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上了年纪的村里人都知道,只有这些年轻媳妇不知道。
原主常年被拘在屋里,所以周檀也不知道这事儿,站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听着,怀里头还抱着几根柴。
几人站在院子外头端着碗听故事,听得几个才嫁过来的年轻媳妇和年纪尚小的哥儿女子连连惊叹。
直到不远处锣鼓声渐歇,周檀才意犹未尽地抱着柴各回各家。
炕烧上了,周檀从怀中翻出钱袋子,又从脑海中唤出两个占据了可寄存物品柜的木匣子。
挨个打开,一个木匣子装着《手把手教你做豆腐》的a4纸,一个装着周檀挑拣出来的不常用或是价值高的干药材。
在他不死心地探索下,终于将‘盲盒’外挂的另一种用法搞明白了。
自带的两个物品柜只能装两种物品。
一种是从盲盒里抽出来的原始物品,比如手上这张豆腐方子,辣椒苗。
还有一种就是以眼前这个手臂长的木匣子为媒介,凡是装进木匣子的东西,都能收进去。
后者不仅能收任何东西进去,还能使收进去的物品始终保持静止状态。
这个结论还是周檀用半块热豆腐实验得来的。
而这个发现,对身处古代没有冰箱的他来说,简直就是惊喜翻倍。
他打开钱袋子,将全部的身家和积蓄都倒在了炕上。
打十个木框子一共花去一百五十文,这几天还有些零零碎碎的花费,最后一共花了一百八十二文。
第一次卖豆腐只磨了半斗豆腐试试水,赚了五十三文。
第二次卖豆腐除去磨豆腐和原料本身,赚了四百三十八文。
最后加加减减,应该是六百三十几文。
周檀在心里将这几日的账默算完,又数了一下炕上的铜板,将账对上后舒了口气。
除去钱三家赔付的十两银子的药材和另外的五两银子,还有六百三十一文。
先前花出去的银钱不仅赚了回来,还余出不少。
他穿进来这段时日也算没有白折腾,现在也是小有身家的人了。
数出三百文重新倒回钱袋子里,周檀将剩下的银钱都倒入了木匣子里,和装着药材和豆腐方子的木匣子一起,都收到了物品柜保存起来。
两个物品柜已经满了,但周檀有种预感,它不止如此,以后总会扩大。
晚上吃的是鸡蛋酱手擀面。
粗面混合着精白面儿加水和成面,擀好,再切成不细不粗的面条。
往锅里一扔,筷子一搅,等锅里的水再次沸腾就赶紧捞出来。
家里还剩下一把婶子之前送来的菜干和前几日剩的几个鸡蛋,菜干先泡会儿水,周檀转身去挖瓦罐里的酱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