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野原本坐下,这会儿从椅子上微微起身,身子前探,仔细瞧着狄迈的脸,浓浓的络腮胡子下面、那张紫铜般的面皮上面,浮现出一抹惊讶的神色。
狄迈身上许久未曾打理,面孔如同一笔狂草写就的,别说是近十年没有见过他的狄野,就是同他朝夕相处的刘绍,也时常怀疑他和自己印象当中的英俊少年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可即使这样,狄野还是几乎一眼就认出他来,瞧了瞧左右宫人,拔高了声音,激动道:“是我的四儿回来了!”
他绕过桌案,走下台阶,从地上一把拉起狄迈,让他扬起面孔看着自己。
狄迈眼含热泪,这才想起自己刚才一时激动,用的竟是汉语,用乡音又叫了声:“爹!”
“真是他,真是他!”狄野因着激动,脸上的胡须根根炸开,“你都长这么大了!我听人说你跑了,好孩子,这么远的路,你竟然跑回来了!”
一开始带狄迈进宫的人从旁道:“四太子是有大福气的人啊!”
刘绍虽然听不懂他们说话,可眼前这幅父子相认的场面,倒让他多少有些触动。
他忽然也想念起自己的父母——不是在长安的鄂王和鄂王妃,而是他真正的、生他养他的父母。他们收到自己死讯的时候,到底有多伤心啊?
狄迈又说了一阵,忽然想起什么,两步走上来,拉过刘绍的手,对狄野道:“父汗,这位是我在雍国交的朋友。”
狄野上下打量刘绍两眼,见他是个汉人,吃惊地问:“他竟然甘愿不远千里和你回来这边么?”
狄迈心中被道激流热腾腾地一冲,高声道:“是!”
狄野转向刘绍,用汉语对他道:“你的什么是名字?”
刘绍一愣,先是惊讶于狄野竟然会说汉语,然后是惊讶这汉语让他说得奇形怪状,愣了一秒钟才明白他问的是什么。
他在来的路上就已想好,文邦昌在悬崖下边找不见自己尸体,极有可能已经发现那条小路,知道狄迈和自己已经逃脱,禀告时只要说明自己当日没有任何挣扎情状,他这被俘就可能变成叛逃。
如此丑事,雍国大概不会声张,只会说自己不幸掉下悬崖殒命,夏国的人远在草原,未必能探明当日实情,他为避麻烦,还是换一个假名为好,以免让旁人知道自己是雍国宗室子弟,日后再生麻烦。
如果按照电视剧里演的,大家取假名时往往喜欢用拆字的办法,比如他名唤“刘绍”,拆过之后就是“文召”——忘了这边用繁体,应该是“金召”,虽然不怎么好听,好歹也能凑合着用。
但过不多少集,就会有人咂摸出他名字里的玄机,意识到:啊,原来你就是那个谁!恍然大悟,然后坏他的事——所以依他看来,新名字还是和旧名没有任何关系为好。
刘绍早已想好,回过神来后答道:“草民吴彦祖,见过大汗!”
狄野弄不清楚,以为他名叫“草民吴彦祖”,点点头又问:“你来,为什么?”
这个问题刘绍也早已想好,只是怕说得复杂了,狄野听不懂,稍一沉吟道:“我与狄迈相亲,如同兄弟,不愿和他分开。”
狄野点点头,“好孩子,好孩子。”他想称赞刘绍重情重义,但不知道这个词怎么说,只得放弃,朝他投去赞许的一眼。
因为他说话时发音奇怪,语句又不通,每次问话之后,刘绍都要反应一阵才能回答。
狄野不觉着是自己的缘故,反以为是刘绍这孩子不太聪明,说话慢吞吞的,有些可惜,过一阵又问:“读书吗喜欢?汉书。”
刘绍一时拿不准他问的是班固写的《汉书》,还是汉字写成的书,但料想应该是后者,心想他既然这么问,那我就震一震他,当下从四书五经到楚辞汉赋,从史记通鉴到笔记小说,洋洋洒洒娓娓道来——
其实这些他大多只知道名字,但也唬得狄野目瞪口呆,低声嘟囔了一句葛逻禄语,不知说了什么。
狄迈自是知道刘绍底细的,但当然不会揭他老底,闻言只在一旁匿笑,悄悄在刘绍手掌捏捏。
等刘绍终于说完,狄野已经对他态度一新,刮目相看。刘绍方才所说的那些书,大多他都闻所未闻,当下打定主意,日后要将自己那些汉人幕僚叫来,再同刘绍仔细问话。
刘绍正为自己装了个逼而暗爽,哪里知道狄野还有这个打算——但凡知道,刚才就少说两句了。
狄野见二人风尘仆仆,身上臭气扑鼻,也不多留他们,对狄迈道:“快去见过你母亲,晚上摆大宴庆祝你回来,去吧!”
狄迈精神一振,应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