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算你的半个女儿,保佑我顺利完成任务,早日回去玩手机追剧。
门外,找来的淮书礼藏到一边,听到她的心声垂下眼眸。
剩余的日子,一年有余,好像太短了,如果自己……
一个念头在他脑子里逐渐生根发芽。
李婶,又来进货啊
晃晃悠悠的马车里,桑叶提心吊胆地看着小人书,这是临走时,桑父悄悄塞给她的。
“叶儿啊,你娘不在,有些事只能爹出马,你等夜里和贤婿一同看,悄摸的啊。”
这么明显的话,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的桑叶心中了然,按耐不住好奇,就偷瞄几眼。
嘶~古人也不含蓄呀,玩得挺花啊!这姿势,高难度。
外边,赶马的淮书礼瞬间反应过来,脸上发热,听着自家娘子一知半解的心声。
淮老二家,老两口去田里干活,两个小的在家守门。
淮小妹拿着树枝在院子里写写画画,却被二哥出言嘲笑。
“还没学会写你的名字啊,我早就会了,真笨。”
“是你的文字笔画少,你厉害,你来写个舞字。”
“来就来。”淮二弟自信满满,“写好啦,大笨蛋。”
淮小妹看着地上的字不太对劲,数了数,道:
“我记得是四竖,二哥,你莫不是写错了?”
“不可能,你一个不会写的还质疑我。”
这时,有人来敲门,兄妹俩齐齐跑到大门后,透过门缝往外瞧,是左边的邻居李婶。
“肯定又是来借东西的,别开门,就装作没人在。”
淮二弟刚低声说完,门外的李婶就上前来,对着门缝微笑。
“我看到你们了,把你们家的锄头借我使使,我家那个挖坏了。”
这一笑吓得兄妹俩纷纷跌坐在地,差点喊救命。
门外的李婶催着开门,两个孩子互看一眼,一个慢吞吞地打开门,一个去牵着大黄狗。
“不用麻烦你们,我知道你家锄头搁哪儿。”李婶熟门熟路地找到锄头,不太满意地扛着出来,“最好使的那个不在,我就将就用吧。”
话罢,她自顾自地离开,跟自己家一样。
一个时辰后,马车驶到村东头,大树底下,几个婶子婆婆正在择菜。
“瞧瞧这马车,我们村头一个啊,淮老二真是有福气。”
“谁说不是呢,秀才儿子,儿媳还陪嫁一辆马车,这回门,怕是又从老丈人家拿回来不少好东西。”
八卦声中,马车渐行渐远,停在淮老二家门口。
厨房飘着炊烟,何氏已经备好午饭放在锅里,就等他们回来。
“回来了!孩他爹,快来帮忙。”
石墙边,听到动静的大伯母冒出半颗脑袋,一双算计的眼睛盯着淮老二手里的礼物。
“这哪是娶媳妇儿,分明就是发大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