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不能次次都和陛下悄摸在外头见面。
也太容易暴露了些。
“长姐能狠心下来,可三皇子却未必能迅适应。不如三皇子六岁前,就先在清霜殿养着吧。一来不与生母在一处,不会养成骄纵的性子,二来也是叫他提前适应,如何?”
杨佩宁四两拨千斤笑道:“都说男女七岁不同席,连彰渐渐大了,二妹你又尚未出阁,如此对你名声甚是不妥。何况……二皇子已入皇子所上学,四皇子年岁未至却已有皇后娘娘安排了夫子教导,若只连彰落下,只怕朝臣们要多心了。”
最后这句话,自然是说给崇庆帝听的。
这也是她一定要逼杨婉因将皇帝请来的原因。
前世的今日,倚华宫只是些口角纷争,崇庆帝压根没有理会,更别提抽空前来了。
听了杨婉因懂事的话后,厌恶她之余,为博美人一笑,便直接从紫宸殿下旨送到倚华宫让连彰搬住处了。
旨意已下,她再说什么,都无济于事了。
可眼下却不同。
琅琊王氏一族把持景朝文官一脉已久,皇后的父亲王太傅王涯更是处处掣肘崇庆帝的政令。
在此情景之下,王皇后手底下把握着老二和老四两位皇子。
饶是崇庆帝也不得不警惕自己屁股底下的皇位会不会被人提前惦记。
皇子去皇子所,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上个学。
拢幕僚,树威信,都是自皇子所而始。
她都提醒到这个份上了,她就不信,对王氏一族深恶痛绝的崇庆帝还要博美一笑,随意处理连彰的来去。
皇嗣,可是涉及到他的江山。
伴君多年,杨佩宁比任何人都知道他心里的小九九。
崇庆帝最终答应了她的请求,并且在连彰上学的事情上,也留意起来。
这也是他第一次意识到,孩子们已经渐渐长大了……
见赵端沉思的模样,杨佩宁勾唇。
至于杨婉因……
她已经安排好她的去处了。
“之前因着二妹不喜奢华霓裳殿也并未修缮出来,这才委屈二妹住清霜阁。眼下霓裳殿已修缮得差不多了,只等我从私库中寻些好物布置进去便好。日后二妹便改住霓裳殿吧。”
霓裳殿?!
原本还诸多不满意的杨婉因心中一喜。
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霓裳殿可不是清霜阁可比,宽敞华丽不说,还挨着崇庆帝来倚华宫留宿时就寝的临照殿!
若真住进了霓裳殿,就算没有赵连彰,行事也方便多了。
而在外人眼里,陛下留宿的仍旧是倚华宫!
有杨佩宁这个“宠妃”挡在前头,接受后宫女人的怒火,她就彻底安全了。
如此一想,杨婉因满意得不行,心中对长姐更添了不屑。
杨佩宁即便早侍奉君侧多年又如何?
现在当了嫔主还不是要捧着她?
“那就有劳长姐了。”
全然将宋嬷嬷的死忘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