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青凝转头去书案上娶了笔墨来,在上头添了和风、细雨还有初晴后掠过水面的飞鸟
&esp;&esp;崔素问走过来一瞧,眸子瞬间就亮了,流连在那副画上问:“甚好,甚好,只是为何同一片天,近景是淅淅沥沥的秋雨,不远处就是碧蓝的晴空?”
&esp;&esp;青凝放下笔,笑道:“表姐去过峨眉山吗?你可曾听过一句谚语,叫做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我幼时同我爹爹常去峨眉山小住,有幸瞧过四时之山景。尤其是入了秋,峨眉山便常现东边下雨西边晴的景象。”
&esp;&esp;她顿了顿,转眸去看崔素问,真诚道:“素问表姐,于丹青一道,非是我技法比你强,而是我看过鲜活的四时之景,见过千里江山的模样。若细论起来,我想,你笔下的画作只是缺少了一份鲜活的真实感,没有了这份鲜活,便少了生机勃勃的盎然。”
&esp;&esp;是了是了,困在深闺里的女娘,她眼中的景色只是是园子里的一方天地,又哪里能画出山川河流。
&esp;&esp;崔素问一时语塞,沉默了片刻,忽而道:“我实在没想到,竟会是你。”
&esp;&esp;崔素问原先儿只道青凝一身的铜臭气,没想过有一天会看见她身上旷达脱俗的丹青之意。
&esp;&esp;未见全貌,却轻易的看低了旁人,这实非大家闺秀之礼。因着这份失察,崔素问生出些窘意来。
&esp;&esp;她本想找几句话转达一下歉意,转头瞧见一副绣样,又一下子顿住了:“竟是一副雪中寻鹿图,好生有趣。”
&esp;&esp;青凝点头:“是了,过几日绣在插屏上,正好趁冬天的意趣。”
&esp;&esp;“这雪中寻鹿的插屏我要了。”崔素问指了那绣样,一脸笃定道。
&esp;&esp;青凝失笑,唤王怀:“给崔三娘子写个收据,这插屏她买下了。”
&esp;&esp;王怀看看崔素问,一脸为难:“东家,这雪中寻鹿的插屏方方才有位郎君看中了,正同吴掌柜谈价呢?”
&esp;&esp;崔素问闻言淡定道:“无妨,听闻你们铺子里有个规矩,价高者得。今日无论那位郎君出价几何,我都加价百两。”
&esp;&esp;王怀为难的退了出去,不一会儿又进来:“崔娘子,外头那位郎君想见你一面。”
&esp;&esp;青凝同崔素问出了雅室,外头的郎君带了一位小娘子,正要同她二人作揖,可在瞧清来人后,又忽而顿住了。
&esp;&esp;青凝亦是一愣,她认得那位郎君,竟是崔素问的未婚夫孙焱孙二郎。
&esp;&esp;崔素问前年便定了婚事,当初三书六礼,御赐婚仪,极为隆重。孙焱身为河东孙氏的嫡长子,同崔素问也极为相配。青凝曾在崔素问定亲当日远远瞧见过这位孙二郎。
&esp;&esp;现下孙二郎见着是崔素问,有些窘迫的僵在了原地。
&esp;&esp;他身后的女娘却走过来拉他的袖子,娇娇柔柔道:“二郎,这插屏我不要了,给崔三娘吧。”
&esp;&esp;孙二郎侧身:“可可这雪中寻鹿的插屏,你惦记了许久”
&esp;&esp;那女娘凄苦一笑:“我这样的身份,哪儿能同忠勇候府崔家三娘争,我是什么都没有的。”
&esp;&esp;崔素问瞧着他俩,依旧维持着大家闺秀的高傲,端庄的像是画像上的假人,
&esp;&esp;她正视着孙二郎:“这清河绣坊有个规矩,价高者得,今日既然墨儿也喜欢,那我们便该按绣坊的规矩来,何来争抢一说。”
&esp;&esp;那女娘闻言忽而低低啜泣起来,拽着孙二郎的衣摆,泣道:“不争,不争,我不同三娘子争的。”
&esp;&esp;孙二郎见她如此,不安的握了握拳,可还是开口道:“三娘,这雪中寻鹿的插屏墨儿喜欢的紧,你是什么都有的,哪儿能缺一个插屏,不如不如就让给墨儿吧。”
&esp;&esp;“墨儿喜欢,难道我就不喜欢吗,自个儿喜欢的东西,哪里有让出去的道理。”崔素问依旧端庄的笑着,语气却没有半分商量的余地。
&esp;&esp;孙二郎脸涨的通红,忽而一甩袍袖,拉着他身后的女娘便走:“墨儿,走吧,容我再给你寻一幅插屏。”
&esp;&esp;他走到门口,又顿住,转身朝崔素问拱手:“怀表恭祝三娘寻得了喜爱之物,这便先行告退了。”
&esp;&esp;孙二郎这一走,崔素问竭力维持的端庄才稍稍松懈下来,露出了一丝心灰意冷的沮丧来。她再无兴致待下去,同
&esp;&esp;青凝道了一声别,便出门上了马车。
&esp;&esp;青凝站在原地没动,虽然不晓得孙二郎身边的那位女娘是谁,但也瞧出了一丝端倪来。
&esp;&esp;她替崔素问叹了一声,忽而想起什么,嘱咐王怀:“雅室的多宝阁中有个方方正正的小匣子,你快去拿上,给崔三娘送去。”
&esp;&esp;崔素问收到那只雕花木匣时,随手扔给了她身边的婢女绮月,苦笑了声:“白白让外人瞧了这样一出好戏,指不定要怎么笑话我呢。”
&esp;&esp;绮月安慰了她几句,便要收起那匣子,崔素问忽而又生出好奇来:“绮月,且打开瞧瞧,我倒要看看,陆青凝看了这样一出戏,要送什么来埋汰我。”
&esp;&esp;绮月忙将那匣子捧到她面前,伸手抽开了盖子,崔素问仔细瞧了几眼,忽而掩帕笑起来。
&esp;&esp;
&esp;&esp;是哪位崔郎君所送?
&esp;&esp;进了九月,园子里的桂花开得正盛,风一吹,送来一阵阵馥郁的香气。
&esp;&esp;青凝从秀坊回来,路过园子里的穗安亭时,瞧见个小丫鬟正朝她招手。
&esp;&esp;有些面熟,青凝仔细看了几眼,想起来这是上回替崔念芝送信的那个小丫鬟。
&esp;&esp;她走进穗安亭:“你叫什么名字?可是有事?”
&esp;&esp;那小丫鬟行了个礼:“我是园子里浇花洒扫的粗使丫头,陆娘子叫我小玉便成”
&esp;&esp;小玉瞧着四下无人,塞给青凝一个雕花木匣子:“是送苗木的那位郎君,他要我来给娘子送件物什,旁的倒是没说。”
&esp;&esp;“不对,”小玉顿了顿,又补充道:“是小玉忘了,郎君还说了,他这几日要去城郊看香料,十日后方回,到时要来府上送一趟香料。”
&esp;&esp;青凝听明白了这话里头的音信,崔念芝是想告诉她,十日后他想来见她。
&esp;&esp;她略有些局促的接过那匣子,等到小玉转身走了,这才打开来。
&esp;&esp;里头是一件檀木簪,刻了一朵盛开的蔷薇,瞧那粗糙的手法,大抵是崔念芝自己雕刻的。
&esp;&esp;青凝眼里溢出笑意来,将那簪子收好,转身叫住小玉:“小玉,你且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