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朱瞻域道:“太子乘坐海落船过了阁上闸之后,我一直派了精骑沿路追踪,亲眼见它过了天津卫。现在青州旗军一分为三,以廊坊为轴前后堵截,层层设防。太子身边只有一个张泉,绝无突破可能,请父王宽心。”
&esp;&esp;“当初唐赛儿也说在南京干掉太子,绝无幸免可能!你去淮安接手,也说太子绝无北上可能!”汉王的愤怒在嗓子里滚动,“可瞧瞧你们搞出的这个局面!”
&esp;&esp;朱瞻域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已经做到这个地步,父王您不可被一个小人物乱了心神。”
&esp;&esp;汉王沉默片刻,把手帕揣回袖子里,一屁股坐到船头。毕竟也是快五十的人了,之前旷日持久的对峙,同样令他身心俱疲。小舟恰好行至门洞中间,让汉王的面孔笼罩在一片浓重的阴影之中。
&esp;&esp;“瞻域,你刚才怎么不等瞻坦上船就划开了?”
&esp;&esp;“儿臣怕吴定缘跑掉,一时心急……”
&esp;&esp;“这门洞里只有你我父子二人,连篡位谋狱之事都能谈,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汉王叹了一口气,“我知道你跟瞻坦互别苗头,不肯相让,这也是人之常情。可如今大事未定,一家人还是不要互相算计了。”
&esp;&esp;他一改午门前的霸气,多了几分老父亲的絮叨与无奈。朱瞻域摇撸的动作没有变化:“世子之位,只有一个;太子之位,也只有一个。”
&esp;&esp;“你这是在责怪我偏心吗?”
&esp;&esp;“不,长幼有序,二哥做世子我并没什么怨言,乖乖做个临淄王也不错。怪只怪父王您给了我这个乾坤变易的机会,让我看到了一线天机。人心一动,便回不去了。”说到这里,朱瞻域忽然笑起来,“皇爷爷原来何尝不是打算终老于燕藩,建文帝削藩,让他有了机会,只好争上一争;父王您若不是得了那药方,不也就死心塌地做个藩王了吗?一个人若是见到机会,又怎会不动心呢?”
&esp;&esp;听了这一番议论,汉王一时哑然。
&esp;&esp;朱瞻域道:“父王您对我恩重如山,儿臣自当倾力辅佐,绝无二话。但这兄弟相争之事,相信您比我熟,是怎么也避免不了的。儿臣不求父王偏袒,只要择其贤者而用之便是。”
&esp;&esp;汉王沉默良久,忽然道:“你还记得你七岁那年,我带着你去神机营里玩吗?”
&esp;&esp;“记得,那营垒里有许多大炮小铳,我可喜欢了。从那时候起,儿臣对这火器就着了迷。”
&esp;&esp;“咳,你可不知道。那次去完,我可是挨了父皇好一通训斥。一班大臣说我交接京营,私窥火器,是居心叵测,纷纷弹劾。可我真的没那种心思,单纯只是想让你高兴一下罢了。一个做爹的带孩子去玩,有什么不对呢?不只是你,还有瞻折、瞻坦、瞻壑……我希望你们都开开心心的,可每次带出去玩,总有人叮着咱们父子,找各种理由弹劾,变着法往谋篡上靠。”
&esp;&esp;汉王顿了顿:“这些事,原本我是不在乎的,债多了不愁。可这一次,有大臣坚持要连你一起责罚,说小小年纪便摆弄不祥之器,非是宗室之福。我跑到宫里头大吵大闹,拼了自己被罚闭府三月不出,总算把你的责罚给免了。”
&esp;&esp;朱瞻域划着船,眼神闪动,不知在想些什么。
&esp;&esp;“那一次之后,我忽然害怕了。父皇在的时候还好,若父皇不在了呢?我大哥是个妇人心肠,耳根子太软,群臣一起哄,让我怎么办?我若出了事,你们这些孩子怎么办?你们那会儿年纪小,可不知道你爹我在京城过的什么日子。天天被言官们抨击桀婺暴戾,京城茶馆里日日讲我野心勃勃的段子,连篡位的理由,他们都帮我想好了——谁让我是老二呢,谁让我靖难的时候拿下的功劳多呢?说来说去,连我自己都信了,嘿嘿。”
&esp;&esp;“父王……”
&esp;&esp;汉王重新站起身来,拍了拍朱瞻域的肩膀,难得露出温柔:“后来我想明白了,带着儿子尽情出游这种事,别人可以,独我不成。我既然在这个位置,就该承受这种命运。人哪,就得认清自己到底是谁,才知道该做什么事。你说得对,既然见了一线天机,就该争上一争。为父如此,你也是!”
&esp;&esp;说话间,小舟驶出了承天门,外头天光乍亮,让两个人都眯起眼睛来。
&esp;&esp;虽然此时天雨收敛,可御街上的大水却依旧未退。有阳光从逐渐散开的铅云间隙透下来,映得水面微泛白光。一直到这时,北京城才算是显现出雄壮峥嵘的一面。远远地,汉王父子看到一具棺材和一个人,正朝着东边漂去,速度居然还不慢。眼看就要离开皇城范围,进入东长安街。
&esp;&esp;从承天门沿长安街向东半里之外,是一条厚实的宫墙。在东皇城根开有一道东安门,内外即是皇城与外城的分界。因为大水的缘故,东安门也是中门大开,以方便迅速排掉御街积水。吴定缘前后贴着神主牌,守军根本不敢靠近,门又关不上,只能任由他穿行过去。
&esp;&esp;“这些京营的人,个个都想明哲保身,居然就这么把他放过去了!”汉王恨恨道。
&esp;&esp;当然,他明白,能争取到这些人保持中立已是最好的结果。汉王回头看看,诸多袍色不一的官员、内官、禁军们在水面上各显神通,乱哄哄地跟着过来。天子灵柩在眼前被人劫走,他们哪敢不跟上来?但也别指望那些家伙去冲锋陷阵。
&esp;&esp;“其实父王您还有一支力量可用。”朱瞻域道。
&esp;&esp;朱瞻域赶到京城时,带进城里一支青州旗军。这支队伍是靳荣的铁杆心腹,一心要置吴定缘于死地,即使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让他们去动手,是不会顾忌神主牌的。
&esp;&esp;“他们在什么位置?”
&esp;&esp;“我们是从崇文门进来的,没料到会有这么大雨,不利大部队行进。所以让他们去了东江米巷附近的台基厂待命。”
&esp;&esp;台基厂在皇城东南偏南的位置,是修建紫禁城时堆放柴草的地方,为了防潮,地势修得很高。汉王想了想,说:“正好,让他们迅速北上,无论如何也得给拦下来!”按说外军进城是犯大忌讳的,但现在出了这档子事,他们只要打起“追回梓宫”的旗号,足以师出有名。
&esp;&esp;朱瞻域当即下船,跳上另外一艘朝台基厂飞速赶去。朱瞻坦则气喘吁吁地跟上来,拿起摇撸,做了个全力划动的姿态。汉王看了世子一眼,一言不发,只是做了个尽快的手势。
&esp;&esp;朱瞻坦一心想挽回之前的失分,所以划得十分卖力。汉王的小船飞速切开洪水,箭一般追过去。汉王身后那一支古怪的混合队伍也不敢怠慢,紧随其后,不少人心里面想的是,我这不是追随汉王,我这是为了抢回大行皇帝的灵柩。
&esp;&esp;他们借着滔滔水势,很快便冲出东安门。一过宫墙,御街两侧不再是高大巍峨的殿阁楼台,而是一块块被胡同分割开来的四合院民房。它们同样也被泡在水里,倾斜的灰色瓦顶上站满了人。
&esp;&esp;汉王无心去管这些贱民,一心盯着船头。以这个速度的话,不出数刻,便能追上那具笨重的棺材。到时候就算众人不敢动手,只要一拥而上把吴定缘团团围住,也能解决问题。
&esp;&esp;朱瞻坦身体有点虚,才划了几十下便有些气喘吁吁,船速缓缓慢了下来。汉王大为不悦,这孩子,这点卖力气的事情都做不好!他正要开口训斥,朱瞻坦却猛然伸直了手臂,惊讶地朝远方指去。
&esp;&esp;汉王顺着儿子的方向看去,不由得眉头一皱。
&esp;&esp;几百步之外的御街——大概位于贡院南边——被一条长长的高墙拦腰截断。这高墙并不是笔直的一条线,而是斜斜从西至东拉成一条不规则的曲线,把北边的贡院、南边的羊毛胡同都囊括进去,将皇城与大部分东城区域分割开来。
&esp;&esp;如果再观察仔细一点的话,会发现它更像是一过上窄下粗的堤坝,构成主体的不是青砖方石,而是一大堆垃圾——土垒、石块、破旗、门板、推车、箱笼、家具,什么都有,甚至夹杂着花花绿绿的被褥,好似乞丐一般。
&esp;&esp;但这么一道匆忙搭建起来的堤坝,布置却颇有章法,充分利用了各种材料的堆叠特性与地势,稳稳地把御街西边汹涌的洪水挡住,不让它继续向东边蔓延。
&esp;&esp;在这条长长的堤坝之上,无数人头攒动,男女老少都有,衣衫褴褛。他们都浑身湿漉漉地扛着长短工具,紧盯着身前不停冲击崖岸的洪水,就好像边关之上的忠诚守军一样。这景象既古怪又蔚为壮观。
&esp;&esp;“这是什么?”即使是见多识广的汉王,也愣住了。
&esp;&esp;“昨天白天我从这里走过,肯定还没有。”朱瞻坦不太确定地说,难道这玩意是一夜之间建起来的?
&esp;&esp;但此时更重要的是,吴定缘驾着那棺材,已经抵达了堤坝边缘。龙棺的形制是平底微翘,边缘平滑,这时候水位又高,借着水势它一下子冲上坝顶。站在棺材上的那个瘦长身影似乎张望了一下,然后一挥手,周围立刻有好几个人跑过来帮着搬运推动。几下工夫,洪熙皇帝的龙棺便被推下另外一侧,暂时从视野里消失了。
&esp;&esp;“混蛋!”
&esp;&esp;汉王勃然大怒。这些贱民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公然协助反贼搬运龙棺。他催促朱瞻坦加快速度,可惜小船的船头太直,没法一口气越过堤坝,船头一触坝面,就不得不停了下来。
&esp;&esp;朱瞻坦不待父王吩咐,破口大骂道:“狗东西,竟然截阻御道,还不快给我扒开!”堤坝上那些百姓听到这喊声,都露出畏惧之色,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动,不约而同把视线投向人群中一个中年人。
&esp;&esp;这中年人赤裸着上身,一脸疲色,神色却沉稳得很。他几步走上堤坝,对水中一抱拳:“启禀贵人,这堤不能扒,一扒开,整个皇城蓄积的洪水,便会席卷整个东城,届时这半城百姓可就全完了。”
&esp;&esp;“你算哪根葱!在这里聒噪!”
&esp;&esp;“在下周德文,大兴半边店的厢长。”周德文坦然道。
&esp;&esp;朱瞻坦怒极反笑:“好一个大兴厢长,你跑来东城筑墙,是什么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