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儿也听说了,葛家姑娘的嫁妆是一百零八台,想来老太太和舅舅们心疼玉儿,定然要比照着来。”黛玉继续说,“但是玉儿想着,万万不能如此。总不能为了玉儿出嫁,让舅舅们日后都没法子招待客人。比如二舅舅那里,偶尔来个客人,看着空荡荡的也不像样。”
“因此,玉儿细细想过了,嫁妆不要那么多。”见贾母要开口,黛玉及时说,“老太太先听听玉儿的想法,就不会反对了。”
“朝野上下都知道,玉儿父母早就不在了,若是这回嫁妆太多了,指不定让外头人怎么想玉儿的父母和荣国府呢。”要么会觉得当初林如海是个大贪官,要么觉得荣国府富可敌国,一个外孙女出嫁都那么多东西。
“何况,玉儿也打听过了,当年皇后娘娘嫁给当今陛下的时候,嫁妆也没有那么多。”黛玉抬出了皇后,就是为了让贾母不好再反驳,“紫鹃雪雁也整理了玉儿这些日子得到宫中的赏赐,前后加起来也有十六台。所以玉儿想着,就不用二舅舅再收拾清点了。”
黛玉这一番话,让贾母不由得多看了看她的外孙女:玉儿看来,真的长大了,比自己想的,还要聪明。方才玉儿这些话,既有情,又有理。玉儿考虑到的问题,远比贾母想的还要全面。
于是贾母沉默了片刻后,拍着黛玉的手道:“玉儿想的周到,既然如此,那嫁妆,定在九十九台,意味着长长久久,玉儿觉得如何?”
贾母说出九十九,是考虑过的,本来准备了六十四台,加上贾政那边送来的十六台,如今玉儿这儿还有十六台,那么,自己再给添点儿,正好合适。
“好,听老太太的。”黛玉点头,“为着我的事儿,让老太太操心,是我的不是。”
“玉儿这说的什么话,我以前最疼你母亲,如今自然更疼你。当初的事儿,娘娘开了口,我也没法子,可如今看着玉儿嫁得好,我高兴。再怎么操心,我也高兴。”贾母见黛玉丝毫没有记恨以前的事儿,的确是打心底高兴的。
“眼瞅着日子也越来越近了,玉儿能在家舒心的日子也不多了,日后到了郡王府,有什么困难委屈,只管回来说。”贾母又拉着黛玉,说了好些话后,还留了黛玉用了午饭。
黛玉从贾母上房出来,走了好一段路后,忍不住回头看:当年她进府,下了软轿后,一步一步走进了这个门里去。那时候的心情,与如今,完全两样。
看了一会儿后,黛玉这一次,带着紫鹃头也不回地走了。
不用半日,黛玉主动要求减少嫁妆的事儿就传遍了府内,就连外院的贾政也得到了消息,他对着书房的一幅画长叹一声。
那幅画,是当年贾敏画了,父亲很喜欢,挂在了书房的。
怎么就到了如今的地步呢?贾政想不明白。
下人们得知林姑娘主动要求减少嫁妆,有的说林姑娘太傻了,这女子出嫁嫁妆越多越好嘛,也有的说林姑娘体贴,不要老太太为难,也有的说,林姑娘这是去做郡王妃的,皇家那么多金银珠宝,不在意这一点儿。。。。。。
黛玉并不在意府里人怎么看,天气热了起来,黛玉本就苦夏,这会儿因着快成亲了,心底反倒是多出许多烦躁来。
冰瓮里滴滴答答的水声和风轮轻轻转动的声音、园子里的蝉鸣,让本想午睡一会儿的黛玉根本睡不着。
如今许嬷嬷和顾嬷嬷都已经回宫了,潇湘馆又只剩下她们主仆几人。睡不着的黛玉起身,见紫鹃雪雁都在廊下做针线活,索性拿着团扇走了出去。
“姑娘怎么不睡了?”雪雁见黛玉竟然也在栏杆上坐下,赶紧就要起身去搬藤椅。
“不必,我就坐这儿也很好。”黛玉摇了摇手里的扇子,廊下一阵风吹来,让黛玉舒服了许多。
“我瞧着,春雨春纤如今也是越懂事了,到时候就大家一起走。”黛玉已经决定了,乳母王嬷嬷之外,带四个丫头,足够了。
紫鹃正要说话,春雨已经在通传说琥珀姐姐来了。
原来是宫里又来人了。
第61章心血来潮天子加恩
宫中来人,原来是要来检查荣国府并潇湘馆,主要是查看是否建筑有违制的地方、又或者是物件是否寓意不吉祥等等。
“这会儿老太太正亲自招待,姑娘收拾一下过去吧。”琥珀来通知黛玉,因为等会儿内监们也要来潇湘馆检查的。
紫鹃雪雁忙上来给黛玉收拾,方才黛玉要午睡,头都披散开,紫鹃梳头,雪雁捧出来一套珍珠点翠的头面,黛玉却摇了摇头:“不用如此复杂,这样热的天,清爽一些就行了。”
琥珀觉得不大妥当,但她不是黛玉的丫头,而且一向有几分怕黛玉的,就没开口,紫鹃一边麻利的给黛玉梳头,一边说:“要是太简单了,会不会让人看低了去?”
“不会,皇后和郡王都说过,宫里头的人,心思深眼睛毒,看不看低的不在头面上。”黛玉倒是想的清楚,“你给梳个步摇鬓,插上那玉兰点翠步摇也就是了。”
一时见黛玉收拾打扮妥当后,琥珀都不免内心赞了一句:难怪听说那怡郡王很喜欢林姑娘,这样简单打扮,也是个天仙一样的人物。
琥珀告辞去请内监,不一会儿又亲自领着四个内监管事的进来。
黛玉刚刚走出来,四个内监们齐齐向黛玉行礼,领头的是皇后娘娘宫中的管事太监李忠,黛玉认得,笑着抬手免礼后笑道:“李公公请。”
“王妃还记得奴才。”因李忠并不是怎么在皇后跟前伺候,他主要管着后宫这些内监们,不过是从帝后还在王府时候就跟着的,所以在天子和皇后面前都很有分量。
黛玉往日进宫,见到李忠的次数其实不多,但这会儿黛玉记得他,让李忠十分满意:如今的瑞郡王妃,多少有点偏向吴贵妃那边的人,对着李忠这样的内监,并不很在意。
紫鹃雪雁送了茶来,用的是一套定窑白釉莲瓣纹的杯子,李忠等人欠身接了茶,尝一口是龙井,心下越觉得被重视了。
一时检查完毕,紫鹃上来送上红包。
李忠回宫复命,巧的是皇帝和怡郡王都在皇后处,李忠便将黛玉夸了一通,他跟着帝后多年,深谙说话艺术,夸人也是不着痕迹。
皇帝倒是问了问潇湘馆是个什么模样,李忠虽然是个内监,但也读过书的,这会儿听见皇帝问,就忙道:“远见粉垣之内,有千百竽翠竹遮映,待走进了,先就是曲折的抄手游廊。小石子铺成甬路,一共也就三四间房舍,并不大。”
皇帝听了略皱眉:“这么小的地方呀,不都夸荣国府当年修的省亲别墅很大吗?”话语里,带出来对荣国府的几分不满。
皇后在一旁道:“臣妾倒是听那丫头提过,说是她自己喜欢那儿,清净幽雅,有江南风格。”
皇帝听了这才罢了,又问起萧霆钧他们府邸如何了,听萧霆钧一一讲了后,点头道:“正合适,朕回头下旨,让内务府好好装饰一番,用作你们的新房,到时候你们小夫妻就不必住紫宸苑了,那儿窄了些。”
萧霆钧赶紧谢恩,天子看了看这个儿子,想到了去世多年的侧妃,乔氏当年是个极其温柔又有才华的,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且容貌也是一等一的,当初几个妾室,乔氏最为受宠。
想到亡故多年的乔氏,天子就觉得好像对这个儿子有几分亏欠,尤其是这次大婚,老二和老四,都有母妃开口,向皇帝要这个要那个,可这孩子母妃不在了,皇后虽然是养母,但俗话说,养娘哪有亲娘亲,且皇后正位中宫,不能随便乱开口,否则就坏了规矩。
于是天子开口问皇后:“老三成婚,东西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吧?”
皇后有些疑惑:郡王皇子成亲,都有定例,天子怎么突然问起来了?不过皇后还是立刻就回话了:“是,前些日子内务府已经送来,臣妾过目了,九十九对成双的吉物。”
“朕今儿横竖没事,就一起去瞧瞧好了。”天子这话一说,皇后内心更是惊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