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低沉而洪亮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张阳夫妇被吓一跳,双双回头望去。
一衣衫破烂的僧人,不知何时,已站在背后。只见他双手合十,嘴里念着阿弥陀佛。
张阳赶紧双手作揖,礼貌地问道。
“不知大师从何而来?”
僧人缓缓抬头,望向张阳,回道。
“阿弥陀佛,贫僧法号道清,常云游于南北之间。今到陕省,特意拜会张恩主。”
张阳心存疑惑,面前这位僧人从未相识,他拜会自己有何事?
看他破烂不堪的装束,又听他说是游僧。张阳猜测,这僧人应该是化缘的。
于是,打消了心头的顾虑,对道清说道。
“道清大师既拜会我张某,那就请到寒舍一叙吧。”
道清双手合十,毕恭毕敬地点头答应。
“阿弥陀佛,甚好,甚好!”
张阳夫妇带着道清,一路走回了家。
进屋坐下后,张阳打一碗水过来,递给他。
“道清大师,冒昧问一句,不知大师食荤否?
既来寒舍,让家妻做顿便饭。”
道清微闭双眼,感谢道。
“阿弥陀佛,多谢张恩主慷慨施舍,贫僧严守清规,只食素。”
张阳略显尴尬,只觉得太冒昧了。赶紧吩咐柳茹燕,给道清做素餐。
柳茹燕来到厨房,生火烧锅,开始做饭了。
张阳本想陪道清絮叨,但这僧人竟闭眼沉默,静坐桌前,只管掐着手里的佛珠。
对张阳不管不顾,如处无人之地一般。
张阳一脸莫名其妙,尴尬地摇摇头,僧人跟凡人还真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不一会儿,柳茹燕把饭做好了。把一碗素面端过来,递给张阳。
张阳接过碗,放在桌上,对着道清说道。
“大师,素面已经做好了,赶紧吃吧。”
道清这才睁开双眼,放下手中佛珠。对张阳感谢两句,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饭毕,道清不再沉默了。
“张恩主,可曾了解天下大势?”
张阳暗想,这和尚真是操闲心。连饭都没得吃,还考虑什么天下大事。
“我常年生活在干旱饥荒的张家坊,哪也没去过,不曾了解天下大势。”
道清长叹一口气,忧虑道。
“今朝廷昏庸无能,内有贼子作乱,外有鞑子犯关。
天灾瘟疫,肆意横行,百姓疾苦,天下已乱也。”
张阳惊讶不已,这道清到底何来头,竟对天下大势,如此了解。
听了他的一席话,张阳瞬间谨慎了起来,这个和尚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大师所言极是。只是,身为普通百姓,眼观天下乱,身临疾苦,却也爱莫能助啊。”
道清摇头道。
“天下乱乃天命,不可逆也!
但百姓疾苦,可用已长救之,如瘟疫泛滥,有名医吴又可,亲临疫区,救死扶伤。”
张阳听了道清这番话,貌似明白了些什么。但又觉得奇怪,他只是一个未曾谋面的和尚,为何对自己说出这番话。
故作不懂,假装问道。
“大师,为何对草民说出这些,实在难以理解。”
道清再念一句阿弥陀佛,回道。“张恩主超尘拔俗,并非平庸之辈。今全国二十三省,相继遭受严重旱灾,正是恩主拯救民生于水火之际。”
道清此话一出,让张阳彻底呆了,难道他知道自己拥有系统空间。
半晌,张阳才缓过神来,故作镇定。
“大师此言,令在下甚感疑惑。我张某只是一介草民,何德何能。”
只见道清缓缓起身,不告而别,临走撂下一句话。
“阿弥陀佛,张恩主慢慢理会。天机不可泄露,贫僧不便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