在通过猫眼确认他们身份。
安全意识太好了,不愧是她看好的人,翟青木竟有些与有荣焉。
林棕榈跳下矮凳,同他们问了好,再走到父母身边。
客厅摆放着一架钢琴和大提琴。林家父母没再继续合奏,从琴凳上起身,林父揽过了林棕榈,夫妻二人笑着与工作人员一一握手。
备采的地点定在书房,书房有一面相片墙,有一家人的合照,有不同季节景物,最多的是林棕榈的个人相片。从出生时小团子的照片,到被搀着蹒跚学步的照片,再到奔跑大笑的照片。可以看出镜头蕴含着的浓浓爱意。
经过允许后,马波架起摄像机给了相片墙一个特写。
林父林桦站在马波一旁,静静看着墙上相片。
马波:“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拍摄时的趣事吗?”
“趣事,你对哪张感兴趣,我可以回忆一下。”
马波又仔细端详了每张相片,他捕捉到一张与墙面上其余相片风格格格不入的照片。他指着那张相片,看向了林桦。
照片没有构图,更没有调光,昏黄夕阳下,仰拍的角度里,两道身影各露一半,两手在晚霞下紧扣,可以看出是林家父母,令人感到有意思的是画面最下方被拍摄者的手指遮挡。按理说,这是一件失败的作品,却被裱在了视觉中心。
林桦脸上克制不住地露出甜蜜笑容。
“这是木木出生后我们一家第一次一起外出旅行,当时她才一岁半。我们定的目的地是海边,结果航班晚点,没赶上看日出,我们索性改去追日落。以前相机都握在我手里,估计是好奇,木木那天非抢了过去,我也没当回事,晚上回去一翻看到了这张,这是我们木木的第一张摄影作品。”
纵使相片不够完美,孩子的每个第一次在父母眼里都弥足珍贵。
“不止这个,你看到的所有景色照都是木木的作品。”
“这些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