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宋氏这个亲娘,其他人都将乌希哈当半个亲生女儿来看待,很乐意为她花花心思、出出力。
十五这日一大早,乌希哈按例随宋氏到正院,给乌拉那拉氏请安。
众女齐聚,难免八卦。
说完玉录玳最近渐入佳境,又聊到前日宴上见到的某位夫人,暗示家中有一幼子比乌希哈大三岁,什么才貌俱佳、品行端方,吹得天花乱坠。
后来却叫乌拉那拉氏查到,是个怜香惜玉的多情种,房里丫头刚被堕了胎。
她们都知道乌希哈心智早熟,存着教导她的心思,最终演变成了择偶标准讨论会。
“挑男人,首要一条就是得上进,能为妻子和子嗣挣下一份家业。”
乌拉那拉氏作为疑似重生的大佬,已经脱离了男女情爱这种低级趣味,“那种满脑子风花雪月,为情爱昏了头的,最要不得。哪怕现在是为了你,谁知道哪天他或许就爱别人去了?”
“你有名分,有家产,有孩子,只要别老是想那些虚的,钻了牛角尖去,这日子啊,差不了!”
“人,我是不会挑的。”年氏拨弄着自己刚染的红指甲,“不管到哪儿,不管什么年纪,女人都得把自己捯饬得漂漂亮亮的,自个儿心情好,不怕丈夫不喜欢。”
“还有,”年氏坐直身子,十分严肃地告诉乌希哈,“千万别生太多孩子,不管是生还是养,都会很容易变老的!”
乌希哈随玉录玳在庄子上那一个月,她自己带着五个蛋,跟儿子们相看两相厌,白头发都冒出来好几根!
这哪是她上辈子积福,简直就是讨债鬼!
年氏这话一出,得到了其他女人的一致声讨。
乌拉那拉氏指着她骂:“若换一家人,你这样嘚瑟,早被主母给整治了。”
李氏也摇头,“孩子总是得有的。”
玉录玳虽然心病没了,纳喇家也给了承诺,李氏仍然发愁她的子嗣问题。
除了传宗接代的压力,孩子也不单单是为了男人和夫家生的,同样留着女人自己的一半血脉,是女人在后宅中的慰藉。
“若能两情相悦,自然是最好。”钮祜禄氏得到过四爷短暂的恋慕,笔下又接连写出动人心弦的故事,心中对爱情还是存有一份向往。
但她最近也感受到了暴富和搞事业的快乐,“然真情可遇不可求,还是听福晋的,多攒些家底银子。”
“妾只知道,以王爷的眼光和对二格格的宠爱,定会给二格格挑个四角俱全的夫婿,”耿氏提醒道,“有世子三位兄长在,往后还有七个弟弟长大成人,都是二格格的靠山。”
论娘家,这已经是大清顶配了,谁娶了乌希哈,都只有好好捧着供着的份,哪敢惹她不快。
最后,宋氏抱着乌希哈说:“额娘只要以后你过得开心就好。”
乌希哈听着额娘们的真知灼见,好像懂了,但又似乎什么都没懂。
她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对长大嫁人这件事情,充满了迷茫,还有些惶恐。
如果可以不长大就好了。
……
接下来一段时间,乌拉那拉氏有什么宴请交际的机会,能带乌希哈的都会把她带上,见了不少京中的官夫人。
乌希哈知道乌拉那拉氏是为了她好,努力学着人情往来。
那些夫人们或怀着别的心思,或真心喜欢乌希哈乖巧懂事,面上对她都慈爱极了。
但乌希哈总感觉心里有点不得劲。
好不容易熬到了休沐日,乌希哈立刻喊上弘时,去小汤山看大白,出城透透气。
没有提前相约,却在庄子门口看见成衮扎布等候相迎时,乌希哈的心情,终于久违地明朗起来。
“布布!”
第90章他急了
乌希哈走在三寸宽的田垄边上,双手展开保持平衡,时不时摇晃几下。
成衮扎布在她后侧方跟着,保持着一步能及的距离,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她身上,视线不敢有片刻移开,生怕她一个不稳摔倒。
此时此刻此地,只有他们二人。
青苹和弘时的小厮,被他们以上山遛虎的名义留在山下等候。等三人一虎进了山,成衮扎布又十分“好心”地问弘时,要不要骑大白试试。
弘时狂喜。
天知道他眼馋他们骑虎多久了,只是大白傲娇,一直不愿意。
上次玉录玳都被乌希哈带着骑了几回,弘历弘昼早年在王府的时候,也可以随意在大白身上乱爬。
只有他,从草原回来后,尽心尽力给虎大爷当了好几年的铲屎工、投喂工,得不到它的一个青眼。
别问,问就是活该。
成衮扎布哄好大白,弘时拍着他的肩直呼“好兄弟”,骑着它一下就跑没影了,丝毫没察觉大兄弟另有所图。
今天乌希哈的话比起往常有些少,成衮扎布关心道:“才多久没见,你好像瘦了点。”
“嗯?没有吧。”乌希哈转过身来,面对他倒着后退,“可能我是抽条,要长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