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道,这一日,王熙凤面色紧张的进来,一来就先向贾母请罪。
贾母还不知道缘由,忙问到底怎么了。
“老太太,原是孙媳妇不懂事,想着琏二爷老大不小了,该有个差事,总不能一辈子让家里养着,就去拜托我叔叔,看看什么时候合适,能有个实缺。”王熙凤先将责任都揽到自己头上。
“原没想到竟这么快就有结果,吏部拟了票了公文,让琏二即刻动身到平安州做同知。”
贾母和王夫人一听,这不是好事情吗?
“这有什么,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嘛。”贾母还没想通里头隐藏的弯弯绕绕,觉得贾琏能去做官,对贾府是有帮助的事儿。
“只是,这么着急动身,就没办法吃宝兄弟和薛家妹妹的喜酒了。”王熙凤故意先不说自己要走的事儿。
贾母听了笑道:“这有什么,他们兄弟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讲究这些做什么。还是琏二的差事重要。”
王熙凤等的,就是贾母这句话。
“还得是老祖宗,我就说老祖宗断不会为了这事儿不高兴,琏二偏偏还不信。那有老祖宗这话,孙媳就赶紧回去收拾东西,好陪着琏二赶紧动身。”王熙凤奉承贾母一番。
贾母年纪大了,一时又沉浸在喜悦中,倒没在意王熙凤的话,反倒是坐着的王夫人听出来不对劲。
“什么意思?你要陪着琏二去?”王夫人顿时警觉起来:王熙凤没跟家里商量就去找她叔叔,这事儿,只怕不简单。
王熙凤见她姑妈将此事点出来,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是的,不管如何,总是夫妻一条心,才好嘛。”
哪知道贾母听了立马沉下脸来,声音也变了:“这如何使得,你要是担心,怕没人照顾,就让平丫头跟着去,不就是了。”
王熙凤就知道,贾母和王夫人不会那么轻易让自己离开的,但她早就准备好了说辞:“担心是其一,主要还是我叔叔说,这琏二到底是去当官的,总要跟其他官员们往来,让一个丫头去,如何好跟别人家眷往来,还是我这个正头娘子,才方便些。”
见王熙凤抬出王子腾,又说了这样一番让贾母和王夫人都无法反驳的话,一时间,这二人的脸色都相当难看。
过了片刻,贾母先回过神来:“平安州这地方,到底苦寒了些,又有风沙,又常年缺水,你要去,那就把巧姐儿留下吧,她小孩子,娇嫩些,不该去那地方陪着。”
贾母留下巧姐儿,是因为她觉得,王熙凤这会儿和贾琏去平安州,肯定是看家里不如以前,不想费心费力,也怕黛玉算旧账,要去躲祸。
既然他们夫妻想跑,那自己就得抓个他们的宝贝在手里。
王熙凤一听贾母居然开口要留下巧姐儿,心冷了半截:往日里,贾母眼里几时有过巧姐儿?这会儿就想起来,果然是老成精的人了。
“老太太疼我们大姐儿,是她的福气,那就拜托老太太照应着了。”王熙凤想,若不留下巧姐儿,只怕他们夫妻都走不成。既如此,那就留下,想来贾母也不敢明着苛责巧姐儿的。
见王熙凤这么爽快,贾母不禁与她对视。
二人眼底各有算计。
王熙凤告退,回去就叫来了平儿。
而黛玉这里早听说了一切,对于贾琏和王熙凤连亲生女儿都可以不顾的做法,实在心寒。
“姑娘,这算什么,本来嘛,就是一个姑娘,要是是儿子,只怕琏二爷和二奶奶就舍不得了。”紫鹃猜测到黛玉想法,劝姑娘别伤心。
“我只是想起自己,很早没了父母。”黛玉叹口气,“却不想,巧姐儿年纪小小的,竟然也是如此。”
第16章夫妻跑路姑侄反目
王熙凤叫来平儿,贾琏要去当官的事儿,之前她没有瞒着,这时候只得对着平儿叹气道:“我原想着,带你同我们一起出,但如今,老太太要巧姐儿留下。”
平儿听了立马就明白:“老太太这是,要留了大姐儿来做文章?”
“可不是,她想拿捏了巧姐儿,我和你二爷在外头,就不敢不听她的话了。”王熙凤柳眉倒竖,十分生气,那重孙女儿做质,不愧是贾母,够心狠。
“大姐儿年纪这么小,老太太也舍得。”平儿忍不住叹了一句。
“林妹妹当年进府,不也很小?老太太怕林姑父续弦跟府里生分了,不也将林妹妹接了来?”王熙凤嗤笑一声。
“那奴婢定然是要留下陪着巧姐儿的。”平儿立马表态,其实无论她愿不愿意,听二奶奶这意思,已经是决定让她留下了。
王熙凤听了立马拉着平儿的手叹道:“还得是你,旁人我都不信,我只信你。虽然我们你走了,想来老太太和太太还不至于为难一个小姑娘。”
想了想又说:“若是有不对劲,只管带了巧姐儿,往我叔叔婶婶家去,他们会有法子的。”
这厢王熙凤交代了平儿,又将她们主仆早就准备好的府中账册、对牌等,悉数送到王夫人房中。
看着那账册上可怜巴巴的数字,想着宝玉成亲的一摊子事情,王夫人这会儿真是恨极了王熙凤夫妻,屏退了一干丫头婆子,王夫人看向王熙凤的眼睛里,简直恨不得能射出刀子去,捅她这侄女儿两刀。
而后她蓦然把一本账册啪的一声丢到桌上,简直咬牙切齿般说出一句话:“凤丫头,这就是你管的家,你且说说,这数字,是什么意思?”
王熙凤早有准备,丝毫不在意她姑妈这副要吃人的模样,低头道:“回禀太太,这是府里目前存银数目。”
“我能不知道这是府里存银数目?我只问你,怎么就剩下这么点儿?”王夫人狠狠瞪着王熙凤。
“太太,往日里虽然是我做事,但管家的仍旧是太太,府上支出的每一笔银子,都是回过太太的,这账本子上,也有记录。府上每年进项只有那么些,花销却那么大,旁的不说,就宫里头娘娘,一年就要用上一万两,这还不算那些公公们偶尔来打饥荒,好多次侄女儿我都只能将自己嫁妆当了,应付这些公公们。太太如今这么说,侄女儿可不敢认。”王熙凤依然说的是句句在理,条条有节。
见王熙凤这般,王夫人想着当年自己抬举她,让她来帮忙管家,今日看来,倒是养了个白眼狼。
说到底,若不是她那可怜的珠儿不在了,李纨又是个上不得台面的蠢货,自己也不会绞尽脑汁把凤姐弄进府来当自己的臂膀,现在倒好,眼看宝玉和宝钗就要成亲,一大笔银子还没处想法子,她倒好,拍拍屁股就走人不说,还留给自己一个烂摊子。
在王夫人眼里,王熙凤这明明白白就是预见府里要费一大笔花销,害怕自己刮刷了她贴补银子,也怕宝钗进府后,自己重用宝钗不用她,所以干脆跑了。
“早就知道你伶牙俐齿,只是你别以为你们夫妻能一走了之,别忘了,巧姐儿还在府上,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王夫人占不到上风,索性露出真实嘴脸。
哪知王熙凤非但不怕,反而还笑道:“太太这说的是什么话,我是您内侄女儿,又是您的侄儿媳妇,一笔也写不出两个王字呢。叔叔婶子,总归要照拂照拂巧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