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二胎界定 > 第55节(第2页)

第55节(第2页)

静谧的室内,只留下九公主委屈的鼻息声:''你既有伤,为何不说?''乌黑的睫毛被泪水粘湿:''本宫派曹洪生与你同行,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百里之外的陇西如今是什么情形,他与她都不曾可知,多一个人去便多一份助力。

易知舟沉默不语,任由她打开瓷瓶,为自己涂上半透明的褐色膏药,手心里传来清凉的触感,令人心神驰悦:

''不必,曹洪生忠勇果敢,有他在殿下身边守护,我才能放心离开。''

她怔怔地望着他,室内的光线柔和清明,映衬着他英俊的侧脸,这一刻,她竟从他幽深的眸子里看出了些许牵挂之意:

''最多十日,我一定会赶回来。''

她点点头,用心记下这十日之期。

十日,只要十日就可以再次见到他,还好,她撑得住。

易知舟克制地转过自己的手心,将她的令牌收入怀中:

''殿下,若有情况,尽可派曹洪生向我传信,我会第一时间赶回来。''

百里之遥,他策马奔驰一个昼夜便可赶来。

她无话,只是用那双湿漉漉的眸子望着他,乖巧又无声地点点头。

易知舟却头一次觉得脚下生根。

紧闭的房门内,没有人知道公主殿下与易小侯爷说了什么,只是男人英俊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芳歇园外。

*

一日一夜,骏马疾驰。

眼前的陇西依旧是从前的模样,似乎与他离开时无差。

反倒是此刻归来的易小侯爷,内心早已是另一番天地了。

陇西城位于西北边陲,有史以来便是军事要塞,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在这里屯兵,用无数精兵强将筑起血肉长城,抵御外敌,守卫疆土。

易知舟的父亲便是在这里,秣兵历马,尽忠职守,直到战死沙场。那时的他只是个十多岁的朗朗少年,偌大的担子忽而落在肩上,他时常夜不能寐。

小小年纪就扛起了与年龄不相符的重担。

但好在,父亲一生正直,留下了忠诚可靠的旧部将领,易知舟就是在这些人的辅助下,学着掌权学着带兵。

直到母亲与妹妹迁去都城时,他都不曾动过离开陇西的念头,他喜欢自由奔驰的马场,喜欢兵营里按部就班日子,简单纯粹,无拘无束。

初见武帝,他对自己流露出的怀念与温情,都好似一张精美的面具。

易知舟不愿成为政治博弈的棋子,他努力置身其外,哪怕武帝最终还是收回了他的手中的兵权,以母子分离为借口,将他调回了都城,他都不曾动摇过这份决心。

父亲曾说过,一位合格的军人应致死忠于自己的国家,远离朝堂之争,警惕权力的漩涡。

他始终铭记在心。

可时至今日,他的心却三番两次失去控制。

男人高座在马背之上,眸中是深深的纠结与困顿。

''小侯爷?''

''真的是小侯爷回来了?''

第48章陇西易家

忠勇之家的巨额牌匾下,是易府略显古朴的正门。

这座三进的宅子承载了易知舟童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

留在府上的管家亦是当年父亲的旧部,贺管家年岁已高,易知舟曾经表示,愿意放他归家安度晚年,可是贺管家不愿意,他年轻时追随易大将军征战沙场,将军走了,但他已然把易府视为自己的归处了。

''小侯爷,您怎么突然回来了?''沟壑纵横的脸上,扬起熟悉又热切的笑容:''老身还以为看错了,没想到真的是您,怎么也没提前知会一声?''

贺管家一声高过一声,院里其余人也都惊喜地迎出来。

自小侯爷调任都城之后,府上只留下六个人负责打理宅院看顾房屋。

风尘仆仆的易小侯爷脸上挂着笑,一眼扫过去,就发现少了一个:''怎么不见康威?''

贺管家微微一顿,面带难色:''回侯爷的话,康威他去南营了。''

他阔步进了家门卸下腰间的长剑。

''南大营有事?''

一路回到自己的卧房,兀自打开衣柜,随手取了一件旧衣裳。

贺管家一边接过主人手中的马鞭,一边讲述眼下的情形:''侯爷有所不知,朝廷派了一位姓霍的将军来,说是要试行裁军之策,就从南大营开始。''

易知舟脱下盔甲,露出精壮结实的后背,贺管家忧心忡忡地望着他左肩下方的旧伤,见那里还贴着药贴,心中不由得诧异:

''侯爷您的旧伤为何还没好?都过去一年了,按理说早该养好了呀,怎么还贴着药呢?''

贺管家嘴上没说,可心里困惑:难道都城府中照顾不周?

易知舟快速转身套上里衣,欲盖弥彰:''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