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正好,若是两边有意,先订亲,过两年再成亲,到时候他还有妻子陪同去任上。”长公主想,这才几年就能做到同知,看来真的是个厉害的。
这时候通传吴贵妃徐淑妃到了,天子本来还想说什么,就没说了,但脸上的笑意也浅了。
等着那二位过来行礼,天子逗着怀里的嘉悦,皇后则用小勺子喂永嘉公主喝紫苏熟水。
吴贵妃和徐淑妃看了这一幕,心底皆有苦涩。吴贵妃想的是,明明老二也有女儿,可天子就像不知道有那么一个孙女儿似的,只一味偏心老三夫妇的女儿。而徐淑妃则想的是,要是春梅那孩子生下来,还是个男孩呢,真是可惜了。更可惜的是,春梅都不在了。
见那二人来了后表情都很古怪,天子顿时不大高兴,冷着脸问她们可有什么事儿。
吴贵妃赶紧笑道:“臣妾来找皇后娘娘的。”
哪知道天子偏要问她找皇后什么事儿。
“瑞王府上迎侧妃。。。。。。”吴贵妃其实没什么正经事,只是听人说帝后长公主都在武陵园,又听闻太子妃在,就有了窥探一番的心思,所以才赶来的,这会儿只好拿这事儿当个借口。
可她才一开口呢,天子更不高兴了:“侧妃又不是正妃,内务府知道怎么操办,要是这种事情都办不好,那岂不是朕的内务府都是吃干饭的?”
吴贵妃实在是不明白,怎么自己一开口天子就这个样子,方才不还好好的。
天子这人,一向如此,对信任的喜欢的人,那是相当大方偏爱的。今儿本来天子正享着天伦之乐呢,偏偏被吴贵妃她们打断,他就有些不高兴了。
何况,给萧霆锴娶侧妃这事儿,天子原本挑的不是王子腾的女儿,但吴贵妃三番五次的表态,天子才顺着如了她们母子的意。
这会儿吴贵妃还要提这事儿,天子就觉得她真的是得陇望蜀了。
吴贵妃被天子这话吓得赶紧跪下请罪,嘉悦被天子这时候的冷脸吓了一跳,黑溜溜的眼珠子动也不动看着天子,好一会儿后却出乎所有人意外,伸着小胖手抓天子的胡子。
慌得皇后赶紧出言制止,哪知道天子却大笑起来:“你这个淘气包。”
天子脸色这才好了起来,对着吴贵妃和徐淑妃道:“没事儿就都回去吧,朕还有话和大姐说呢。”
吴贵妃气的脑仁疼,回了自己的凤栖宫是越想越气,想方设法打听长公主来时干什么的,好不容易才打听到,得知长公主要给刘继善说媒,想起儿子曾跟自己说过,想利用姻亲关系拉拢这个刘继善。
“惜春是哪家的?”吴贵妃不认得惜春。
“娘娘还记得以前的宁国公府?这个惜春,是宁国府嫡出的姑娘,如今宁国府败了,府邸也被收回,她住在荣国府的。对了,论起来是贾昭媛的堂妹,也是太子妃的表妹。听说和太子妃关系极好。”袁嬷嬷将打听到的情况,都告知了吴贵妃。
太子妃?长公主本来就偏向老三夫妇的,吴贵妃立马道:“想来不是长公主要说媒,就一定是太子妃,想利用她表妹,替老三拉拢刘继善。”
想了想,吴贵妃又问:“那陛下可知道?”
袁嬷嬷摇头:“这个老奴就不知道了,想来陛下不知道,否则那不是公然拉拢朝臣,陛下要是知道了,自然不高兴的。”
不知道就好办,吴贵妃觉得自己可以双管齐下,当即让人叫老二夫妇进宫——长公主要让贾家姑娘嫁人,贾家只要不同意,那不就行了。
然而当吴贵妃向儿子媳妇说起这事儿,并说了自己的打算:她决定通过贾元春,向贾府递出话去,不同意那姑娘嫁给刘继善。
萧霆锴听后却摇头道:“虽然这个姑娘在住在荣国府,可她的兄长贾珍才是能说了算的。贾珍此人,有几分精明,若是能借用他妹妹,攀上刘继善这个妹夫,只怕他很乐意。”
宋慧兰一听,倒是有个主意。
第191章分头行动计谋落空
宋惠兰当即提议:“既然如此,不如瞧瞧这些世家与我们交好的人中,有没有合适的,抢先一步去跟贾珍提议,让这个四姑娘,先与人订亲。如此一来,长公主和太子妃的计划,就落空了。”
吴贵妃一听立刻赞同:“这倒是个好法子,不过一时半会儿,倒也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萧霆锴想了会儿:“儿臣这儿倒是有个人选,母妃帮忙开口合适不?”
然后萧霆锴就提起了锦乡侯韩家:“韩家有个嫡次子,韩岭。年纪跟那姑娘倒是相当,如今宁国府败了,锦乡侯府对他们而言,就是不错的选择。”
光听名头,锦乡侯府当然比刘继善家好得多,可如今的锦乡侯府也是大不如前,何况,韩岭是次子,爵位没他的份,此人又是个不喜读书一味享乐之人,但京城这些个功勋大臣的后代,都这个德行。
“听起来倒是不错,既然如此那就得抓紧,必须赶在长公主出面前,不然就冲着长公主这面子,只怕贾珍都要答应长公主了。”吴贵妃很清楚,长公主地位然,京城那么多世家宗亲的,变了法儿想跟长公主攀点儿交情还没门路呢。
“不止如此,还应该双管齐下,兰儿那边,赶紧先邀请刘继善的嫂子,若是刘家提前订了亲,那长公主也没法子的。”吴贵妃当即又补充道。
宋慧兰和萧霆锴都忙应了,一面陪着吴贵妃说了几句话后,就一起告辞。
从吴宫里出来的的瑞王夫妇自然赶紧行动,萧霆锴立刻亲自请了贾珍喝酒,瑞王有意贾珍有心,酒酣耳热就提起了这门亲事,见贾珍没有什么异议,萧霆锴还主动提出,再组个局,邀请锦乡侯公子韩奇和他弟弟韩岭一道,和贾珍一起喝酒。
喝的半醉的贾珍虽然口头应了萧霆锴,但回到家后想了想,还是叫了尤氏来,毕竟惜春是个姑娘家,这种事儿当然嫂子去说才合适。
尤氏一听,想起上一次贾珍也动过念头利用惜春巩固人情,那时候还是尤氏觉得不靠谱递了消息给惜春的。
如今几年过去了,此一时彼一时,这会儿他们一家子没有宁国府了,住在一个小院子里,日子可是大不如前。
锦乡侯韩家,以前和宁国府当然是往来的,自打出了事,早就断了往来。因此尤氏还担心锦乡侯府上会不乐意与他们结亲:“这,韩家不见得愿意吧?”
“堂堂瑞郡王,不会拿此事忽悠我的。”贾珍摇头道,“横竖对我们也没坏处。”
尤氏得了贾珍这话,想了想给荣国府的宝钗递了个话,如今可是宝二奶奶当家,自己要去一趟,自然请示主人家。
不过尤氏留了个心眼:宝钗一向是个多心眼儿的,这事儿没成之前先不要声张,惜春的厉害她这个嫂子是领教过的,万一不成,没得丢人现眼的。
于是准备了几样东西,尤氏只说自己想去瞧瞧惜春。
对于惜春,宝钗不是没想过拉拢,尤其是知道惜春很得长公主的看重之后,可惜春伶牙俐齿几句话,宝钗也就熄了心思:这位四姑娘,一心一意跟太子妃的。
虽然宝钗不喜欢惜春,但尤氏这个嫂子要来,宝钗也没阻拦,毕竟现如今王夫人点了莺儿让她帮着管家,她们婆媳、主仆之间的擂台赛,大事小事都让宝钗是费了不少心思,她一时半会儿还抽不出时间来管惜春的事儿。
宝钗当即答应了尤氏派来的丫头,却不料莺儿听见了在旁说:“只怕珍大奶奶得晚几日来才是,四姑娘如今没在家,长公主昨儿派了人来接,去了公主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