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堂内,除了李唐、夏獒两名军中百将,就只有王阶、萧离以及宇文楷三名家臣。
共同构成封地前期决策中枢。
夏獒虽然命格不高,到底是心腹,还是升任百将一职。
王阶就不说了,夏衍招揽的第一位家臣,心思细腻,见识广博,城府极深。
目前担任封君府黄阁主簿一职,掌机要,录众事。
萧离出身治粟府,因精于筹算而得夏衍赏识,破格提拔为户曹属。
宇文楷出身少府,擅长营造,因受将作大臣秦阔赏识而得其真传。
秦阔甚至还曾当面向夏衍举荐过此人。
考核之后,夏衍提拔宇文楷为工曹属,负责跟少府对接封君府营造事务。
因着就藩前期人员少,事务杂,夏衍并没有设立太多机构,眼下就只维持两曹一阁的基本配置。
户曹掌人口户籍钱粮,工曹掌一应营造之事。
黄阁掌机要事务,除了户曹、工曹以及军务,基本上封君府其他事务全都归在黄阁名下。
二十四名家臣中就有十五人,被安排在黄阁任事。
“就藩物资已经送到,都看看。”
坐在上首的夏衍,将单子递给坐在右手边第一位的武将李唐。
“主君,可是要派出先遣队了?”
在坐五人都是人中龙凤,很快就猜到此次议事目的。
就藩,尤其是像夏衍这等执掌一郡之地的封君,随行人员上万,粮草物资更是多到无法计数,不可能一窝蜂全上。
除了正在营造的封君府,还需派出先遣队,清理道路的同时,负责军营、临时营地以及粮仓库房等的营建。
确保大部队抵达之后至少能有一个落脚点,不至于风餐露宿。
夏衍他们呆在都城,对乾宁郡,尤其是宁城的情况,大都来自档案资料,具体如何也需要到现场实地勘察一番。
因而先遣队不仅十分必要,还肩负重任。
“先遣队的事先不着急,大家再看看这个。”
夏衍将跟黑水商社签署的物资采购协议,拿了出来。
并非为了炫耀,而是让几位近臣清楚了解封地家底,好对未来规划达成共识。
“这……”
看到高达五万两白银的采购协议,就连最镇定的萧离都惊了。
可别小看五万两白银的购买力。
要知道雍国一年赋税,换算下来也就两百万两白银左右。
这还是年景好的时候。
“原本以为宫里的赏赐就已经够丰厚了,没想到…”
宇文楷同样目瞪口呆,有了这笔资金,工曹之前对宁城的规划几乎就要推倒重来。
“主君,有此依仗,两年之内,宁城便能焕然一新。”
“不必急于求成。”
夏衍却是当众泼了一盆凉水。
“之前定下的三步走发展规划不变,只是要做的更扎实些,将根基打得更牢,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