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穿成年代小可怜苏然 > 第24节(第1页)

第24节(第1页)

不过去一次也不容易,光是坐车就得大半天,一天来回根本就不可能,必须得开介绍信在招待所住一晚,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这件事还真的不好办。

看完报社寄过来的信,大致的内容就是文章写得不错,然后鼓励她再接再厉,苏然想着,虽然没有什么稿费,但是自己的文章能够上报,也算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以后啊,文章还得接着写,就是频率不需要这么高。

偶尔有时间可以写一写,就当练练笔了。

想起几年以后的高考,苏然到现在也没有想好以后自己想要做什么。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经济管理,那时候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继承养父母的事业,倒是没有考虑太多自己喜欢或者是不喜欢,只想着能够早早毕业了给父母分担压力。

但是重活一回,她不想活得那么辛苦了,以前的时候她就非常喜欢写作,但是总是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这上面,苏然想着,这辈子要不就做个自由职业者吧。

反正自己有的是钱,完全不需要为生计担心,这几年努力一点,将来考个好大学,就去读个文学专业,毕业以后呆在家里写写小说,似乎也不错。

不想写了就去旅游啥的,生活的自由自在,反正这一辈子他也没有想要当一个女强人,那样也太累,太辛苦了,这一辈子她只想要享受人生。

把报社的回信仔细收好,信里面还附带着一张报纸,自己的一篇文章就发在报纸上,把报纸也仔细的收好,留着可以当作纪念。

转身就拿起另外一封信,上面的地址是西市,信也是鼓鼓囊囊的,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苏然想着里面肯定不会是钱票,要是她这对便宜爹妈会给她寄钱票过来,那还真的是天要下红雨了。

等信拆开,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苏然就看见掉出来一张叠的整整齐齐的报纸,有那么一刹那苏然还以为自己记错了,难道自己还给西市那边的报社寄了稿件吗?她怎么记得好像没有。

也不先看报纸了,直接打开信纸看了起来。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苏然简直要乐疯了,恨不得跑出去大笑三声。

自己居然就这样被苏家人给扫地出门了,最绝的是,这一家人为了她这个嫁在乡下的穷亲戚,以后上门打秋风,居然登报直接断绝关系了。

怕她不相信,还把报纸直接给她寄了过来,信里面更加绝的说了,既然已经嫁在乡下了,以后就好好的生活。

他们不要男方家的彩礼,说是就算是全了一家人十几年的情谊,反正言外之意就是,以后就当没有她这个女儿了,日子过得好不好,和他们苏家一大家子没有任何关系了。

至于断绝关系这件事情,也是说的冠冕堂皇,看到上面找的理由,苏然都忍不住抚额,说是因为自家大儿子现在找了个对象,万一知道还有一个姐姐嫁在乡下,而且还是个二流子,怕自家大儿子的这个对象看不起。

断绝关系也是无奈之举,他们作为父母的,也非常的心痛。

看到这里,苏然忍不住“呸”了一声,她真的是为原主感到不值,这就是她一直期盼的家人,这就是她一直想要得到爱的父母,都是些什么人啊!

虽然说想要和这一大家子断绝关系是自己一直期望的事情,但是这一口气还真的是忍不下,心里面有些堵得慌。

转身就进了空间,爬上挖掘机,开始用力的挖地,把这些地全都当作无良的苏家人,一铲子下去一个,一连挖了十亩地,总算感觉把这股气给出了。

第38章秋收(一)

把这股气出了的苏然,手脚酸软的从挖掘机上爬了下来,后知后觉的感觉自己实在是饿得不行。

想想刚才自己的行为还觉得有些好笑,自己怎么就和那些个不值当的人呕气上了?估计也就是因为心里的那一点不甘心和为原主的那一点不平吧。

算了,不想了,反正自己也是要想办法和他们断绝关系的,现在正中下怀,毫不费劲就把这件事情给办成了,这是好事啊,是好事就得庆祝一下。

苏然决定这一顿吃点好的,挖了这么多地,也不想自己做了,从空间里拿出一桌席面,直接开吃。

这些席面,是她专门找五星级的大酒店定制的,一桌3888,一共要了500桌,够她吃很长时间了。

吃不完也没有关系,反正放在空间里也不坏,下顿接着吃。

吃饱喝足,又美美地睡了一觉,苏然就把苏家人扔到一边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秋收,这可是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事情。

虽然说在这南方地区,水稻可以一年种两季,但是由于技术的原因,水稻的产量并不高。

种出来的粮食大多数都要交公粮,人们可舍不得吃细粮,为了能够填饱肚子,所以大家见缝插针,努力开荒,种植上了各种各样的粗粮,特别是土豆、玉米、番薯这些,作为家里的主要粮食,也是秋收的重中之重。

除了这些,胜利大队还在田间地头种植了黄豆、绿豆等各种豆类,这也是本次秋收的目标之一。

果然不出苏然的所料,为了使秋收顺利完成,食品厂特意放了三天的假。

因为苏然的身体不好,秋收的时候,得到了一个轻松的活,那就是在晒谷场翻晒收上来的粮食。

要知道这个活一般情况下都是分给老人或者是孕妇的,一天下来有四个工分。

活非常的简单,地里头收上来的粮食,会由拖拉机或者是牛车运到晒谷场,运到晒谷场以后,那里有专门的人卸粮食。

这个工作也不是她一个人干的,粮食实在太多,必须趁着天气好赶紧翻晒,万一淋了雨,这大半年的辛苦就打了水漂。

翻晒组一共是八个人,其中五个是60多岁的老人,两个孕妇外加一个苏然。

苏然和易大妈一组,易大妈人不错,教了苏然不少的翻晒技巧:“丫头啊,不用一直在大太阳底下晒着,这些粮食翻过一遍以后,就不用去动它,趁着现在日头好,等再过一个小时再来翻一翻,你人就去树荫底下坐着就行,关键的是,不要让天上的鸟雀下来把这些粮食给吃了,而且得注意一下天气,这天气说变就变,前1分钟有可能是晴空万里,下1分钟,就可能会下大雨,要是有看到下雨的迹象,你就赶紧去地里喊人,帮忙把粮食收回去。”

“好的,谢谢易大妈!”

苏然听了易大妈的话,也没有一直在太阳底下站着了,虽然戴着草帽,但是现在的天气还真的是热的不行。

两个人把收上来的粮食摊开,然后就在树荫底下坐着,喝点水,聊一下天,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又去翻动一下,一天下来倒是一点都不累。

等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就会有人来帮忙收粮食,晒了一天的粮食还没有彻底的干,达不到收购的标准。

所有的人就把粮食堆成一堆,最后用油布盖上,免得晚上下雨的时候把粮食冲走。

这些粮食也不是就这样放在晒谷场上的,可不安全,晚上会有专门的人看管。

胜利大队的粮食产量高,在这周边的几个大队都是出了名的,因此,就有一些动了歪心思的人,打上了他们大队粮食的主意,据说前几年,每年都有几拨人来胜利大队偷粮食,还别说真的有成功的,但是抓到的人更多,现在偷粮食可是大罪,一旦被抓到以后少说也要去农场改造个几年,不死也得脱层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