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先生,这是炼铁高炉。炉内温度可达千度,能化铁如泥。"他抬手指向天空,一根粗如水桶的烟囱正在冒烟,"那烟里含着硫,所以我们在烟囱里砌了石灰砖,能去毒。"
“那丫头和你一起弄得?”虽然就在眼前,亲眼看见了,可任然瞳孔微微收缩。
他曾在皇宫密档中见过西域炼铁的记载,却从未想过有人能把炉子建得如此之高。更让他震惊的是工人们的状态——他们穿梭在铁架之间,脚步稳健,手中的工具分门别类挂在牛皮腰带上,竟比军营里的士兵还要整齐有序。
"这这是何物?"高炉中的铁矿石在高温下逐渐融化,变成炽热的铁水。
“开炉”一声高亢的声音传来,所有人站立于指定位置。
开炉的铜锣声也立即震天响。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仿佛走进蒸笼。他下意识抬手擦汗,却见肖劲光依旧面色如常,巍然不动,就只盯着看。
再看其他大臣,王大人的官帽下已经开始流汗,李大人的胡须被汗水粘成一绺,唯有自己腰间的玉佩,竟热得有些烫手。可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敢扇风,皇帝面前不可造次。必须忍着。
他们眼热的看着皇上大口大口的喝着带有清凉感的盐水,别说目前他们的眼睛的确很热,温度太高了,衣服全湿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特定的容器、走着特定的路线。
“这铁水的温度极高,需要精确控制。”肖劲光向众人解释道,“我们的工人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标准。”
南宫忽然开口,"这冶铁之法,何人所授?"
"回南宫先生,是悦儿和我一起带人琢磨的。她说,铁水要像黄河水一样畅流,就得给它找条好道儿。"南宫沉默。
他知道林悦有大才,却没想到他们俩竟能将冶铁术推至如此境界。想起前日收到的密报,说番邦王子愿以十座草场换这冶铁之法,他忽然觉得,这小小的工场,恐怕要掀起一场撼动天下的风暴。想起林悦在密信里写的"器利则兵强,兵强则国强"。嗯,回去就赶紧找沐老将军,将此处派遣军队。
众大臣们虽然嘴上不说,此时的众人已经可以将衣物拧出水来,出了车间,南宫吩咐肖劲光道,“赶紧给他们盐水吧,不然回不去了。”
巡查结束。王大人上车前,忽然指着墙上的"安全第一"标语难:"此等俚语,竟敢挂在工坊显眼处,简直藐视圣贤!"
肖劲光靠在门框上,似笑非笑:"大人可知,这四个字救过三条人命?就是这标语提醒他及时避让。"
王大人正想说什么,又听传来一句,“你行你来,别瞎逼逼。”
语塞,甩袖钻进马车。
李大人忽然感慨:"今日所见,恍若隔世。那高炉、那铁水,神迹也不为过呀。"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先进的冶铁工艺,心中暗暗感叹。
“这……这确实不错。”一位大臣终于忍不住说道,脸上露出一丝佩服。
南宫老爷子知道,这些工人和肖劲光必须要对其嘉奖,让其安心冶铁,当然,这里面小丫头的功劳不会小,先记着。
南宫上马车时,肖劲光忽然凑近,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林悦说,下月十五,新炉开炼,想请先生来看铁水开花。"
南宫目光在肖劲光脸上停留片刻,"铁水开花?"
喜欢我在古代休假种田搞基建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在古代休假种田搞基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