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涛点头:“我去自习室了。”
“学长加油!”孙思敏两手攥拳举高,像啦啦队,“fighting!fighting!”
孙思敏转过身,继续指导:“接下去,你知道怎么鼓动新生去参加吗?”
沈镜边回忆当初学长学姐是怎么说的,边套公式地说:“在大一学生群里发英语角的时间,来参加的可以加综测?”
“对。”孙思敏提醒,“但这事,学习部要发,还得叫李良帮忙。”
“为什么?”沈镜不解,“李良是体育部的。这活动和体育部没关系啊。”
孙思敏解释:“新生军训是他负责的啊。他和几个大一的负责人早混熟了。你们学习部负责考勤点名,干的都是得罪人的事。大一活动那么多,有很多加综测的机会,人家不一定愿意来你这。”
沈镜摊手:“不来拉倒。”
孙思敏拍她的手:“别呀。办都办了,干嘛不办好。英语角对学生有益,办好了,培养出几个学生去参加英语演讲竞赛,你加的综测更多了。”
“不难的。你发完通知,再让李良找那几个负责人,前面三周,要求必须有人去。后面自愿。”
沈镜挎着脸,捏着嗓子,学她方才的说话腔调:“那我要这样和李良说话吗?”
“他不需要。”孙思敏被她惟妙惟肖的模仿逗笑,“李良这人得用激将法。走。去篮球场找他。这时间,他肯定在那。”
~
夕阳西下,篮球场上人很多,李良穿着运动背心,头顶蒙着毛巾,坐在场边喝水。
孙思敏递过去一瓶水。
李良没收:“无事献殷勤。”
“那你接不接?”孙思敏趾高气扬的。
李良掏耳朵:“那我得听清楚是什么事,别掉进你挖的陷阱里。”
“好事。学习部要办英语角啦。你给大一负责人发个消息,让她们组织学生去参加。”
“办这事我有什么好处?”
“以后你需要学习部配合的时候,她也帮你呗。”
“我考虑考虑。”
孙思敏凑近:“我懂了。你和她们是假熟。根本叫不来人。”
“放屁!”李良当即跳起来,抽走那瓶水,“这事我会安排。下个月新生篮球赛会占用晚自习时间,你们学习部那段时间别点名了,让大一的都来看。”
沈镜答应。
李良调侃:“孙思敏你都不在学生会了,还到处管事。”
孙思敏两手按在沈镜肩膀:“我闺蜜在啊!你可不许欺负她噢!得罪她就是得罪我!”
“成。以后互相配合吧。”李良抱着篮球往场内跑,经过两人身边时,伸手拍了拍沈镜的肩膀。
沈镜侧目,瞥见肩膀的汗渍,有点黄,有点黑,还沾着塑胶场地的红色颗粒。顿生嫌弃,对李良,也是对这种油腔滑调的抗拒。
孙思敏却很乐于处理这些关系。
沈镜拧眉:“非得这样才能办成事吗?”
“不一定。但这样最方便。”
孙思敏有一套人际法则,她将其命名为‘对症下药的夸夸大法’,是她和狐朋狗友混迹游戏厅时学到的,是个人都喜欢被夸奖,对女生,对男生都有用。在学生会的两年也验证了这方法是最有效的。她在外联部,但各个部门都熟,什么活动都参加,综测分是全院最高的。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什么事都自己做。做什么事找什么人才是上策。本来就是找人帮忙,说两句好话怎么了?只要动动嘴皮子,事他们办了,综测分你加了。这不好吗?”孙思敏反问。
沈镜哑口无言,只觉得这事她学不会,也不屑于学。
综测高有什么用,成绩才是一切。
沈镜不认同孙思敏这套理论,但什么都没说。
—
周五,齐雪薇将有资格竞争国-奖的五个人叫到办公室。
“我和院长商议过,国-奖考量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你们的成绩相近,孙思敏人缘好,得票数第一,综测全院最高,另外平票的四人里,黎霏云的综测高一些,这次国-奖就给你们两个。”
“这是申请表。你们填好后,周一交上来。”
“谢谢老师!”
孙思敏和黎霏云相识一眼,伸手接过表格。
齐雪薇对另外三人说:“不要泄气。今年努努力,明年还有机会。”
~
离开办公室,孙思敏又蹦又跳,不停念叨着:“我要告诉奶奶这个好消息。每次我拿奖她都特别高兴。嘻嘻。这可是国奖呢!和普通奖学金不一样!”
“恭喜你呀~”沈镜说。
孙思敏鼓励道:“你今年在学习部好好表现,争取把综测分提一下,明年就有机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