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雨洁为你付出太多了。”柳寒月合上血书,眼中泛起泪光,“收养瑶瑶,是应当的。”她顿了顿,抬眸望向熊少卿,“给她改姓熊吧,以后……她就是我们的孩子。”
月光如水,洒在通往熊瑶寝宫的宫道上。柳寒月远远就看见书房的窗纸上映着一个小小的身影。
推门而入,熊瑶正伏在案头读书,听见动静立刻放下书本,像只雀儿般迎上来:“皇后娘娘,您来了!”
孩子眼中的欢喜如此纯粹,让柳寒月心头一暖。她轻轻抚摸着熊瑶的头发,发丝柔软如缎:“瑶瑶,以后我就是你的母亲了,你愿意吗?”
熊瑶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那是一种混杂着惊喜与不敢置信的光芒。她用力点头,声音带着雀跃:“愿意!瑶瑶一直都很喜欢皇后娘娘!”
柳寒月将熊瑶拥入怀中,感受着孩子小小的身体传来的温度。
“好孩子,”她低声道,“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怀中的熊瑶紧紧抱着她,发间的金凤簪轻轻晃动,与她鬓边的步摇碰出细碎的声响,似乎在奏响一曲温馨的乐章。
此后,柳寒月将全部的爱都倾注在熊瑶身上。清晨,她亲自教导熊瑶读书写字,笔尖在宣纸上落下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母爱。
午后,她陪伴熊瑶练习六艺,看着孩子笨拙却认真的样子,眼中满是笑意。
夜晚,她为熊瑶掖好被角,听着孩子均匀的呼吸声,心中一片安宁。
熊瑶也愈发依赖柳寒月,时常像只小尾巴般跟在她身后,奶声奶气地喊着“母后”。母女俩的感情日益深厚,宫人们都能看到,皇后娘娘的脸上,笑容越来越多了。
熊少卿站在书房门口,看着柳寒月耐心地指点熊瑶习字,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温馨。
她走上前,轻轻握住柳寒月的手,声音里满是感激与欣慰:“猫崽,谢谢你。”
柳寒月回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的光:“熊崽,我们是一家人,不必言谢。瑶瑶是我们的孩子,我会用一生去爱护她。”
熊少卿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泪光。窗外,大盛帝国的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而殿内,这一家三口的温暖,却比任何荣光都更让她心安。
她知道,自己不仅拥有了万里江山,更找到了生命中最珍贵的家人。未来的每一天,她们都将携手同行,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以及大盛帝国的美好明天。
阳光透过坤安殿的湘妃竹帘,在叶瑾瑜膝头投下斑驳光影。
她轻抚着紫檀木榻上的云纹靠垫,这是柳寒月特意命人从永宁府搬来的旧物,边角的金线虽已磨淡,却还留着昔日舒国皇宫的气息。
殿外竹林沙沙作响,远处传来孩童嬉闹声,倒比从前做女皇时的朝堂更显生机。
“母后又在出神。”柳寒月的声音带着笑意,素白裙裾扫过青砖地时,熊少卿已将一盏新茶搁在案上。
叶瑾瑜望着熊少卿束发的玄玉簪,那是她前日赏的,此刻却别在对方发间,不由眯起眼笑道:“还是少卿最懂我心意。”
柳寒月立刻凑过来,凤纹宫绦扫过熊少卿的手背:“明明是我先发现母后喜欢青玉!”
她故意噘起嘴,发间步摇上的珍珠晃出细碎的光:“母后总说我是您最宝贝的女儿,如今看来,倒是要把这位置让给某人了。”
叶瑾瑜笑着拉过两人的手,指尖触到熊少卿掌心的薄茧:“你这只小猫。”
她轻点柳寒月的鼻尖,又握紧熊少卿的手,“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疼你们几年?”
“母后定会长命百岁!”柳寒月倚着叶瑾瑜肩头,忽然瞥见熊少卿藏在袖中的糕点油纸,正是母后最爱吃的桂花糖糕。
她伸手去抢,却被熊少卿灵巧躲过:“给母后留的。”
三人笑闹间,殿外的竹影随风摇曳,将满室温馨都映在了雕花窗棂上。
暮春的阳光透过御书房的雕花窗棂,在紫檀木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熊少卿握着朱砂笔的手悬在半空,案头摊开的犀渠国书还带着西域特有的藏红花香气。
“愿承大盛正朔,岁贡白象十头、夜光琉璃百盏……”她指尖划过烫金的字迹,嘴角难得扬起一抹笑意。
窗外的梧桐新叶沙沙作响,将“永为藩属”四字衬得格外明亮,这份主动归附的诚意,恰似暮春时节的暖阳,为新立的大盛帝国添了几分安定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