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
曹晓刚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声音居然有点破音的感觉。
“也不多,就五台,西门子81年的小型机床,普通货色而已。”
“全新的?”
“那曹哥你想多了,二手的,而且只有五六成新。”
曹晓刚有些好奇,国外什么单位用机器这么厉害,三年就把机床弄得只剩下了五六成新?
但他一时顾不得那么多,立即拉住了张清明的胳膊。
“张老弟,东西只管运来,价格包你满意!。。。。。。不会要美刀吧?”
“人民币就行。”
“啊哈哈哈哈,那好,那最好!今晚市国营饭店二楼,我请你!”
“吃饭的事不急,不是还有几批化肥没出嘛,这几天曹哥你先找几个懂行的数控师傅来。”
曹晓刚瞬间和张清明“亲近”了很多,拍着他的肩膀显示着关心。
“我看你这每天来来去去的也不方便,不如就在市里买套房子,你又不缺这点钱。是不是找不到路子?”
张清明笑着解释了一下,但没有拒绝对方的好意:“家里还有妹妹在,所以我每天必须回去,不过我刚好也想着在市里和县里都买套房,曹哥有路子介绍么?”
上头虽然说放开了房屋买卖的控制,但明面上的房产转让还只是限定在侨房交易或者是亲戚间房产的继承、转让。
比方说张清明大舅之前准备给他表哥李卫国买的民房,前提是李卫国要认原房主当干爷爷,然后把户口迁过去,过一年又独立出来,房子就分到了李卫国的名下。
1984年的鼎市还不准许房屋随意买卖。
曹哥的路子简单粗暴,就是六人中唯一的本地党。
祝书民,本市一把手的侄儿。
张清明可不敢小看这个祝书民。
因为本市人都知道,一把手祝大shu记结婚二十年都无后。
再说一句,祝同程shu记一家三兄弟,最小的已经五十二岁,三兄弟膝下就祝书民一个后辈,独苗苗。
比张清明只大了三岁的祝书民,轻松愉快的对着张清明打了个响指。
“你小子想买房?这个简单啊!”
【书友老爷太太们,拜托给个好点的评分吧】
【欢迎吐槽剧情,群号----期期酒期散寺妖酒耳】
第57章只能买一套啊!
(首先感谢各位书友抽时间来看这本书,另额外感谢书友【爱吃塘厦碌鹅的张杭】、【爱吃香烤脆骨的阿木乐】、【用户绝对不可能存在】、【一梦三牵】、【、,绯|残阳】、【爱吃青柠酒的廖氏】、【喜欢现代的龙】、【爱吃苜蓿麦饭的本兽兽】、【取的什麽破名字】、【别语惊鸿】、【溜达狮】、【爱吃黄金大饼的拓跋毅】、【爱吃排骨玫瑰的裘新】、【天明之前】、【天禾雨下】、【天之道。。】、【喜欢鸡绦虫的段皓】、【史隆长城】等322位书友的礼物。)
-------------
1984年的房屋买卖不是很自由,但很多地方政府手里,却握着一批可以出售的房产。
这些房产大部分是解放后没收的敌产和建国后兴建的公用房屋。
改革开放之后,地方经济发展缺乏资金,于是上头就把部分房产的处置权交到了地方政府的手里。
祝书民第二天就带着张清明去了市区东边的小西门附近。
他首先带张清明去看的是一栋居民楼。
这是一栋三层的建筑,每层有四户单间,全部可以打通了住。
原来这里是驻军的营地,后来划归了政府,还没分配下去就在动乱中被某个派系的造反派割据,直到前几年才重新确定了产权。
只不过一楼、二楼已经住进去了几户人家,都是政府照顾的苦难户。
其中二楼的两间和三楼的四间,都是可以对外出售的。
祝书民带张清明看的就是三楼的那四间,因为他听张清明说自己家里人口多,打通之后够宽敞。
但张清明只是看了一眼处于一楼外侧的公用厕所,就立即放弃了这里。
家里女孩子多,厕所在一楼太麻烦,而且还是和五六户人家共用。
祝书民也没在意,继续带着他去了下南门靠老码头一带。
这回看的还是楼房。
张清明明白祝书民的意思,人家是好心。
因为在这个年代,人人都渴望住进楼房,水电下水都有的那种。
张清明也没说什么,继续跟着他看房子。
位于下南门码头边的是一栋六层楼高的职工楼。
“三个单元,二十四户,都是小两厅的格局,”祝书民指着顶楼对张清明说,“顶楼可以在楼梯间设个门户,两套合起来那就是四室两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