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得最多的事情是跟高韶闹别扭后上表出家。
第一次想舍身为尼。
可谢兰藻说高韶不喜秃人。
然后她就开始入道了。
赵嘉陵登基五年,收到四姐关于出家的奏疏不下十份。
皇帝是管这些事情的吗?赵嘉陵不想搭理,但四姐会入宫,会跑到太后跟前哭诉。
赵嘉陵一开始出主意,说把高韶拖出去砍了从根源上杜绝一切,结果被四姐堵在殿中指桑骂槐整整一个时辰。
她四姐平时丰神俊逸,神仙之姿,但发疯起来根本不是人。
赵嘉陵不敢管她。
只能批了。
随便她去哪个道观,反正到了最后不是她自己灰溜溜回来,就是高韶去请她。
明君系统不知道赵嘉陵在想什么,它安慰道:“宿主,虽然你资质差,但是运气好啊。”
赵嘉陵:“……”她要这个好运气干什么呢?
宣政殿里。
朝臣乌泱泱一片。
宫里的内侍在仪仗都备齐、朝臣站得齐整之后,才姗姗来迟宣告圣人的旨意。
朝臣中,站在最前列的是中书令谢兰藻。
她持着笏板,冷若冰霜的脸上看不出神情。
谢家是先帝的母族,她父亲早逝,母亲是先帝朝的宰执,先帝朝所有政策都是经由她之手推行的。身为宰相之女的谢兰藻,同样被先帝看重,时常出入宫廷,后又成为中山公主的女官。可再怎么样,以二十一岁的年龄位于朝臣之首都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
先帝遗旨要她辅政,这超迁在本朝是前无古人,大概也是后无来者的。
不服气的人自然有很多,但最后谢兰藻安然立身于朝堂之上,而那些有异议的,坟头草都一丈高了。
当今陛下不喜谢相。
明着跟谢相作对的次数不可胜计,至于暗着来的,那更是没法计算。
但很可惜,陛下的“努力”是失败的。
因为太后站在谢相那边。
“这——”
“政事堂中再议吧。”谢兰藻平静地说道。
常朝也是走个形式,军国大事都是宰臣们在政事堂中议论的。
但商议出来的结果最终还是得让皇帝知道。
于是,在那能容四五个人翻滚的大床上睡了个爽的赵嘉陵两眼一睁,就听到了银娥传消息,说是谢兰藻求见。
她的笑脸立马就垮了下来。
她在心中跟系统说:“你不是神仙吗?能不能让谢兰藻闭嘴?”
她只想心无旁骛地欣赏谢兰藻的美色,不愿意听她风刀霜剑似的话。
况且,前段时间她还在密谋对付谢兰藻。
此刻有些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