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轮不到弘时的武力威慑,乌希哈跟觉罗氏的交涉很顺利。
她只说“家中长辈想念”,别的理由还没编呢,觉罗氏就答应了。
“二格格你也帮着多劝劝,若是为了子嗣,不必如此。”觉罗氏不是个蠢人,跟玉录玳同处一屋檐下,多少也察觉了不对劲,玉录玳若是出了事,他们家肯定讨不了好。
他们不敢主动找王府提,今天乌希哈来,正好给纳喇家递了个台阶。
于是玉录玳一头雾水地“被”回了娘家。
回王府后,乌拉那拉氏和李氏也很疑惑。怎么乌希哈去看望玉录玳,结果把人给打包带了回来。
可见着了玉录玳现在的样子,李氏那叫一个心疼,巴不得她在王府里住上一两个月。
然后,跟玉录玳同个院子住了几天,李氏整个人都慌神了。
首先是厌食,玉录玳差不多是吃什么吐什么。
李氏让守夜的丫鬟留心,发现玉录玳每夜只能将将合眼一个时辰,还时常梦靥。
太医也请来看过,开了安神汤药,玉录玳却喝不进去。
这根本不是简简单单“吃不香睡不好”的事,身子迟早会垮掉。
但玉录玳这儿,李氏这个亲娘都问不出缘由,只能小心劝着。
随玉录玳回府的下人们也被轮番问了几个来回。
玉录玳在纳喇家的生活,整体上还是幸福如意的,就算偶尔夫妻、婆媳间有点小摩擦,并不难处理。
最大的矛盾,就是玉录玳久婚不孕,但觉罗氏和乌拉那拉氏都表态了说不着急。
她们当年过得可都比玉录玳难多了。
若不是发生在玉录玳身上、又亲眼见到她的病容,她们指不定还要说一句“矫情”“不惜福”。
李氏心焦,乌拉那拉氏也发愁。
玉录玳要是跟上辈子那样“病逝”了,四爷和李氏母子肯定会将责任怪到纳喇家头上,认为是他们照顾不周,那弘晖和弘昀兄弟的关系,必然出现裂痕。
“我看,大格格跟我怀大蛋二蛋那会儿有点像。”年氏出了月子,也来探望了几次。
她观察了几天,私下跟李氏她们讨论。
李氏苦着脸,“若真是怀了孩子就好了。”
“不是说身子像,是心思。”年氏摇头,“身上不爽利,太医大夫能看出来,对症下药。但心里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乌拉那拉氏连连点头。
可不就是年氏怀头胎时那种,大夫说没问题,实际上怎么看都有大问题的棘手状况。
“而且李姐姐你说的那些道理,大格格不是不明白。正是因为她乖巧懂事,所以什么事都憋在心里,才把自己憋成这样。”
很多时候,最大的负担,不是来自外界的责备,而是家人的“为你好”。
联想到自己,年氏越发肯定,“我那会儿还能哭能骂的,好歹发泄出来些,大格格这般,想来更难受。”
李氏听着眼泪都下来了,“那年妹妹你说,该如何是好?”
年氏手一摊,由衷建议道:“我看,既然是乌希哈发现的,不如还是交给她吧。”
第81章就位了
“好孩子,李额娘是真的没法子了!你向来聪慧,又有福气,你帮李额娘想想办法。”
正院里,李氏拉着乌希哈的手抹眼泪。
玉录玳回王府已有数日,被李氏十二个时辰盯着,情况没有再恶化,却也没有任何好转。
她提出要回纳喇家去,不再在王府给大家添麻烦,李氏怎么可能同意。
李氏有种可怕的预感,若让玉录玳这么回去,怕是再不能见到女儿了。
乌希哈忙道:“李额娘您先别着急,如果能让大姐姐好起来,我做什么都愿意的。”
“不止李妹妹,我也都劝过了,没什么用,”乌拉那拉氏在一边跟着唉声叹气,“我们想着你与她从小亲近,都是小姑娘家家的,说不准能叫她开怀呢?”
乌希哈原本以为,玉录玳回到李氏身边,情况会好些,至少能摸清她郁结的缘由,没想到李氏也一无所获。
而且,她还没找机会跟李氏说,自己发现玉录玳可能自残的事。
就玉录玳目前表现出来的症状,基本上能确定,就是抑郁症。
乌希哈对此的了解,仅限于后世网络上的科普和病例,李氏突然说要把玉录玳拜托给她,乌希哈是有些害怕的。
可事关玉录玳健康甚至性命,硬着头皮也要上!
“我回去想想,尽量试试,”乌希哈揪着手帕,“到时候还需要额娘们和哥哥们多多帮我。”
乌拉那拉氏承诺:“你想做什么,尽管放手去做。王爷那,我帮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