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孩子按部就班的上学,除了大皇子和九儿时不时折腾出一些动静,其它的孩子全部安安稳稳的念书习武。
转眼时间到了政历十四年秋。
这两年间生了很多事情,玉米和红薯在定安全面推广,种植技术达到成熟,定安的粮食产量翻了三四倍有余,百姓富足,国库充裕,肖政拨款在江南一带容易生水灾的地方兴修水利,应该在近两年便能看到成效。
肖政不止兴修水利,更在曲簌的建议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各州县之间的道路建设成了要任务,短短一年间,各府州县镇间的道路都在扩建,贸易往来更频繁,各处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相。
在州府推行的义务教学也初见成效,家里稍微宽裕些的,都会选择送孩子入学,不求入仕为官,但求能多识几个字,谋一份容易些的户口活计。
但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就算是义务教学,男女入学的比例为八比二,这也在曲簌的意料之中,只要有能愿意送女孩子读书,看到女孩子读书的优势,以后会越来越多家庭愿意。
封建社会,为何家里会忽视女子,一是因为父权社会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二是因为女子除了婚嫁不能用其他方式为家族带来荣耀和利益,仕途、工作都与女子无关。
所以绝大部分家庭会把资源集中在家中男子身上。
要改善这种现状,就要让女子在社会劳作中与男子有同样的机会。
‘四季如春’在曲簌刻意的要求下,因为女工比男工多了三分之一,很多女工拿的报酬甚至比男工还多,玉颜坊和回春阁的管事,半数以上是女子,很多家里看到了甜头,愿意培养家中的女孩。
这也是为何在曲簌‘四季如春’的学堂中,男女入学能达到各占一半的原因。
但要真正走到公平,曲簌深知她做不到,未来很长一段都达不到。
因为在她前世生活的时代,有法律条文要求下,也没有真正的做到。
这条路很难很难走,可再难,总有人要去走。
……
皇子公主们这两年也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皇子快十四岁了,大公主十一岁,二皇子十岁了,肉肉与二皇子同岁,三皇子和四皇子快八岁了,五皇子七岁,连最小的小满都五岁多了,九儿已经六岁多了,终于到了她期盼的能上骑射课的年纪。
不仅如此,皇子公主们的伴读送走了一大半,齐靖的幼子、曲笠的长子次子、钱书林的长女、齐桓的长女及王修杰的长孙和已逝去的忠勇侯的两个孩子一同被接入宫中一同念书,没固定是谁的伴读,按年龄可考试纪律分成了两个班,一个班两个夫子。
因此,很多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事生了。
原本大公主十岁后要回到内宫,肖政在征询大公主意见后,直接改了这条规矩,让大公主在御书房继续念书。
而且,肖政随了大公主的意愿,大公主没学女孩子的针线,和皇子们的功课全部一样,君子六艺,全学了。
正因这样,大公主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综合考试成绩远在大皇子之上,在所有皇子公主伴读中位列第一,成功的分到与大皇子几人一班。
大公主在书画方面展现出了出同龄人的天赋,连王修杰和另一位夫子,曾经的翰林院大学士及状元郎,都夸赞大公主的学识。
大公主最差的是骑射课,大公主过了九岁,便不喜欢骑射课了,但依旧坚持上,对大公主,肖政本就不要求她文武双全,当初学也只是为了强身健体,大公主不喜欢,肖政便不要求了。
大公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书本上,以至于大公主在去年居然能反过来辅导大皇子功课了。
……
按照大皇子的年纪该分三个班的,大皇子单独一个班,因为还有三四年,大皇子是能上朝替肖政分担政务的年纪了。
可大皇子果然考试又垫底了,垫的还厉害,比小四岁的二皇子和肉肉都要差上许多,不是考虑到他的年纪,肖政想把他扔到和九儿他们一个班算了。
王修杰在教九儿他们的同时,兼顾教大皇子,却在看了大皇子的功课后,连同敏贤妃一起骂了一顿。
要说完全对太子之位没想法是假的,最开始王修杰也以为是皇上不看重大皇子,却在进宫当夫子后,看着皇上隔三差五被大皇子气,大皇子还一堆歪理,甚至敢可皇上顶嘴,他为自己刚开始的丁点怀疑而感到羞愧。
皇上对大皇子够好的了,放在他家,不知跪了多少次祠堂了。
王修杰也不是没努力过,想着最起码不垫底,给大皇子开了一段时间私教课后,彻底放弃了。
他这个外孙,完全不是读书的料。
反正他是皇子,以后一个亲王跑不了,饿不死他。
真难为皇上七八年了还没放弃他,时不时还考察一下大皇子的功课。
但大皇子不着调了几年,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种地。
大皇子的目标变成了顶替蔡丰的位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自从肖政让皇子公主到了岁数每年要出宫参与耕种,没几年,大皇子现种地比在御书房和训练场有意思多了,因此,大皇子厚着脸皮非要拜蔡丰为师,蔡丰得到肖政的肯后,真的收了大皇子为徒。
大皇子在喜欢的事上,愿意下功夫,没多久,不满足于蔡丰的教学,他知道曲簌宫中小菜地稀奇古怪的东西最多,趁着肖政在昭纯宫的时候,顶着肖政不满的目光,也要往昭纯宫跑。
曲簌信奉因材施教,大皇子喜欢,又不是什么不可说的秘密,把前世知道的嫁接、人工授粉、大棚种植技术等换了个说法与大皇子交流,大皇子如获至宝,每一样都认真记着,打算回去仔细研究。
大皇子才十四岁,不知他以后会有怎样的成就,但就凭他现在的努力劲头,肖政对大皇子就放心了许多。
……
二皇子脸上的伤疤终究是留下了,可二皇子毫不在意,还开玩笑说自己脸上有伤疤显得更成熟了。
二皇子的成绩中规中矩,每样都认真学,每样都过得去,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但二皇子却是所有皇子公主中最沉稳的,二皇子的沉稳又不是消沉,用曲簌的话说是二皇子小小年纪身上就有了股老干部风,做事一板一眼,以后送去礼部最合适不过了。
陈氏送去恩业寺后,二皇子确实是消沉了不少,可耐不住有大皇子、肉肉和九儿这三个能玩的,没过几天,二皇子便在他们的带领下,逐渐淡化了陈氏的事。
连陈氏在时,二皇子身上那股淡淡的愁绪也消失了。
肖政后悔没早些送陈氏走。
喜欢贵妃软糯,牵动帝王心请大家收藏:dududu贵妃软糯,牵动帝王心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