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张阳夫妇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婉秋万般感谢一番后,就要告辞回家。
张阳赶紧拉住她,让她先等等。见婉秋又坐下后,赶紧走向厨房。
从案板底下拿出两个袋子,把白面和玉米面各装了满满一袋。
又用小竹篓装了一些鸡鸭鹅蛋,拿着来到婉秋身边。
“丫头,这是白面,玉米面,还有些鸡鸭鹅蛋。
你先拿回去,和你父亲渡难关吧!
日后,咱们一起抗旱种粮。到时,咱就能摆脱饥饿。”
婉秋见了,立刻推辞道。
“这怎么可以,现在饥荒不断。你家也没多余的粮食,怎么能给咱呢?”
张阳见婉秋讲客气,就给柳茹燕使个眼色,和娇妻一起劝着婉秋。
婉秋在张阳夫妇的百般相劝下,只好接住了。只见她热泪盈眶,哽咽着说道。
“张阳哥……呜……哥。
嫂子……你们的……呜呜呜。”
柳茹燕见婉秋激动地话都说不出来,赶紧安慰道。
“婉秋,啥也别说了,你赶紧把东西拿回去吧。
叔伯还饿着肚子呢,你回去给他做顿好吃的。
老人家身体不好,要好好照看。”
张阳夫妇把婉秋送到屋外,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后,才双双回屋。
第16章麻烦来了
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张阳慷慨解囊,接济铁蛋,婉秋家的事,很快就在村里神乎其神地传开了。
村民们各持己见,有妒忌的,有羡慕的,有质疑的,还有心里暗暗开心的。
这天,张阳夫妇正在吃早饭。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喊叫,正想出去看,人已经进屋了。
“嘿,张阳哥哥,嫂子。你们真的发迹了啊?
听邻居街坊们说起,我还不相信呢。这次见了,我终于信了。”
街坊张嘉倪不请自来,进屋后,盯着张阳和柳茹燕的碗里,满嘴跑火车。
张阳很了解张嘉倪,这家伙胆大脸厚。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经常在村里蹭吃蹭喝,占别人的便宜。
今天不知为何,来自己家里了。既然来了,又不能赶人走。再说了,张嘉倪虽然脸厚,可并没有坏心眼。
张阳摆出一副笑脸,故意问道。
“嘉倪,你咋这么早来我家了?是不是有啥事?”
张嘉倪嬉皮笑脸,没人招呼,自己先坐了下来,看着张阳说道。
“阳哥,我可听说了。你家现在既有白面又有黄豆,还有鸡鸭鹅蛋。
不但自家过的美滋滋,还接济村里街坊邻居。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断粮断水。就连张万三财主家,余粮也不多了。
可你们却吃香的喝辣的,足见不一般。
兄弟我今天特意来讨教哥哥,你是怎么一下变得这么富有的?”
张阳听了,哼笑一声。
“你别听别人胡说八道,我就种了三亩多黄豆而已。
村里一些人眼红了,就开始瞎编乱造。
他们见不得人谋路子,总要无事生非,背后说人长短。”
张嘉倪眼睛贼溜溜一转,用疑惑的眼神看向张阳。
“张阳,有句话叫无风不起浪。我想,群众们是不会瞎编乱造的。”
张阳无奈地摇摇头,拿着碗起身走向厨房。
张嘉倪见张阳不理自己了,赶紧起身跟了过去。
“张阳哥哥,你也救济一下我吧。我家断粮已久,早就撑不下去了。”
柳茹燕见张嘉倪这么厌烦,早就忍耐不住了。把脸一沉,没好气地说。
“张嘉倪,别人一句玩笑话,就让你屁颠屁颠地跑过来。你不觉得,自己脑子太简单了吗?”
张嘉倪听了柳茹燕的话,不但没生气,反而笑的更加灿烂了。
“嫂子,看你说的啥话。一个人两个人说,我肯定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