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两京十五日在线阅读马伯庸电子书 > 第9节(第1页)

第9节(第1页)

&esp;&esp;“啊?”

&esp;&esp;朱卜花一怔。孝陵乃是洪武皇帝的陵寝,就在钟山南麓,驻有一卫五所共五千六百人的护陵军。太子伤恸过度,要去拜祭祖陵无可厚非,可这个时辰……他连忙劝道:“如今夜色深重,形势不明,从皇城至钟山孝陵这一路又近山麓。殿下万金之躯,不可轻易涉险啊。”

&esp;&esp;“可本王留在这宫城之内,也睡不踏实。那你安排一下,我去守备衙门探望一下襄城伯和郑太监。”

&esp;&esp;“他们如今皆有名医施诊,伤情无碍,只是一时闭过气去尚未醒转。您若亲临探视,龙威过盛,只怕两位羸弱不堪承受,反令病情蹉跎。”

&esp;&esp;朱卜花说得委婉,殿内沉默片刻:“好吧,那你把名单留下,本王先看看。其他的事,明日再说。”朱卜花暗自松了一口气,把纸折搁在门槛上,然后躬着身子退了出来。

&esp;&esp;他走出长乐殿几十步,廊下的柱子旁忽然传来一阵咯吱咯吱的咀嚼声。朱卜花皱皱眉头,又朝前走了两步,眼前转出一个人影:“我说朱太监,你这就走啦?”

&esp;&esp;这人穿着一袭细葛道袍,头戴九华巾,看似小生员,细看却是个穿男装的年轻女子。

&esp;&esp;“昨叶何?你来做什么?”朱卜花似乎早就认识她。

&esp;&esp;“我就是来看看,朱太监这边顺利不顺利。”昨叶何笑眯眯道,顺便从腰间顺袋里抓出几粒桂花炒松仁,放进嘴里嚼。她的袖口高抬,赫然绣着一朵怒放的白莲。

&esp;&esp;“哼,不劳你们费心,已稳住了。”

&esp;&esp;昨叶何嫣然一笑:“是你稳住太子了?还是太子稳住你了?”

&esp;&esp;朱卜花眉头微皱:“你什么意思?”

&esp;&esp;昨叶何冲长乐殿歪了歪脑袋:“我刚才听得真切,太子可是一直在试探你呢。”

&esp;&esp;朱卜花脸上的脓包似乎涨大了一分,压低嗓音怒喝:“不要胡说!他连南京城墙是黑是白都没看清,就被我直接带入皇城,又怎么会起疑心?”

&esp;&esp;昨叶何道:“经历了那么大的事,太子难免疑神疑鬼。我看太监不必为难,径直冲进去一刀剁翻,万事干净!”

&esp;&esp;她一边说着一边嚼,几粒松仁在齿间很快被磨得粉身碎骨。

&esp;&esp;朱卜花冷笑道:“你们白莲教办事不利,炸船走漏了太子,如今倒要我来背这骂名!”

&esp;&esp;昨叶何不以为然:“骂名?昔日建文就在这皇城内不知所终,你家永乐皇帝又何曾有骂名了?”话音未落,朱卜花的大手已经狠狠捏住了她的肩膀:“你敢再提太宗名讳试试?”

&esp;&esp;“原来太监你死活不肯动手,是还顾忌对朱家的君恩臣誓啊!”昨叶何毫不畏惧。

&esp;&esp;朱卜花冷哼一声,松开了手,眼神复杂了许多:“君恩深重,我是须臾不敢忘的,只不过不是这个君罢了……”

&esp;&esp;昨叶何双眸陡然射出两道寒光:“这次的大事,是白莲佛母和你家贵人联手订下的,开了弓便没有回头之箭。太监若想在这条船上站稳,就非得亲手把另外一条凿沉了不可!”

&esp;&esp;朱卜花与这位白莲左护法瞪视片刻,许是脸上的疽肿痛痒难耐,他终于一塌肩膀,像是发泄似地吼道:“好!但你跟我一起去!”说完他转过身去,抽出腰间的长刀,大踏步又朝长乐殿奔去。

&esp;&esp;此时长乐殿门槛上的纸折不见了,应该已被取走。殿内烛火透过屏风,映出一道斜靠在榻上的影子,似是正在读着名单。朱卜花深吸一口气,在门槛外大声道:“臣朱卜花,有要事求见太子千岁。”

&esp;&esp;这一次太子没有吭声。他又吼了一声,对面还是没有回应,朱卜花心中升起一阵不安——难道昨叶何猜对了,太子果然对我起了疑心?

&esp;&esp;身后的昨叶何突然道:“有些不对!”

&esp;&esp;朱卜花疾步猛冲过去,撞开几重纱帘,踢翻屏风,看到一个小奉御被剥了个精光,嘴里塞着一枚琉璃如意,双臂之间捆着几条金丝绦带,整个人倒在榻上正瑟瑟发抖,那张纸折正盖在脸上。

&esp;&esp;朱卜花粗鲁地把如意从小奉御嘴里拔出来,捏住他的脖颈拼命摇晃:“太子在哪里?”可怜小奉御满口是血,含混不清地说道:“我,我进来通报太监求见,太子让我原地不动,然后用砚台把我打倒,等我醒来时已……已是如此了。”

&esp;&esp;朱卜花的面皮鼓胀,几乎要爆开浆来。看来太子刚才与他问话之前,便已打算潜逃。到底他是何时看出破绽的?带着满腔疑问,朱卜花把小奉御一把远远扔开,提着刀开始在长乐殿中搜寻。长乐殿的面积不算太大,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太子不可能藏得妥善。

&esp;&esp;可朱卜花转了几圈,连圊房的净桶里都打开看了,却一无所获。难道这只煮熟的烧鹅,真能平白飞走?昨叶何到底心思更为细密,她环顾四周,突然说道:“是衣袍!”

&esp;&esp;朱卜花如梦初醒。那个小奉御是光着身子的,太子一定是改换了他的灰袍,扮作小宦官离开长乐殿了。

&esp;&esp;他暗叫不好,长乐殿附近的守卫得了授意,不允许太子离开,但不会提防直殿监的那些仆役。若是如此,太子搞不好已突破长乐殿周围的封锁,在宫城内游走。

&esp;&esp;“来人,传我的命令,皇城宫城一体戒严,缉拿,缉拿……”朱卜花说到一半,说不下去了,缉拿谁呢?难道说缉拿太子吗?

&esp;&esp;他的心腹毕竟只是少数,外围的勇士营可不会接受这种命令。这时昨叶何俯身从地上捡起一件东西,举到朱卜花的面前,微微一笑:“自然是去缉拿那个小奉御。”

&esp;&esp;朱卜花一看,她手里是一块玉佩,上镌“惟精惟一”四字。

&esp;&esp;这是永乐皇帝赐给圣孙的佩物,估计是朱瞻基改换衣装时无意中掉落了。昨叶何的意思很明白,朱瞻基从未来过江南,真正认识他脸的人凤毛麟角。如今没了信物,朱卜花可以硬说他是冒充太子的小奉御,从容调动力量围捕。

&esp;&esp;昨叶何这计策虽经不起仔细推敲,但此刻南京城里一片混乱,没人能提出质疑。只要过了今夜大事底定,真假也都无妨了。

&esp;&esp;朱卜花立刻传令各处哨位,阖城大索。皇城入夜便会四门落钥,太子即使已离开长乐殿,也不过是从一个小囚笼进入到一个大囚笼。

&esp;&esp;一道道呼号传递下去,一根根火把点燃起来,漆黑的宫城里多出了几百个光点,它们迅速构成了长短不一的线条,像篦子一样来回梳理着暗夜。从奉天殿到文华殿、武英殿,从华盖殿到谨身殿,这些寂寥已久的荒芜宫阙之间,填满了耀眼的喧嚣。

&esp;&esp;可搜索始终没有结果,太子就像被黑暗溶化掉一样,不见踪影。朱卜花气急败坏地用鞭子狠抽了几个手下,下令把内廷以及东西六宫也纳入搜索范围。

&esp;&esp;朱卜花作为禁卫官领的嗅觉相当灵敏,这一次很快便在坤宁殿的西边发现了蹊跷。

&esp;&esp;当年洪武皇帝修建宫城之时,填平了一个燕尾湖,在上头修建了乾清、坤宁诸宫。因此内廷一带的地势偏低,极容易造成内涝,住起来苦不堪言。为了解决排水问题,不得不额外修了几条排水瓦渠,从诸宫台下一直接引到西侧的秦淮河去。

&esp;&esp;今年南京地震频频,坤宁宫的台基被震裂了一个大口子,恰好裂在瓦渠的雨口处,形成一个比狗洞还略大一圈的孔隙。这里平时无人居住,工部也不着急修,一直搁在那儿没管。一名勇士营士兵路过这里,试着钻进孔隙一探,结果令他大吃一惊。

&esp;&esp;朱卜花、昨叶何赶到坤宁宫时,士兵们已经把里面的发现掏了出来。这是一顶腐朽不成样子的冠首,缨纮系带皆已化灰,但勉强能分辨出冠身分成十二缝,旁边散落着几十枚五彩玉珠、一根玉簪和一对葵花形金簪纽。

&esp;&esp;“这是皮弁冠啊!”朱卜花久在大内,一眼就认出来了。他为了确认,伸手在缝上摸了一把,鹿皮早烂了,露出里面的一缕包金竹丝。不会有错,这是只有天子才能戴的十二梁白鹿皮弁冠。

&esp;&esp;它烂得太厉害了,不可能是太子刚刚遗落,起码在瓦渠里扔了十几年。可大明开国才多少年?什么人有资格戴这顶皮弁冠?又为什么把它遗落在这里呢?

&esp;&esp;朱卜花和昨叶何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一丝震惊。如果他们猜测无错的话,一个萦绕明宫许多年的密辛,居然在这个敏感的时刻现身了。

&esp;&esp;二十六年前,洪武皇帝去世,他的孙子朱允炆登基称帝,改元“建文”。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起兵靖难,前后相持四年,最终打到南京城下。宫城之内突然燃起离奇大火,等到火势稍熄,整个坤宁宫内留下数具烧焦的尸骸,其中经辨认有马皇后以及太子朱文奎,而建文帝朱允炆却就此失踪。

&esp;&esp;他究竟是如何逃离重围之下的宫城,又去了哪里,没人知道。燕王登基为帝之后,终永乐一朝,一直没放弃寻访其下落,可始终未有所获,成为永乐皇帝一个至死未释的心病。

&esp;&esp;从这顶皮冠推断,当年建文帝应该是从坤宁宫侧这一条排水瓦渠里钻了出去。瓦渠很窄,为了让身体顺利通过,建文帝不得不把象征着帝王身份的十二梁皮弁冠扔在入口,一去不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