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八路军在华北掀起滔天巨浪之时,这股风暴,也迅席卷了整个中国。
报纸宣传铺天盖地。
民众抗日热情高潮空前!
山城重庆。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官邸。
侍从室主任将一份份加急电报,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委员长的办公桌上。
“委座,这是从华北回来的最新战报。”
委员长放下手中的毛笔,拿起电报,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看了起来。
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
“共军在正太路起大规模破袭作战……一日之内,攻克日军据点数十处……”
“师旅,装备神秘新式武器,火力远我军德械师……”
“所部独立团,团长李云龙,配属一种多管射炮,可于短时间内摧毁日军坚固工事,日军一个加强大队,一触即溃……”
看到这里,委员长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
他摘下眼镜,揉了揉太阳穴,心中五味杂陈。
有震惊,有疑惑,但更多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忌惮。
八路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能打了?
李云龙?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
好像是那个在忻口会战时,不听指挥,擅自行动的刺头。
还有那个什么“多管射炮”……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侍从室主任:“去!给我查!这个李云龙的独立团,他们的武器,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苏联人给的?!”
“委座……据第二战区阎长官的报告,这个独立团的武器,似乎……似乎是他们自己造的。”
“自己造的?!”委员长愣住了,随即失笑出声,“笑话!一群泥腿子,连汉阳造都造不好,还能造出比德械师还厉害的武器?他们有工程师吗?有兵工厂吗?有德国的机床吗?”
侍从室主任低着头,不敢说话。
委员长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脸色阴晴不定。
一方面,八路军在敌后狠狠地打击了日寇,这对他来说,是件好事,可以在国际上宣传,也能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
但另一方面,八路军实力的迅膨胀,特别是这种“革命性”的提升,让他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他最担心的,就是这股力量,将来会不受控制。
“娘希匹……”他低声骂了一句,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传我命令,”他重新坐回椅子上,语气恢复了平静,“第一,通电全国,嘉奖八路军百团大战之战功,以振奋民心士气。”
“第二,以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的名义,给八路军总部,放一批……法币和药品,作为奖励。”他特意在“八路军总部”几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第三,”他看向侍从室主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让戴笠派人,给我死死地盯住山西!我要知道,那个李云龙,那个独立团,还有他们那个所谓的‘兵工厂’,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
……
山西,太原,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