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匆匆往旁边挪了一步,明媚动人的眸子恨恨剜他:''明知故问!''
易知舟轻笑一声,语气带着几分宠溺:''殿下莫急,八皇子人在宗正司,陛下有令要他静思己过,撰写罪状。''
她昨日派德宝辗转打探也没问到哥哥的下落,如今听见易知舟这样说,心里的大石头瞬间落了地。
只见那双黑白分明的眸子莹光一闪,秀丽的小脸冲他靠近:“所言当真?八哥安好吗?”
易知舟点点头。
也算是安好吧,最起码眼下还没死,但是八皇子一旦亲手撰写了罪状,罪名落实也就意味着前程折戟,届时,不知武帝又该如何发落?
可这些事情,他不想过早说给她听,以免她与贵妃娘娘胡思乱想。
连日受挫的她犹如久旱逢甘霖,自己与母妃困在宫里无计可施,眼下唯一能够信任和依靠的人似乎就只有他了。
想到此,元季瑶鼻头一酸,朝他露出委屈的神态:''如今父皇身体抱恙也不愿见我,我有心为哥哥求情却无计可施。''
她失落的目光扫过承明殿的方向。
易知舟语气犹疑:''陛下不肯见你?''
只见元季瑶委屈地点点头,并将自己这两日吃闭门羹的经过告诉了他。
易知舟原本还想安慰安慰她,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堂堂天子,九五至尊,纵然有怒,避而不见又是什么道理?
元季瑶见他神情渐渐凝重,便没有继续说下去。
她抿了抿唇:“总之,眼下宫内我自己尚且能应付得了。至于宗正司那边,就拜托你······”
她很少开口求人,尤其是自己的心上人,话说到一半,脸颊都泛起了红晕。
易知舟很想捏一捏,但碍于场合不妥,只能冲她勾了勾唇角:“放心吧,一切交给我。”
语落,他的目光落在她嫣红的唇瓣上:“你在宫里万事要当心,若有不妥,记得让得宝传话给我。”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今日的她很像当初困在树上的小狸奴,语气和神态里都透着一股难以名状的无辜之感,让人看了心生怜爱。
巍峨的承明殿,不是互诉衷肠的好地方。
眼见殿卫军巡逻快要经过此处,他只能艰难地开口告辞。
二人一南一北背道而行。
不远处的凭栏上,明黄色的裙摆隐在暗处。
年轻男女依依惜别的身形落在长者眼中却好像一出可笑的戏码。
太子妃公孙氏小心翼翼地看向自己的婆母,故作为难道:
“母后您千万莫见怪,九公主素来恣意妄为,贪图享乐;如今亲兄犯了错,她身为妹妹不好好思过也罢,背地里却与男子眉来眼去,也不知那洛贵妃是如何教女的?”
第64章上门提亲
皇后娘娘轻笑一声,语气却宽怀万分:“古有云: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这也是情理之中。”
语落,她拖着长长的裙摆向承明殿的方向缓步而行。
公孙氏低眉顺眼跟在婆母身后,旁人都道当今皇后娘娘宽怀慈爱,凤仪天下,可她公孙余兰却不敢苟同,皇后娘娘这颗慈悲玲珑心,实则是深海明珠难以捉摸。
尤其她作为儿媳,日日侍奉在侧,简直苦不堪言。
''陛下龙体抱恙,本宫一心侍疾,自即日起后宫庶务就全权交给太子妃打理吧。''
公孙氏闻言脚步一顿,受惊诧地望着楚皇后:''母后?您这是?''
楚皇后语气微凉:“太子监国,太子妃协理后宫,这本就是合情合理之事,你何必畏难。”
公孙氏急忙跪地行礼,绯色衣袍在白玉地砖上散成一团,好似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母后明鉴,儿臣只是受宠若惊,不,不觉为难。”
太子妃公孙氏是楚皇后自己挑选的儿媳妇,公孙余兰嫁入东宫多年,也算是恪守宫规;她的父亲这些年来也替皇后娘娘办了不少差事,楚皇后对其越发信赖,唯独只有一点不足。
楚皇后与自己渐渐离心的太子,脸上浮现出几分愠色:“你贵为未来国母,行事作风尽可大胆一些,万事自有本宫替你撑腰!明白吗?”
语落,太子妃公孙氏心头一凌,再次跪地谢恩:“多谢母后,儿臣明白!”
“本宫要去照看陛下了,你不必跟着了。”皇后收回目光,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承明殿:''夫为妻纲,你闲暇时还是得多多照拂太子,稍后本宫会派裴女官送一壶杏源春去,晚些时候你可与太子小酌。''
身后还有彼此的女官在场,楚皇后如此直白的点拨,简直令她如坐针毡!
太子妃颔首谢恩,一直跪到明黄色的凤凰绣边裙摆消失在视野尽头,她才缓缓起身。
身旁的宫娥赶紧搀扶并道喜:“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协理后宫的太子妃,那当真是无上的权力与荣耀了!
公孙氏脸上却并无多少喜色,她默默看着楚皇后的背影。成为太子妃这些年她处处谨慎,事事小心,可太子与皇后娘娘只见的隔阂与日俱增,她夹在中间本就艰难万分,今日楚皇后要她协理后宫?看似大权在握,其实自己终究不过是个傀儡罢了。
一想到与自己貌合神离的太子殿下,她的心更是如坠冰窖。
哼,毫无情义的夫妻,就算日日饮杏源春又有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