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待林书瑶回过神,她已经让人将食案上刚摆上的酥山换成了蜜汁玫瑰饮。
并解释:“我与太子妃今日不宜用寒食,故特意备了这个,此物滋阴补气,你尝尝看,味道如何?”
吴娴没有提林书瑶小产后不能食用酥山,而是热情地介绍起她喜欢的饮品。
在未弄清死因之前,林书瑶对入口之物极其谨慎。
只是现下吴娴如此贴心又热情,且言说她和太子妃也在用蜜汁玫瑰饮,她也找不到理由拒绝。
她举起琉璃盏浅啜了一口后,笑回:“甜而不腻,还有玫瑰的清香,味道不错。”
吴娴听后,爽朗一笑,看着太子妃道:“我就说吴王妃定然喜欢。”
徐嘉鱼举起团扇半遮唇角笑回:“吴王妃喜欢就好,饮尽后,我再让人给你续上。”
盛情难却,林书瑶又喝了一口。
太子有一子,齐王有一女,徐嘉鱼和吴娴嫁入皇室的时间差不多,故二人交情不浅。
林书瑶刚嫁给吴王半年,与他们二人也只有在宫宴或者重大节日时有往来。
虽然心中有些许忐忑,但见二人又续了一盏,出于礼貌,她又继续饮用直至琉璃盏见底。
好在后来大家忙看乐人跳胡炫舞,也就无人盯着她续盏。
七夕宴于他们这些已经成亲的女娘而言确实无趣得紧,欣赏完演出,大家陆续走出瑶光殿。
林书瑶心里记挂明日面圣之事,赏荷时也有些心不在焉。
柳若芙见她如此,愈发认为她还在小产的悲伤中没有走出来。
至金乌西坠,林书瑶虽众人离开九州池,沈绩已在汀兰苑等候多时。
沈绩向林书瑶详细核对完售卖嫁妆的所有账目,然后确定了沈氏能捐出的银钱数目。
林书瑶的嫁妆共售得四万八千六百两白银,留下三千六百两做岁禾的嫁妆后,还剩下四万五千两。
沈绩决定由沈氏添五千两让林书瑶凑够五万两,再额外出十万两白银捐给雁门关。
林书瑶担心沈氏捐赠数目太大会遭其他商户的排挤。
沈绩却笑回:“我与父亲意见一致,既要捐那就大方些捐,且届时陛下若同意由沈氏向大雍商户发起倡议书,沈氏就得争当表率。”
林书瑶听后,倒也未坚持。
此刻,万事俱备,只差明日的面圣结果。
是夜,周谞又来了汀兰苑,却被岁禾以“王妃赏荷太累已经歇下”为由请了出去。
林书瑶不知周谞离去时是如何愤懑不平,而是睡了一个无梦舒心的觉。
翌日清晨,辰时刚至,高诚便如约等在汀兰苑。
皇帝周衡是在乾元殿西堂接见林书瑶。
昨日周砚向皇帝说起今日之约时一问三不知,但皇帝已大致猜到今日要谈何事,因此让太子周硕也留下一起旁听。
林书瑶向皇帝和太子行礼后,皇帝问:“怎的不让四郎一起来?”
林书瑶回:“此事是儿媳自作主张,夫君并不知。”
皇帝对子女们婚姻和睦喜闻乐见,于是笑问:“你不怕四郎事后生气吗?”
林书瑶摇头:“大义当前,夫君只会夸我。”
“那便说说,你如此慎重地让居墨提前相约,是为何事?”周衡笑回。
周衡是个重情义的皇帝,从他待沈氏和当初相助过他的那些人的态度就能看出。
他不仅重情义,还是个心怀天下百姓的仁义之君。
他登基后,从未兴建修缮过宫室,户部的每一笔银钱都用到了实处。
奈何先帝晚年杨氏贵妃一党祸乱朝纲,让大雍百年基业差点毁于一旦,国库也亏空严重。
这次支援雁门一事,他知道不仅仅是各部有意捂住钱袋子,而是国库确实不够充盈。
林书瑶得令后,向皇帝行跪拜礼,并扬声回:“儿媳斗胆向父皇谏言献策,若有不妥之处,还请父皇先原谅儿媳。”
皇帝闻之,端正身子回:“朕允了,你说。”
林书瑶道:“为解雁门之急,儿媳今日献上以下几条良策:
其一:恳求陛下准许沈氏发起倡议书,倡议大雍商户为雁门关捐款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