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透花糍的由来 > 22第二十二章 面首(第2页)

22第二十二章 面首(第2页)

打定主意后,她第二日便带上年糕和玉露团去别院会那些面首。

为免被钟嬷嬷察觉出郡主已失忆,年糕让她将所有面首召集到芙蓉苑。

郡主别院共八个小院,按各类花草命名。

李舒窈住的是芙蓉苑,面首住的则为梅、兰、竹、菊、松、桑、葵等苑。

目前共有九名面首,除了前阵自荐枕席的那位书生,其余面首每两人住一个院落。

片刻后,除了两名面首感染风寒不便前来,其余七人全部到场。

未待他们开口,仅看了相貌和神情,林书瑶就已对他们大失所望,甚至愈发觉得花那么多钱养他们太不值得。

清风和明月是乐籍,那副时刻讨好人的神情早已烙印在他们身上。

此刻二人站在一侧,不敢主动与其他几人见礼,只是小心翼翼地看着林书瑶。

其余几位面首,虽然有读书人的书卷气,却都长得很一般。

若无身上的那身华服衬着,估计连那身书卷气也要大打折扣。

钟嬷嬷不知郡主为何突然一次性召见所有面首,待人到齐后,她只是安静地侯在一旁。

林书瑶失望过后,突然想起了一项赚钱的路子。

她看着他们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后,微微蹙眉道:“我被责罚后,宫中赏赐减半,今秋封地食邑也未收齐,故而已经见肘捉襟。”

说至此,她顿了一下,那些面首却无一人露出关切之情。

她接着开口:“今日召大家前来,是为开源节流之策集思广益,不知大家可有良策?”

面首们闻言,不约而同地露出惊愕的表情。

有一位着灰色长衫的公子问:“郡主是想问赚钱的法子?”

林书瑶猛点头,双眼期待地看着他:“你有良策?”

其余几位面首闻之,立时大惊失色。

有一名蓝色长衫的公子甚至满眼厌恶:“行商之事是为下贱,郡主怎可用这等事侮辱我等。”

他在别院的所有开支皆来源于忠义侯府名下的商铺收益,他竟然敢清高到看不起行商?

林书瑶此刻算是知道中间这四位为何在听完她的话后,忽然迅速变了脸。

她原想旁敲侧击打听他们擅长之事,然后调动他们靠这些本事挣钱。

如今看来此计划只能暂缓。

谁让这些人都是被李舒窈抢来的呢?

从进这间屋子至今,他们对林书瑶除了因身份有别不得不摆出恭敬之态,并无任何亲近之意。

林书瑶暂时不想强人所难,于是看向唯一一个略显热情的公子,悄声问钟嬷嬷:“最近太忙,忘了此人是谁。”

钟嬷嬷愣了一瞬,才回:“此人名赵蒙,他自荐入别院后,郡主未曾召见过他。”

原来是那位呀!

林书瑶当即让其余面首退下,独留赵蒙。

她笑问:“赵公子在别院住得可还习惯?”

赵蒙非常识时务,忙上前行礼回话:“承蒙郡主关照,学生觉得此处有如人间仙境?”

如此能屈能伸的读书人,让林书瑶顿时来了兴致。

她于是详细问起他的身世和自荐做面首的始末。

赵蒙曾详细讲述过自己的身世,然郡主今日又问起,他只当是贵人多忘事,于是又复述了一遍。

末了,他叹道:“若非学生走投无路,断然不会身无所长却厚颜自荐,郡主良善,愿意收留学生,是学生三生有幸。”

赵蒙,字子明,会稽郡山阴县人士,父母双亡后靠亲朋接济读书。

后进都城赶考,不但落榜还丢了盘缠无法返回,故而想到向姚安郡主自荐。

“你是想留在洛阳为两年后的科考备战?”林书瑶问。

大雍的科举每两年开考一次,他若留在这里备考,确实比回山阴省时省力。

赵蒙赧然一笑:“若郡主给学生此等机会,学生就是结草衔环,也不足以报。”

林书瑶闻言“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此人不但能屈能伸,胆子还很大。

从知道年糕和玉露团都不了解别院面首的具体情况时,林书瑶就已在心中猜疑这些面首。

今日见中间四名面对她非常敷衍,她愈发可以肯定:这些面首,或许并非因被强抢后,自觉无颜回去而留下。

或许他们另有所图,又或许李舒窈曾答应了他们什么丰厚的条件。

他们中有几名家世显赫者,虽在族中子弟中不显大才,却犯不着为找补面子自毁前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