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下边的知青,听说建厂只有200块钱的启动资金,顿时议论纷纷。
“这启动资金也太少了吧,200块钱能够干嘛呀?”
“就是呀,这钱太少了。”
“那村里有没有钱?”
“对,村里如果有钱的话也可以……”
最后还是作为知青点负责人的陆卫国站了出来。
“大队长,公司只给了我们200块钱的启动资金,那么村里是什么样的想法,不知道村里有没有剩余的资金?”
“实不相瞒,咱们村里虽然日子过得不错,但是也有很多困难户,这些困难户都需要村里面给予扶持,所以村里账面上剩下的钱也不多。
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掏空用来建厂,必须得留下一部分资金,我和江会计商量了一下,如果我们村里面建厂,最多可以再拿出500块钱,再多就没有了。”
“那就是一共700块钱,这钱还是有点少啊,如果要建厂,启动资金最少得2000块钱。”陆卫国思索道。
”所以我就想问问大家伙,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大家伙,你看我,我看你一时间都没有了主意。
最后还是苏然站了起来:“大队长,还有所有的同志们,我这里有一个意见,说来给大家听听。”
“哦,苏知青,你有什么好主意?”
苏然把自己的想法如实的说了出来:“大队长,我觉得咱们有这么大的资金缺口,可以考虑一下集资。”
“集资?”
大队长包括在场的所有知青,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非常的感兴趣。
“你们看,我们村里一下子也拿不出这么多钱,公社给我们的帮助也有限,包括我们在场的所有人,谁都不可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但是如果一个人拿不出这么多钱,那么多一点的人呢?比如说,我们还差1000块钱,如果分给10个人,那么每个人只需要拿出100块钱就可以了,你们想一下,咱们村有这么多村民,每家每户出一点,这个钱是不是很快就能够凑齐了。
而且我觉得,这个是属于我们胜利大队的食品厂,如果让每一个村民都能够参与其中,想必,大家会更加齐心协力的。
我们也不是让他们白出钱,咱们可以根据投资比例,也就是出钱的多少,除去每年固定要交给公社的分成和村里的分红,余下的盈利,可以按照投资比例分给所有的村民们,这样一来,不仅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加强了,也有了额外的收入。”
随着苏然详细的说明,大队长和在场的知青们眼睛也越来越亮,他们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么好的办法呢?
“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个人的想法,具体该怎么操作,还是需要大队长你和村里的人领导商量一下,最好是能够请示一下公社的领导,毕竟集资这件事情也不是小事。”
苏然觉得自己说的已经够多了。
“我觉得这个办法真的是太好了。”
“我也觉得不错。”
“大队长,如果真的需要集资,那我们知青能不能也进行投资?”
“对,我们也可以投资。”
在场的人都心潮澎湃,仿佛觉得自己就是食品厂的主人。
大队长也非常的高兴,他也没有想到苏然会有这么好的意见,感觉眼下的困难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
“大家安静一下,苏知青的这个建议非常的不错,但是这个食品厂是属于村里的,所以具体要怎么弄,我还需要和村里的领导们商量一下,还得去请示一下公社的领导,这样子,苏知青,你能不能等一会儿和我具体的说一说。”
大家伙听到大队长这么说也逐渐冷静了下来。
“可以的,大队长,晚一些的时候我过来找你吧,我还需要回家拿一点东西。”
第26章上山遇险(一)
回到家里的苏然,拿出这几天自己做好的几种零食,然后又从空间里面拿出,这几天在家里无聊时写的关于食品厂的企划书。
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写过企划书了,在这个没有电脑网络的时代,只能用手写,所以她尽量写得简洁明了。
拿着东西到大队部的时候,大队长,江会计还有村里的妇女主任都在。
苏然先是和三个人打了招呼,然后把自己写好的企划书递给大队长。
大队长接过以后,很认真地看了起来,边看边拍手叫好
“苏知青,真有你的,有了这个东西,我相信公社领导看了以后,肯定会同意我们村里集资的事情!”
大队长看完以后,又把企划书递给了另外两个人,江会计和妇女主任看完以后也是称赞不已。
大队长甚至想拿着东西马上就去公社,却被苏然给拦下了。
“大队长,你先别急,带上这些东西肯定会更有说服力。”
苏然把自己手里的篮子放在桌子上,然后从里面拿出几大包东西,有鱿鱼丝、香酥小黄鱼、海苔脆。
三个人看着苏然把几大包东西一打开,马上就闻到了一股香味。
“这些是什么东西?”
妇女主任指着鱿鱼丝和海苔脆,好奇地问。
“这个是鱿鱼丝,是用鱿鱼干制作的,这个是香酥小黄鱼,这个叫做海苔脆,是用紫菜做得,大家快尝尝。”
几个人听苏然这么说全都眼前一亮,这几天他们也为了食品加工厂的忙着,因为之前蚝油的味道,让他们对食品加工厂都有了信心。
不过,他们也意识到,一个食品加工厂,如果只有一个产品肯定是不够的,因此,也在实验各种海鲜食品,但是过了这么长时间,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找到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