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了三日。
白鹭书院,后山。
慕容莲笙握着鱼竿,心不在焉:“姐姐要走。”
今日一早,黄腾叫醒他,姐姐提着木桶和鱼竿在后山等他。
“南下走趟镖。”鱼竿往上一挑,桑澜拽起一条大鱼,“放心,会给你写信。”
她拎起鱼嘴:“想怎么个吃法?”
“烤。”
捡来干柴和生火的干草,一会儿功夫,桑澜坐在篝火堆前转着烤鱼,时不时撒点佐料增香。
“莲笙,往后想做些什么?”
慕容莲笙:“回凉州照顾义父。”
桑澜许下承诺:“好,我会上门拜访他老人家。”
“姐姐。”
“怎么了?”
“表哥他,不好。”慕容莲笙极为认真地说。
桑澜想起车厢里的事,垂眸认同道:“我知道,不好。”
听见姐姐的回答,慕容莲笙满意了,望着桶里的小鱼:“菜包跟你走吗?”
“不。”桑澜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菜包吃惯了山珍海味,又有小柳照料它,它才不肯跟我走呢。你想见它,上门便是。”
“姐姐不是不愿意与我在外人面前多接触吗?”
“端亲王府是我的家,你是我的弟弟,所以,也是你的家。”
桑澜翻转鱼面,前两日姨夫、芸姐姐和萧北辰与她澄清其中的误会。
她想从王府离开,因为端亲王府天然向着杨姨娘,即便杨姨娘做了错事,看在夫妻之情、母子之情上,也会轻拿轻放。
但姨夫告诉她,她回府后不久,他们查到当年杨姨娘指使人发卖了她,先处置了那人,又将杨姨娘关在庄子上,等赵王妃回来处置。
桑澜问:“为何不告诉我,为何要等小姨回来?”
端亲王:“你小姨一直拿她当妹妹,所以我们想等她回来。本王的话有推脱的嫌疑,但事实当真如此。”
桑澜记得师父说杨姨娘是个好人,原来师父也有识人不清的时候。
萧北辰:“那时你刚回来,我担心告诉你,你会走。”
桑澜心道:一定会走。
她问:“董夫人又是谁?”
萧北芸:“皇后的亲姐姐,前朝公主。”
萧北辰:“她与逆党有关,也与红袖香案有关,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
桑澜第一时间想到昭和公主:“彤彤是否知晓此事?”她想起彤彤脸上的伤痕,皇后必是向着董夫人,“圣人呢?”
“知道。董夫人同苏相走得近,但查她一人,苏相为着苏家也会尽全力保她。”端亲王看着她,“小澜想怎么处置?”
“我赞同表哥说的将计就计,暂时没有铁证,那就再等等。”桑澜抬眸,“苏家、董夫人,逆党,凡是手上沾了西山的血,我都要他们,血债血偿。”
回忆结束。
桑澜又反转鱼面,拿出一枚王府令牌,递给慕容莲笙:“呐,我在府中给你收拾了一处院子,在千山居隔壁。”
此事,还是萧北辰提出来,他现在是一个爱护妹妹的好兄长,也没处处管着人的臭毛病。
“好。”慕容莲笙红着眼,小心将令牌放进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