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二胎界定 > 第56节(第2页)

第56节(第2页)

难怪那些百夫长心中不服。

''侯爷?真的是你?''康威听人传话时,还以为有人在捉弄他,小侯爷如今在都城当差,怎么会突然回来,可见到真人,他不禁喜出望外。

易知舟神色肃整,冲康威点点头:''里面怎么样?''

康威看了看身后南大营的木门,瞬间撇撇嘴:''侯爷,别提了,都乱成一锅粥了。''

康威与易知舟年岁相当,是陇西土生土长的壮汉,肤色黑,武艺强,从前在军中给他做副手,办事牢靠。去岁易知舟要离开时,曾想带康威一起去都城,在府中给他安排个差事,可是康威拒绝了,这里有他牵挂的人,他不愿意离开。

''您看了吧。''康威用下巴指了指那张贴出来的细则,露出鄙夷之色:''什么狗屁不通的东西!''

武断,草率,完全就是纸上谈兵。

易知舟沉默不语。

康威一开口就停不下来:''今日名单出来了,李威顺,曹庆,张先,魏帷、葛达平········''

他一口气说了一长串名字,都是上过战场立过功的百夫长们。

''他们全都在裁军名单上,不止如此,斥候营的索大人,今年刚好四十,居然也在裁军名单中。'

易知舟蹙眉:''索大人久经沙场,在乌孙、且末、邑城都有不少耳目,若是没有他收集情报······''

康威撇撇嘴:''是啊,这狗屁细则太过武断了,斥候营多少年才能培养出一个可用之才,我看那姓霍的,根本就是个草包,他!''

康威一时激动,爆出了粗口,收到小侯爷的眼刀,他立即改口:

''额,霍将军,他压根就不熟悉咱们陇西兵的情况,随随便便就来照本宣科。今日李维顺他们几个想要同霍将军求求情,百夫长们有些虽然年过四十了,但正是身强力壮,经验丰厚的时候,他们愿意降为普通兵卒,只求继续留在军中效力。''

易知舟望了一眼远处随风舞动的旌旗,心中越发沉闷。

康威:''可是霍将军压根不理,李维顺语气冲了些,将军便给他安了个违抗军令的罪名,赐了三十军鞭,还不准军医给他治疗,李维顺那一伙百夫长这才骂骂咧咧的走了。''

易知舟长叹了一口气。

半晌之后才问:''霍将军去了军马场?''

康威急忙点点头:''我听刘副将说,裁军顺序是南营北营东营,最后才是军马场,但是不知今日为何霍将军要去军马场?''

语落,康威见小侯爷始终神色凝重,料想到他心里很不好受,于是康威小声宽慰:''侯爷,你是担心大家伙儿闹事,才赶回来的?''

易知舟转首看他:''那依你之见,眼下形势如何?''

康威被他这么一问,瞬间有些迟疑:''原本是怨声载道的,可是今日霍将军那三十军鞭下去,实在是······''

易知舟明白,霍将军这么做,一则为了树立威信;二则震慑其他三个军营,保证裁军政策顺利推行下去,可是,三十军鞭,轻则致人残疾,重则要人性命,不知他这火候能否恰到好处?

易小侯爷轻叹一声,冲康威扬了扬下巴:''走吧,随我去安仁坊瞧瞧。''

第49章元家有女

易康二人策马来到军户密集的城西。

军队里有不少本地人,他们的家大多都聚集在这一片,其中有一块地方叫安仁坊,专门用来安置烈士家属。这里的房屋低矮且密集,但左邻右巷都是熟人,这么多年来大家相互帮衬着,日子也算过得去。

这些年,朝廷按照战死的烈士人数以及所立功劳等级,会定期发放抚恤金;并且,为了帮助这些老弱妇孺更好的生活下去,每年冬初还会发放一次口粮,春季减免杂税。

康威指了指不远处的巷子口:''爷,我觉得您还是别进去了,那里头的大爹大娘若是见了您,只怕天都要哭塌了。''

易知舟驻足不语。

其实康威说得对,这些年来易家在陇西城内开设学堂、施粥散药、扶贫救济早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大将军去世之后,易小侯爷依旧效仿父亲的仁义之举。

这些年谁家遇上了难事,都会去将军府门口求助,但凡能帮衬的地方,贺管家都会伸出援手;实在为难的事,贺管家便会叫人等着,待小侯爷回府后第一时间告知。

百姓们时常笑称,在陇西城里,遇事别去找郡守,将军府的小侯爷比谁都管用。

只见易知舟从袖筒里掏出一叠纸,纸面泛黄甚至已经有些卷边了。

''你按照这上头的名单,挨家挨户走一趟,不必说太多,留心看看他们的近况如何,有难处的都记下,回来告诉我。''

康威得令,立即接过名单朝安仁坊走去。

易知舟将马牵往沿河的柳树下,头顶巨大的树冠与垂下来的柳枝恰好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康威看过名单,这上头都是安仁坊里头最贫困的军户,几乎都是烈士之家。

尤其一门三父子,全都命丧沙场的忠烈之家。

三巷第一户,刘成順家,刘家父子是元武二十二年牺牲的,家中徒留一对老妪,无力农事,也没有生计,全靠抚恤金度日。

三巷第四户,王天城家,王家两代人生活在一起,烈士遗孀拉扯着一个三岁的孩子,可王家父母偏心,总是用大儿子的抚恤金接济小儿子一家,导致大儿媳妇心有怨气,一家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整个巷子都不得安生;

五巷第九户,李自奇家,这家一门三烈士,父亲、儿子、女婿接连战死。李家如今只剩下李婶与女儿、儿媳;三个女人拉扯着四个孩子嗷嗷待哺的孩子,日子清苦是一方面;寡妇门前是非多,家里没有男人撑腰,少不得被人看轻;

康威还没来得及敲门呢,就被院里震天的孩童哭闹声吓住了!

············

料想到康威没那么快出来,易知舟索性转身背对巷子口,坐在柳树下纳凉。

''临渊?''清冷的女声从背后传来,尽管刻意压低音调,却依旧难掩那一丝雀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