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了这一点,黛玉就明白其中的意思了:皇后娘娘会请她哥哥帮忙。
但黛玉立马想到了另一点:这是不是意味着,皇后娘娘以及整个李家,都是站三皇子了?
都说两江总督是陛下最信任的官员之一,还听说,正是这位新任两江总督大人,带兵抄了甄家。
看来,自己日后要面对的事情,会越来越复杂。
“说起江南,那甄家有些人进京了,要盯着点儿才是。”皇后不喜欢甄家人。
这些话,他们母子丝毫不避讳黛玉,接下来的两天,黛玉住在皇后宫中,偶尔也会听到她们母子议论朝局,或者后宫。
皇后更是直白的告诉黛玉:“你在国公府住了那么些年,想来内宅斗争也看了不少,但这比起来算不了什么,等着你成了怡郡王妃,你会现,这皇室宗亲之间,更是了不得。早点做好准备,你是个聪明人,本宫很放心。想知道什么,拿不准的事情,都可以问顾嬷嬷和许嬷嬷。”
黛玉离宫的时候,皇后给她一本书。蓝色封皮没有书名,翻开一看吓了一跳,《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圣祖仁皇帝,就是才去世两年的太上皇。
黛玉的手一抖,想起皇后娘娘说的话:这本书,是皇子们都要学的,你多看看,大有益处。
定了定心神,马车到了荣国府大门。
黛玉回到潇湘馆歇了会儿,就叫了春纤来问这两日荣国府生什么事情没有。
这一次进宫,紫鹃雪雁都跟着,留了春纤看家。这小丫头比雪雁还小些,是建了这园子后才调过来的,经过紫鹃雪雁的调理,如今越来越有灵气。
“原怕姑娘从宫里回来有些累,想着明日再来向姑娘汇报。”春纤待黛玉喝了口茶后,才继续说,“宝二爷房中裁撤了不少人,而且,袭人也被送出去了。”
这话一说,不只是黛玉,就是旁边的紫鹃雪雁,也都齐齐吓了一跳。
雪雁到底年纪轻些,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怎么可能,别人都出去了,袭人姐姐可是宝二爷院子里的头一人,也定然是不想走的吧?”
春纤忙点头:“大概不是袭人姐姐自己愿意的,我虽然不清楚状况,但听人说,是太太做主,撵了袭人出去的。只是到底伺候宝二爷一场,留了面儿,不叫说是被撵出去的。”
被撵出去的?那看来,定然有个大故事了。
春纤还是太稚嫩了,打听不到,紫鹃第二日,就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回来讲给黛玉听。
第28章宝钗用计赶走袭人(上)
紫鹃打听到了袭人被撵出去的始末。
自打宝钗嫁过来,现一切和她预想的根本不同。先就是宝玉,一直以来在宝钗眼里最会怜香惜玉的宝玉,此番竟然能做到一直对她冷着一张脸,从成亲到现在,根本不碰她,甚至连话都没有说过几句。
有时候,必须有事情要说的时候,宝玉常常都是通过袭人来转达。
于是宝钗就现了第二个和她想的不同的事情,更准确的说,是人。
袭人是个有城府的丫头,这一点宝钗当初在试图拉拢袭人的时候就知道,但宝钗还是低估了袭人的手段。
袭人太能拿捏宝玉了,同时,连太太也很看重袭人。这于宝钗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直白点说,将来若真的将袭人提拔起来当了宝玉的姨娘,那自己的麻烦事儿才多。
既然于自己可能是个祸害,那还是及早除去的好。
就在宝钗思索着怎么除掉袭人的时候,同样想做宝玉姨娘的秋纹递来了枕头。
这消息让宝钗狠狠吃了一惊:宝玉和袭人,早就有了肌肤之亲。换句话说,袭人名份上还不是姨娘,身体则已经是宝玉的姨娘了。
这更让宝钗担忧,更加就让宝钗坚定了想法:尽快将袭人撵出去。
但袭人一来是贾母给宝玉的,二来又讨了太太的喜欢,就连府上众人,对袭人也都几乎是满口称赞的。
宝钗叫来莺儿,主仆二人低语一阵。
中秋节前,袭人回了趟家。这事儿一早就向宝钗请示过了,宝钗也大大方方赏了袭人几样东西:“一点儿小意思,拿回去,和你家里人团团圆圆吃个饭。”
袭人一向觉得宝钗大方,领了赏谢了恩,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没想到的是,晚间回来,倒是听了一耳朵官司,是两个婆子,在那儿议论周姨娘生病的事儿。
“说起来周姨娘也真是惨,一辈子无儿无女的。”
“做人姨娘,哪有不惨的,你看赵姨娘,生了三姑娘和环三爷,又能如何?还不如周瑞家的得脸呢。”
“赵姨娘还可以说是老太太给的,是府里的家生子,周姨娘呢,连家生子都不是,谁叫她当年狐狸精似的,爬了老爷的床。”
“可不敢胡说,要是给人听了去。”
“这又不是什么秘密,说到底,还是周姨娘自己不懂事,这回这一病,只怕是不成了。”
“可不是么,病的那么严重,连个大夫都没人给她请,我看只怕是不行了。”
“太太不让,谁敢替她请大夫。”
。。。。。。
袭人一脸苍白,不敢再听,跌跌撞撞回了房内,躺在床上都在想那几句话。
袭人自然是见过周姨娘的,比起时不时就要闹一场、让王夫人都恨得牙痒痒却又不能如何的赵姨娘,周姨娘一直都是安安分分的。
袭人也曾不止一次听丫头婆子们夸,说周姨娘懂事,就连王夫人,也曾说过,周姨娘叫人省心。
可如今,怎么会这样?太太不让给周姨娘请大夫?想到无儿无女,袭人更是有些痴傻,她想起那一年宝玉一脚踢在她的心窝子上,后来还吐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