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清善小记txt奇书网 > 第38节(第2页)

第38节(第2页)

不仅有粥,还有银子!

有见识的,知道种痘是怎么回事。没读过书的,听到有银子可拿,也都跃跃欲试。

边上还有周边农户都熟识的村正在,大声向百姓们解释:“这庄子的主家,是京城四贝勒府,贝勒爷为家中小格格庆生祈福,方才施恩百姓。大家若担心不愿,绝不勉强,若信得过我,便进那棚子去试试。”

村正作保,贵人也没藏头露尾,百姓们顿时信了八分。

村正又道:“贵人带来的痘种只够百人,如今已去一半,说不定你们想种都种不上呢!”

还限量啊?那一定是好东西!

几番话术叠加,大家不再犹豫,规规矩矩地排队等候。

乌棚内,弘晖带着平安询问百姓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籍贯、家住何处、过往病史等,以表格形式清晰明了地记录在案,以便后续统计回访。

确认没有不适合接种的情况,就由张太医和学徒接手,进行种痘。

“这怎么还一股酒气呢?”露出膀子正要种痘的汉子抽了抽鼻子,不解道,接着又睁大眼睛,“还凉飕飕的!”

“这是酒精,消毒用的哦!”乌希哈在一边解释,“身上有伤口先涂一涂,就不容易感染发炎了。”

医用酒精是乌希哈这次开挂的副产品。

她穿越前还没上大学,高中读的是文科,只懂得这些比较常识性的东西,又给本届清穿女拖后腿了。

不过想到四爷得知后的惊喜,还说什么“造福万民”“功德无量”,乌希哈骄傲挺胸。

上学的时候,她可是第一批入少先队、入团入党的优秀积极分子。

一切为人民服务!

汉子家中也有个差不多大的女儿,怎么看乌希哈怎么喜欢,与她聊起天来,连种痘结束都没察觉,直到张太医不耐烦地催他走人。

最后,就到了由乌希哈负责的、最讨人喜欢的环节——发钱!

汉子接过红封,十分虔诚地为乌希哈送上祝福:“愿小贵人无病无灾,长命百岁。”

四爷带着苏培盛在稍远的地方,看他们忙得热火朝天,面上虽不见笑,但眉眼间皆是柔和。

今日已经是第三轮试验了。

去年十二月,乌希哈冒然提出“牛痘”之法,四爷没有过多地探究她究竟是从何处知晓,而是在第二天请了张太医过府研讨此事。

对旁人,四爷的说法是“小女爱书,无意在某本古籍中翻到,拿来询问,方觉其中大有可为”。

没有显露乌希哈的神异之处,也没磨灭她的功劳。

牛痘和人痘原理基本一致,张太医这个专家很快就领悟理解,并从理论上认为可行。

牛痘的危险性和制苗成本都远低于人痘,适宜大面积推广,若成了,是利国利民,甚至青史留名的大善事,四爷当即决定着手证实,并邀请同样激动的张太医加入。

四爷花了半个月时间找到了合适的牛痘苗,首先在自家的几个庄子中尝试,先确认了不论预防功效如何,接种牛痘对人身体基本没有损害。

随后,四爷又在乌希哈的要求下,找到了吉祥的老家村子。

他并没直言试验新式痘种,而是说“行善积德,为百姓免费种人痘”。

不久前刚经历了天花威胁的村民们十分配合。

待这些人也接种完并康复,四爷寻到一天花病人,隔离在远郊一处小院中,以百金为悬赏,召集志愿者进入,检验最终成效。

待收到成功的消息,饶是向来冷静的四爷,也忍不住在心中暗呼“老天保佑”。

不,应该是他的“星星”“保佑”。

除此之外,四爷另遣探子,在全国各地搜寻是否有疑似“染过牛痘后免疫天花”的案例。

这三个月来,四爷一心扑在研究“牛痘”上,连年都没多少心思过,甚至还推了几件康熙想交给他办的差事。

还好乌拉那拉氏是当过皇后的人,请安送礼、人情往来方方面面照顾周全。

后期四爷带上了弘晖,乌拉那拉氏听到些风声,任劳任怨地给他们做后勤。

随着桌案上的记录与书信越叠越多,四爷的眼神也越来越亮。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有的还没被人发现、认识并总结规律。

乌希哈提供了一个契机,为四爷找到那扇隐秘的大门。

“待下月万岁寿辰,爷将此法献上,定能叫龙颜大悦。”苏培盛见四爷心情好,大着胆子多说了几句,“届时爷必加官进爵,奴才先给爷道贺了。”

“封爵之事,全凭皇上好恶,强求不得。”四爷摇头,“此法大善,你瞧他们两个,再看看百姓。”

乌希哈赤子之心自不必说,弘晖这段时日深入民间,体味民生艰辛,成熟长进了不少。

四爷为孩子们骄傲。

比起还没有影子的封赏,眼前的收获,也足以值得他们这三个月的辛苦付出。

苏培盛懂四爷的心情,府里的孩子们也都是他看着长大的,真心实意道:“二格格是天上仙童转生,菩萨心肠,日后定福泽深厚。大阿哥人品行事肖爷,前途无忧。”

四爷低声默念:“善人善报,老天总会记着乌希哈的功德的。”

棚内流水线工作十分高效,准备的一百份牛痘苗很快就用完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