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之瑜往桌上看去,果然有个大陶盆里装着满满当当的一盆鸭子汤。
这野鸭子可真够肥的!
景之瑜坐了下来,面色仍是有些不好,如月问道:“景姑娘,你怎么了?脸色怎的不太好?”
玉清烟此时正好也进来了,闻言往景之瑜看去。
景之瑜淡淡笑了笑,道:“没什么,只是想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我们用晚膳吧,我好饿啊。”说着,便拿起碗,挨个给每个人都盛了汤,唯独没给自己盛。
吃着吃着,景之瑜突然想到了什么,她问道:“明苏,这野鸭子拔下来的毛,在哪里?”
明苏放下筷子,道:“扔了,景姑娘问这个做什么?”
“我突然想到,可以用鸭毛做个球给那些士兵们玩。”
“什么球?鸭毛怎么能做球?”如月问。
“这个……是我故乡的一种……玩法,叫做‘羽毛球’,就是用鸭毛或者鹅毛做的,很好玩,可以两个人一起玩,也可以好几个人一起玩,就是……”景之瑜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望着一桌子人全都懵懂的看着自己,她轻叹一口气,道:“总之,这种球很好玩。等吃完饭我拿张纸给你们画出来,你们就明白了。”
玉清烟饭量很小,但酒量却一点不小。她吃饭时,喜欢以一杯雪涧引打头,最后以一杯雪涧引收尾。景之瑜明明感觉身边人没吃多少饭,她却已经在喝“收尾酒”了。
景之瑜不动声色的给玉清烟夹菜,她颇有心机的夹了一大坨,说:“再吃点,这个好吃。”
玉清烟看她一眼,放下喝了一半的酒,重新又拿起筷子开始吃菜。
一顿饭吃完,景之瑜的心情便好多了。玉清烟给她拿来纸和笔,她便开始画“羽毛球”。
可她实在没有绘画天赋,画了好几张,都没能画出她记忆中的羽毛球。明明以前经常和朋友一起打羽毛球的啊啊啊!!
最后修修改改、涂涂抹抹,总算画出了个大致形状。
景之瑜将草纸拎起来,几人围着那张纸左看右看,最后,清竹问:“这就是‘羽毛球’?”
景之瑜自信的答:“是的啊!”
如月道:“这……我怎的看不明白?”
景之瑜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道:“咳咳,我画的确实不那么像,但做出来肯定好玩。”
她说的斩钉截铁,其余几人互相看了一眼,保持了沉默。
玉清烟盯着那歪七扭八的画看了一会儿,道:“看上去不错,明苏,你拿去做出来看看。”
景之瑜一听,惊喜道:“你也感觉很不错吧!我们先做一副出来,如果大家很喜欢的话,再想办法多做一点!”
玉清烟笑着点了点头。
景之瑜接着道:“我要去监工,我怕我画的太……难以分辨,老师傅看不懂。”
玉清烟道:“也好,那你和明苏一起去吧。”
明苏又将那些羽毛从垃圾堆里捡了回来。她一脸嫌弃的丢到地上,道:“现在要做什么?”
景之瑜在那一堆杂乱无章的羽毛里挑挑拣拣,最后选了些弯曲方向一致的翅膀羽毛,拿到河边洗了洗,晾在石头上。
这会儿风大,羽毛很快就吹干了。景之瑜将它们仔细的收好,道:“好了,羽毛准备好了,拿到兵坊里让兵匠做着试试吧。”
北地是老牌戍边基地了,因此这里的兵坊材料一应俱全,要啥有啥,根本不愁找不到制作材料。
一进门,景之瑜就跟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匠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那老兵匠眯着眼,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景之瑜便把羽毛都交给他,他拿了羽毛,仔细看了看根部,便转身隐入那一大堆“原材料”之中。
不一会儿,他又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块软木、一团麻线、一块皮革和两块木板。
他道:“景姑娘,这些可行?”
景之瑜一一扫过他手中的东西,清点一番,道:“够了,就这些。”
那老兵匠就拿来锉刀,开始削那块软木。景之瑜就在旁边指挥着,生怕他做错。
幸好这老兵匠经验丰富,手艺又好,不一会儿,一个羽毛球托便成型了。
他将羽毛排列好,一一插进软木,又用麻线裹了好几圈,最后用皮革包裹住球托底部,简直比现代羽毛球还坚固。
景之瑜大喜过望,拿起那颗球在手里试了试,又拿起旁边的一块薄木板试着击打了几下。羽毛球在木板上高高跃起又直直落下,完美!平衡性和飞行性能也没问题了!
最难做的球已经做好了,球拍就不是问题了。
景之瑜又拿起她的画,继续指给老兵匠看,接着又是叽里咕噜一大堆话,老兵匠拍了拍胸脯,道:“这不难,看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