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两京十五日苏荆溪 > 第38节(第2页)

第38节(第2页)

&esp;&esp;这个转折,实在出乎吴定缘的意料。他紧皱眉头:“那个贵人,到底是谁?”

&esp;&esp;根据于谦的分析,这个纵贯两京的大阴谋背后,只可能是朱瞻基的两个弟弟,不是越王就是襄宪王。可惜情报不足,始终无法得出结论。虽然这对如今的吴定缘来说,已无意义,可他还是忍不住想知道。

&esp;&esp;“如今说与你知也不妨,那贵人便是……”

&esp;&esp;唐赛儿刚说到一半,全身却猛然一僵。吴定缘惊骇地发现,老太太脚边的地面上,赫然多了一支长箭。这支利箭长约二尺,黑镞四棱,分别刻着四条血槽,而黄褐色的箭羽是用桂竹笋壳做成——这是狼舌头箭,只有大明军中精锐才用得起这种货色。

&esp;&esp;这是从哪儿射过来的?

&esp;&esp;吴定缘正要分辨方向,却见唐赛儿脸色骤然扭成铁灰颜色,整个人向前踉跄了半步,捂着胸口仆倒在地。

&esp;&esp;突然,吴定缘心中生出一阵强烈的不安,连忙就地一趴。下一瞬间,嗖、嗖、嗖,三支箭影擦着他的头皮飞了过去,没入水面。如果吴定缘再晚反应那么半息,便会被射成刺猬。

&esp;&esp;突如其来的危机,反倒驱散了吴定缘的惶惑与混乱。他奋力抬起头,朝着大明湖畔望去,只见无数百姓正东奔西逃,柳枝散落了一地。有身披软甲的大队官兵冲到湖畔,要么举刀乱砍,要么遥遥放箭。看那服色,似乎是山东卫所的人马,更确切地说,是济南卫旗兵。

&esp;&esp;吴定缘眼力极好,他很快发现这些官军不是在随意屠戮,他们有明确的目的,就是抓出隐藏在人群中的白莲信众。他看到不止一个信众试图从柳林外逃,可惜不是被飞箭穿心,就是被乱刀砍杀。一时间哭爷喊娘,喧哗四起,现场就像一个炸了坑的蚂蚁窝。

&esp;&esp;昨叶何躲在太湖石的背后,急切地冲这边探出头:“佛母如何?”吴定缘看了一眼,佛母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只有脊背在微微起伏。长箭没射中她,但似乎触发了某种心疾之症。可惜苏荆溪不在,不知该如何处置才好。

&esp;&esp;“官兵怎么会突然来大明湖?是你们走漏了消息?”吴定缘大声问道。

&esp;&esp;昨叶何道:“不可能,今天佛母来大明湖的事,除了她只有我知道,连梁兴甫都不清楚。”

&esp;&esp;吴定缘再朝那边看去,发现官军动向确实蹊跷。如果他们是冲着佛母来的,现在应该有一队重兵直奔这里抓人才对。而实际上,官军的注意力并没有额外关注到这边,刚才那几箭只是恰好扫过来罢了。

&esp;&esp;看来官军本意是对付白莲教不假,却不知道最关键的佛母也来到了大明湖畔。

&esp;&esp;这场袭击来得突兀离奇,但当务之急不是搞清楚原因,而是先尽快脱离这个危险地带。吴定缘环顾四周,看到在窄堤的另外一边,梁兴甫和吴玉露矮身躲在木轮车后头,暂时都还算安全,而自己的那个奶娘不见了踪影,八成已吓跑了。

&esp;&esp;吴定缘苦笑了一声,他一点也不想跟白莲教有什么瓜葛。但形势逼人,等官军注意到这边,且不说自己,吴玉露只怕是难逃一死。为了妹妹,只能勉强跟白莲教联手一次。他注视片刻,心中忽然有了一个主意,便对昨叶何讲了几句。昨叶何震惊于这计划的大胆,但她是个极有决断的人,立刻判断出这恐怕是唯一的出路。

&esp;&esp;“你在这里好生看护佛母!”

&esp;&esp;昨叶何叮嘱了一句,从太湖石后矮着身子冲了出去。她冒着被官军再次狙击的风险,飞快地跑过窄堤,走到木轮车前。梁兴甫听她说了几句话,没有多言语,双臂一抬,竟把那一辆木轮车生生抬了起来。

&esp;&esp;梁兴甫就这么斜举木轮车,如同举着一面巨大的木盾。吴玉露和昨叶何躲在他背后,朝着太湖石这边迅速挪过来。等到众人会合之后,吴定缘看了梁兴甫一眼,面无表情地把计划说出来,然后把唐赛儿背在身上。

&esp;&esp;他这么做,倒不是关心佛母生死,而是防止梁兴甫突然发疯。这疯子一心要把吴家都超度去西天,唯一忌惮的大概只有佛母。背上她,就有了一个挡箭牌。

&esp;&esp;梁兴甫什么都没说,双臂一振,举着木轮车步入湖水之中。随即吴定缘背负唐赛儿,随着昨叶何和吴玉露也一起跳进湖水之中,凑到梁兴甫身旁。这个木轮车的结构非常简单,车厢主体是一个敞口枣木方框,下面装着一个木轮。梁兴甫把它倒反过来,如同一顶大帽子扣在众人头顶,又像举了一把硕大的油伞。刚才洗脚的时候,吴定缘已知道大明湖这一带的湖水不算深。他让所有人的身子都泡在水里,尽量只露脑袋在水面,然后吩咐梁兴甫把车框向下压,让主体缓缓浸没在水中。

&esp;&esp;倒扣的车厢里存有一定气息,足够这几个人一时之用。他们涉水徐徐前行,外人根本看不到人影,最多只会看到湖面上有一个倒置的小木轮和若隐若现的车底。何况大明湖上荷叶接天,更不易被觉察。

&esp;&esp;这个法子,还是吴定缘小时候从吴不平那里听来的。行军之时,若碰到水流湍急的浅河,军汉们就喜欢把皮舟倒扣在头上,四人一队,泗涉而过,谓之“龟排"。小孩子好奇,吴定缘召集一群伙伴去秦淮河里试,差点全被冲跑。吴不平气得够呛,铁尺举起来要抽,最后长叹一声,还是放下来,转身挨家挨户去给人道歉。

&esp;&esp;一想到此节,吴定缘心中又是一痛,对车厢里这几个白莲教骨干的恨意更重。吴不平对他有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这个杀父之仇真真切切,不会因身世而有所减轻。

&esp;&esp;若不是吴玉露尚在,他一度想干脆掀翻车厢,跟这些人同归于尽算了,省得许多麻烦。可一想到铁铉与红玉,他又对永乐皇帝涌起怒意,想要假手白莲教向他报复,可这一报复,就会牵扯到朱瞻基,一想到那一尊两人共誓的小香炉,他一下又茫然了。

&esp;&esp;此时车厢倒扣在水下,视野之内一片黑暗。在这么个逼仄狭窄的空间内,每一个人的呼吸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如观肺腑。时断时续的是佛母;抽泣慌乱的是吴玉露;粗重起伏的是梁兴甫,他承担着九成以上的重量;昨叶何的鼻息倒是节奏稳定,不见半点紊乱。

&esp;&esp;而吴定缘的呼吸像是一个泄了气的风箱,轻重不一,忽长忽短,尽显心中重重矛盾。

&esp;&esp;此时大明湖畔的混乱有增无减。这一次官军似乎下了大决心,打算要把白莲教一举铲除。他们只要见到稍有可疑之人,便立刻开弓射出,连警示都不发。弓手身旁还有大批短刀手与矛手,像篦子一样,从曾公堤一直梳到天心水面亭,连一只蚂蚁都不放过。

&esp;&esp;不过从天心水面亭向西,搜捕兵力明显减弱,因为这一段不属于“真武诞辰"的插柳范图,去的百姓相对比较少。没人注意,在湖心亭与扇面亭之间的浩渺湖面上,一个小圆头忽上忽下,不时还露出一条背脊,不动声色地横跨,仿佛一条江豚在波光粼粼的湖波里游玩。

&esp;&esp;不光是官兵们没注意,就连原本在北边汇波楼上的两个人,都没注意到这个小细节。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济南卫的动作上。

&esp;&esp;“苏大夫你看,果然是靳荣的兵!”朱瞻基兴奋地喊道。

&esp;&esp;从这个高度他可以清晰地看到,济南卫的大军分作三股,从东、东南以及南三个方向围拢而来,毫不留情地清扫着大明湖畔。从他们的动作来看,绝非敷衍了事,显然上峰是下了死命令的。

&esp;&esp;可朱瞻基观望了一阵,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他怒气冲冲道:“我书信里明明只提及佛母,搜捕就是了,谁让他们搞成了乱打乱杀,伤及那么多无辜。”

&esp;&esp;他在淮安已知道,大部分白莲教众只是互助的穷苦人家,看到官军如此杀戮,突然有些后悔这么莽撞。朱瞻基一拍栏杆:“靳荣可靠,确凿无疑,咱们赶紧去找他,让他停手!”说罢转身噔噔噔就跑下楼去了。

&esp;&esp;苏荆溪跟在后头,双眉始终微蹙她对于太子的计划持保留态度,可一时也没什么能驳斥的。她只能一步步缓缓走下台阶,希望能借此争取到时间,再仔细盘算一下。

&esp;&esp;“苏大夫,你怎么这么慢,快点!快点!”太子站在汇波楼的楼梯下,不耐烦地催促道。

&esp;&esp;“殿下,你的箭伤还没好,不可动作太剧。”苏荆溪拖延着说。

&esp;&esp;太子摸了摸右肩:“昨日上药时我都能摸到箭镞头啦。你不是说再坚持两三日,它便会自行脱落嘛。”

&esp;&esp;“越是这时候,越要谨慎。”苏荆溪借着这短短的空当,脑子里已盘算了一圈,开口便道:“殿下您玉佩已丢,要如何说服靳荣,您是太子?”

&esp;&esp;朱瞻基哈哈大笑:“苏大夫不必操心此事,靳荣这个人我很熟悉,当年曾在永乐爷麾下听用,靖难时在白沟、浦子口立过功。我在京城见过几次,他肯定认得我。”

&esp;&esp;“朱卜花亦是近臣,跟殿下更熟悉。”

&esp;&esp;“永乐十八年的山东白莲教闹事,靳荣也参与了镇剿。何况你看他对白莲教下的这个狠手,岂能跟朱卜花那个狗贼相提并论!”太子佛然不悦。

&esp;&esp;苏荆溪注视着朱瞻基有些激动的眉头,没再劝下去。自逃亡以来,这还是他第一次独立筹划,若是继续质疑下去,只怕会触碰到太子那脆弱的自尊心。于是她垂下手来,柔声道:“既然如此,请恕民女暂时不能随扈东宫。”

&esp;&esp;太子一怔,旋即一股怒意涌上来。我不纳你的谏,你就撂挑子不干吗?苏荆溪一撩额前的细发,笑道:“殿下误会了,民女只说暂时离开,可没说一走了之。”

&esp;&esp;“为何?”

&esp;&esp;“这一次您去见靳荣,能有几成把握?”

&esp;&esp;“没有十成也有九成。”

&esp;&esp;“就是有一成危险,亦不能轻忽。民女自请留在外面,实是为殿下多留一条路。倘若其心可用,则诸事皆宜;倘若碰到那一成可能……殿下也不至于孤立无援,我至少能赶去德州,请张侯跟于司直前来救驾——殿下万金之躯,须备万全之策,容不得半点疏漏啊。”

&esp;&esp;听到苏荆溪这一番苦心,全是为了自己的安危,朱瞻基立刻大为感动,忍不住握住她的手道:“苏大夫你,你可真是,真是体贴本王。”他见苏荆溪脸颊微红,想要把手掌抽出来,不由得又握紧了几分。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