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黑林黛玉的 > 第98章(第2页)

第98章(第2页)

萧霆钧在家的时候,倒是带着六皇子来过几次怡郡王府,六皇子萧霆钰也表达过喜欢怡郡王府的菜肴点心等。

但六皇子没有被邀请就上门,还是头一次。

萧霆钰上了门礼节还是很周到的,他向黛玉问好后说:“我听母妃说,三嫂给母后送了桃花糕,好吃的很,我想尝尝。”

只为了来吃东西?黛玉当然大方请他们入座,让紫鹃去取一些点心,顺带送了桃花羹过来。

“我听父皇说,三哥这儿有《祭侄稿》的原帖,我想借来瞧瞧。”萧霆钰又说。

哦,原来是为了书法帖子来的,这还算说得过去。黛玉点头:“行,等你吃了东西,我再去拿出来。”

高馨还不知道《祭侄稿》,就问:“是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吗?”

“不是,是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父皇说我的字写得不好看,让我临颜体。”萧霆钰皱眉低落道,“父皇夸,兄弟们中间三哥的字最好,父皇还说,三嫂的字也很好。”

前两日天子查看萧霆钰的课业本子,当场指出他的不足。萧霆钰心中多少是有些不服气的,不过他也知道,父皇说的是实话。

等着大家一起尝了桃花糕、芡实饼、豆沙糯米团子后,黛玉起身到书房去取《祭侄稿》。

高馨和李科都表示想看看,萧霆钰接过来后十分郑重在收拾干净的石头桌子上将其铺展开来。

“哇哦,难怪我曾听父亲赞叹说,此稿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李科是第一个发出感叹的。

黛玉听了看了一眼李科:李大人家的孩子,培养的真不错。

“我也曾听以前的先生讲过,夸其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风秋鹰。往日里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今日果然眼界顿开。”贾兰在旁也说了一句。

萧霆钰反倒是感叹起颜真卿一家都很有骨气:“我听母妃讲,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季明为杲卿第三子,是颜真卿堂侄。”

高馨从未听过这个故事,情不自禁啊了一声。

“听母妃还说,后来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归葬时仅存头颅。”萧霆钰补充了一句,黛玉不知道为何,忽然想到了远嫁和亲的探春。

而更让黛玉惊讶的是,在六皇子等告辞后,雪雁进来呈给黛玉一本书:“是方才兰哥儿趁着众人不注意时候,悄悄给奴婢的。”

黛玉好奇的接了过来,心想:贾兰不是莽撞之人,他这一举动,定然有目的。

翻开书本,里头躺着的是李纨的亲笔信。

第140章李纨递信黛玉思量

打开李纨的信,虽然仅有薄薄的一页纸,却写了三件大事,都是跟荣国府息息相关的,也可以说,跟宝钗息息相关。

第一件,贾母病了。李纨只用了简简单单几句话,但黛玉却看出了其中门道:贾母虽然年纪大了,生病也无可厚非,可此番贾母病的有些蹊跷。重点不仅仅是贾母病了,而是,宝钗借着贾母生病,更多的将荣国府的权柄牢牢握在手中。

以前贾府内院打理,出力的是王熙凤,但真正掌握权柄的是王夫人,但因为贾母作为荣国府最长辈的那位,王夫人也好,王熙凤也好,只要是贾母愿意开口的事情,她们不管心底愿意与否,都得听从。

如今,王熙凤跟随贾琏出去了,王夫人被紧闭于院中,薛宝钗这个宝二奶奶管家是本也是理所应当的,可只要贾母愿意干涉,宝钗也得听命。何况,府上一些管事婆子对宝钗,也不见得会言听计从。

贾母病了,宝钗趁势拉拢人,自然是很容易的。宝钗本就十分擅于收买人心。

不过黛玉对此也只是留了一个心眼儿,如果不看李纨接下来传递的信息,黛玉会觉得这是荣国府内部的事儿,没那么在意。

可当黛玉看到李纨在信中说,宝钗特意去信平安州后,就在意了起来。平安州,正是贾琏去任职的地方。

黛玉曾经听母亲提起过,外祖父曾经在平安州任抚远大将军,旧部也有不少仍旧在平安州及周围几个州县驻扎任职的。

当初听闻贾琏去平安州,黛玉就曾想过,有了平安州其他官员的照应,贾琏去做官不至于太辛苦,更不容易被人算计。很显然,王子腾是细细考虑过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