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其中,最叫人瞩目的,应当是今年的探花郎沈淮书,据说他很快就会返回京都任职,此次诗会是他在信阳城,参加的最后一次的宴会。
&esp;&esp;这位探花郎自打回乡后,便处事低调,不常出现在大众视野,故而不少人都怀揣着向他请教学问的心思,想要挤进这场宴会。
&esp;&esp;毕竟相较于死磕书本,本次科举的“获胜者”的建议可是千金难求。
&esp;&esp;再者,更令人瞩目的,便是坊间最近流传的有关这位探花郎和世子小妾的风流韵事。
&esp;&esp;相助你替我谢过他。
&esp;&esp;有人说,沈淮书口中的那位心爱之人就是世子殿下前不久新纳的小妾,至此,有关信阳候世子仗势欺人、横刀夺爱的故事闹得沸沸扬扬。
&esp;&esp;一对佳偶惨遭权贵拆散,多少平民百姓想要为此鸣不平。
&esp;&esp;不过,这些都只是不知从哪流传出来的谣言,一夜之间疯传,没个准确,大部分人都只敢在私下谈论,毕竟牵扯候府,谁都不敢断言。
&esp;&esp;凝香院内,蒋南絮不安地绞着手帕,眼神失焦,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esp;&esp;“娘子,喝口茶吧。”梦月见状,便猜到她是因为外面的谣言而烦心,但她跟随她不久,根本不清楚其中的真真假假,所以她既无从安慰,也无法反驳外界的猜测。
&esp;&esp;从昨日开始,就陆续有人想从她这里探听些许消息,她都闭紧了嘴,只字不言。
&esp;&esp;梦月隐隐清楚,就算平日里相处得再不错,但娘子的心中仍然竖着一道屏障,无法轻易相信他人。
&esp;&esp;所以直到现在,娘子都没有主动朝她们透露过零星半点,只叫她们不要理会外面的风言风语。
&esp;&esp;可是一直放任谣言流传下去,不进行反驳的话,就会被有心之人猜测成心虚,最后愈演愈烈,假的也成了真的,这于娘子的名声来说,着实没有益处。
&esp;&esp;“诗会进展得如何?”
&esp;&esp;一道柔美的声音拉回梦月的思绪,梦月怔了怔,道:“客人们都陆续进府了,此时应当已经在花厅了。”
&esp;&esp;蒋南絮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好看的眼睛看向窗外,眸底掠过一丝犹豫和算计。
&esp;&esp;她本以为与沈淮书的事已经翻篇,等他去了京都任职,就再也不会对她的生活产生影响,可是千算万算,却没算到有人把他们的过往传播了出去。
&esp;&esp;沈淮书的为人她再清楚不过,更何况那日服软示弱后,得到了他不再纠缠的保证,所以应该不会是他传出去的。
&esp;&esp;可这座城里知道他们关系的人少之又少,蒋青峰也已经回了清源村,也不可能是他泄露出去的,再者说,为了往后能继续从她这里捞些钱,他也不会傻到亲自断送自己女儿的前程。
&esp;&esp;到底是谁呢?蒋南絮皱紧眉头,脑海里一片空白,一时间竟想不出是谁宣扬出去的。
&esp;&esp;旁人的看法她并不在乎,她担心的是世子殿下会怎么想?会怀疑她和沈淮书之前有过苟且吗?会因此冷落她吗?
&esp;&esp;若真是如此,她吃饭的饭碗怕是都要不保。
&esp;&esp;事情刚传出来的时候,她不是没想过否认,可是她又担心对方掌握了什么证据,便暂时假装对此充耳不闻,等过段时间谣言的热度慢慢冷却下来,她再打死不承认就好了。
&esp;&esp;不过在这之前,她得找个机会和沈淮书通通气,让他也千万不要松口承认他们之间有过什么。
&esp;&esp;思及此,蒋南絮抬眼看向旁边的梦月,诗会上人多眼杂,她自己不方便露面,最好的方法便是让梦月替她去递个信,梦月之前在大街上和她一起见过沈淮书,她是认得他的脸的。
&esp;&esp;然而这个念头刚升起来,她就快速打消了大半,毕竟要让梦月传话,就必须要向她透露些许事情。
&esp;&esp;但思来想去,眼下她身边的可用之人,就只有两个人,她总不能去找烟云帮忙吧?烟云虽然办事稳妥可靠,但是目前来看并不是可以信赖的人。
&esp;&esp;半响过去,蒋南絮咬了咬牙,朝梦月招了招手,把她唤到自己的身边来,小声说:“梦月,我想请你帮个忙。”
&esp;&esp;闻言,梦月便知她有话要吩咐,赶忙迎上前去:“娘子请说。”
&esp;&esp;蒋南絮道:“你……还有没有多余的衣服?”
&esp;&esp;梦月颔首道:“有倒是有,只是娘子问这个做什么?”
&esp;&esp;蒋南絮顿了顿,说:“我想让你帮我找个人给沈淮书带个信。”
&esp;&esp;一听这话,梦月心中一惊,脸上不禁露出迟疑的表情。
&esp;&esp;见状,蒋南絮赶紧解释:“没什么要紧的事,若你不愿意……”
&esp;&esp;“奴婢这就去办。”梦月连忙接话,她在褚府待了多年,心计和城府还是有的,该问的不该问的,该做的不该做的,她自是清楚。
&esp;&esp;
&esp;&esp;侯府每年都会举办两到三次诗会,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拉拢有前途的学子,尤其是一些“学而优”却不能“仕”的读书人,让其担任侯府门客;其次是为了树立侯府的威望。
&esp;&esp;侯爷不在府中,这次的诗会世子和二公子都没有空闲时间操持,故而转交给了三公子来牵的头,亦是由其主持。
&esp;&esp;三公子急于表现,将信阳城里但凡有些名望的学子都邀请了过来,所以规模比以往都要盛大。
&esp;&esp;宽阔的花厅内几乎容纳了几十上百的学子,一眼扫过去,学子们清一色的素色穿着,服饰颜色大多以淳朴的白色和青色为主,清爽雅致。
&esp;&esp;两排丫鬟有条不紊地向前走动,进入到诗会的会场。此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正中央正在作诗的学子身上,根本没人注意到前来上点心的两队丫鬟。
&esp;&esp;沈淮书在一众学子当中,名声和学问都是最为突出的,安排的位置自然也是最靠前的,上首坐的便是侯府三公子周俊谦。
&esp;&esp;沈淮书心不在焉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旋即便将其放在右手边,茶水晃荡,倒映出他有些心不在焉的神情。
&esp;&esp;此时,端着点心的丫鬟在他跟前蹲下,有条不紊地将盘子一一摆放在他面前,他随意扫了一眼,刚想收回视线,却见对方像是故意的一般,将其中一个碟子碰倒。
&esp;&esp;眼见要牵连旁边盛满茶水的茶杯,沈淮书蹙眉,下意识地便要去扶杯子,可谁料那名丫鬟却抢先他开口喊道:“哎呀,奴婢不是故意的。”
&esp;&esp;闻言,沈淮书若有所思地停下了手,眼睁睁看着那个杯子被打翻,茶水溅了他一身。
&esp;&esp;意外发生的太快,立马就吸引了周俊谦的注意,他猛地看过来,正好目睹了一切,当即呵斥道:“怎么回事?沈探花,你没事吧?”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